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散句和整句,一般是一组或一串句子.分析做句和整句,要兼顾语意和语言结构;分析语言结构,既要分析散句或整句内部的用词、句式、衔接、情趣,又要兼顾外部的上下文的联系.根据散句的特点,分析散句要注意:一、把握中心意思.一个散句,都有一个中心意思.一个散句的若干句子,都是围绕这一中心意思安排的.散句的中心意思,往往用中心句形式出现,或在句首,或在句末,或在句中.没有中心句的散句,中心意思需要从各句中概括.把握了中心意思,分析散句就容易了.二、把握结构顺序.描写性散句多用时间、空间顺序.叙述性散句多用时间顺序,说明性散句多  相似文献   

2.
施为句表达了以前实施的行为,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表述句陈述了几个正要或将要发生的事实。本文用实例讲述了什么是施为句,什么是表述句;并总结了施为句和表述句的不同。文章又通过实例讲解了英语课堂中的施为句和表述句,说明了在英语课堂上使用好施为句和表述句的重要性。最后,本文总结了在英语课堂上使用好施为句和表述句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一)掌握快速概括段意的技巧(5条) (1)抓中心句。中心句,即作者自己已经概括好了的段意。大多数段落(尤其是议论段和说明段)是有中心句的。中心句的位置,最大量的是在段首;其次多的是在段尾;有少量的在段落中间。此外还有两种特殊情况:有的中心句虽在段首,但并非在第一句(在第二句或在复句的第二个分句);有的中心句虽在段尾,但并非在最末一句(在倒数第二句或复句的第一个分句)。找到了中心句,就等于准确地概括出了段(?)  相似文献   

4.
抓住关键,迅速提炼中心 一篇文章通常要围绕某个中心而展开,主题句或中心句对全文起着统领概括作用,抓主题句就是迅速领会文意、提高阅读速度的有效方法.通常主题句出现在文章开头或结尾,采用归纳法写作的文章一般是描述性语言在前,概述性句子随后,主题句就是文章的结尾句.而用演绎法撰写的文章则是先进行概述,然后再展开细说,主题句就是文章的起始句.有的主题句也出现在中间,作者先阐述某现象或提出某问题作为导入,然后话锋一转,呈现阐述的主题,其主题句随陈述内容合乎逻辑地引出,而后又进一步阐释,主题句就是文中的转折句.还有的主题句隐含在全文当中,需要学生依据句际关系来推断,对文章内容进行综合概括.  相似文献   

5.
在将主动句改为被动句时,由于主动句宾语的不同,改变形式也有所不同。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含有不同类型宾语的主动句在改为被动句时的不同注意点,本文拟就此做些分类说明。一、含有单宾语的主动句改为被动句这种类型的句子较多,只需将宾语变为被动句的主语。宾语为人称代词时,应由宾语代词改为主语代词。例如:WeteachEnglishandFrenchinourschool.=EnglishandFrencharetaughtinourschool.Allhisstudentslikehim.=Heislikedbyallhisstudents.二、含有双宾语的主动句改为被动句这种类型的主动句变为被动句时,通常是用间接宾语做被动句的…  相似文献   

6.
对于话题同一的否定在前肯定在后的流水句而言,否定辖域的决定因素是语义.流水句中否定词后面的几个小句如果语义相容,则它们都在否定辖域之内;如果否定词所在句与其后续小句在语义上相互对立,则否定辖域在否定词所在句.  相似文献   

7.
以往对分裂句的研究是在句子层面上进行的,而且往往忽视假拟分裂句。本文在分析假拟分裂句的形式特征的基础上,尝试从认知语法的图形-背景理论的角度探讨假拟分裂句的成因。本文认为,拟分裂句作为一种语法现象,它的使用与人们的交际目的密切相关。在认知语言学层面上对假拟分裂句进行研究,不但可以揭示假拟分裂句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而且可以阐释假拟分裂句的运作机制,从而为假拟分裂句的研究开辟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主动句与被动句的选择是修辞学感兴趣的一个课题。根据语句内容“旧信息——新信息”的顺序理论,分析主动句和被动句主位信息的性质。在话语中主动句与被动句的使用应视上文提供的施事与受事的情形而定,如上句提供的已知信息是施事,下句宜采用主动句;上句提供的已知信息是受事,下句宜选用被动句。  相似文献   

9.
安陆方言的双宾句与普通话相比有各种不同的句法格式。从动词的语义特征来看,有"给予"双宾句、"获取"双宾句、"称说"双宾句、"告知"双宾句、兼语双宾句。从句法格式来看,有直接宾语在前、间接宾语在后的双宾句,也有间接宾语在前、直接宾语在后的双宾句,还有在双宾语之间用虚词"得"的双宾句。  相似文献   

10.
从语法角度,一般认为日语被动句分为直接被动句与间接被动句。间接被动句由于与中文差异较大,因此一直为语法学界所关注,认为其翻译有许多特殊性。其实直接被动句虽然在中文里几乎都能找到相应的被动表达,却不能认为所有的日语直接被动句都能译成中文被动句。本文按照日语直接被动句的主语为有情物与无情物以及特殊例证分别分析日文直接被动句的中译问题,归纳出日文直接被动句在中译时应分别译为中文被动句,中文主动句需考虑的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1.
使役句和被动句作为ボイス表现文,其关联性很强,经常被讨论,但是,还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因此,本文在从中日使役句转化为被动句这一点上,对可转化的使役句的种类和动词种类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日汉语的异同点。只有他动词才可以转化为被动句,语法上的使役句可以转化为被动句。其中主体为自我控制不可能型的语法使役句不能转化为被动句是日汉语的共通点;在日语中,状态动词、自然现象动词和方向、姿态动词不能转化为被动句,而在汉语中,结果动词、创造动词,带有表示标准的补语的动词不能转化为被动句则是各自的不同点。  相似文献   

12.
中心句是表达篇章,段落中心意思的句子,它是篇章,段落表达意义的焦点。与中心句相对应的叫支撑句。在篇章、语段中除了中心句就是支撑句。中心句在篇章、语段阅读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说明文写作的目的是介绍事物或说明事理,在说明文中,怎样使读者尽快认识事物特征或懂得事理?中心句的作用,这时就凸现出来了。因此,我们在阅读说明文时要特别注意中心句的作用。1.抓中心句,明白事物的特征或尽快接触事理 中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中,对《回忆我的母亲》中第七自然段的“中心句”有争议:观点一,句(1)是中心句(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认为);观点二,句(11)是中心句(《语文教学通讯》1999年第4期“此句不是中心句”一文的作者认为);观点三,无中心句(部分同人认为)。笔者认为“观点一”对,句(1)是中心句。其理解如下。语段共有11句。句(1)是中心句。句(2)写“祖父”在家庭中身体力行、躬亲示范的勤恳劳作,句(3)写“祖母”在家庭中组织和分派工作,句(2)句(3)从祖父、祖母不同的身份、地位、作用来解说句(1),显示“勤劳的…  相似文献   

14.
词的领字     
领字多用于慢词,单字领句比二三字领句用得普遍。本文中我们就以单字领句为例,讨论领字在词中的用法。一字领二句的在词中最常见,如果这两句都是四字句,最好用对句。一字领三句的,这三句中最好有两句是对句。一字至多可领四句,这四句必须是两个对句,或四个排句。不过这种句法在词中不多见,一般只用于“沁园春”和“风流子”二调。  相似文献   

15.
根据是否考虑特定的言语场 ,义句可首先分为静态义与动态义。静态义句指某个句子在不考虑特定的言语场时具备的意义 ,包括基本义句和附加义句。基本义句指义位或义位组合后产生的字面上的意义 ,蕴含义与预设义都是义句基本义的下位概念。附加义句包括形象附加义句、情感附加义句、语体附加义句、风格附加义句 ,前三种义句和义句包含的义素存在一致关系。动态义句指言语交际中的实际义句 ,是言语场对静态义句的选择结果 ,包括动态基本义和动态附加义。静态义转为动态义 ,表现为四种结果。  相似文献   

16.
文章是一句一句写出来的,读文章是一句一句地读,因此,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最大,离开了句子,作者的意思无从表达,文章也就不存在了。前文讲读词,实际上也就是在读句,词离不开句。  相似文献   

17.
尹灿  邓云华  罗深迪 《海外英语》2013,(3X):252-254
中动句是一种介于主动句和被动句之间的句式,在英汉语中主动句一般是无标记的而被动句则是有标记的,那么中动句呢?鉴于对相关语料的考察,我们认为,中动句是有特定类型标记的。但是,英汉中动句的标记形式却不尽相同,而且这样的类型标记在认知上的亦有其存在理据。  相似文献   

18.
日语和汉语中都有被动句,但是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大的差异.汉语句子中通常是借助“被,叫,给,让”等介词来表达被动.其中“被字句”是最典型的被动句之一.日语的被动句大致分为“直接被动句”和“间接被动句”.日语学习者在掌握了被动句的基本构造后,往往按照母语的习惯套用被动句从而造成错误,被动句是日语学习中一大难点.  相似文献   

19.
小句宾语句是依靠语法整合形成的一种句式。进入宾语的小句从语义的角度分为现实句、虚拟句两大类,其中现实句包括动态句和静态句,虚拟句包括虚拟动态句、虚拟静态句和虚拟语气句。统计数据显示,宾语小句的整合特征主要是现实句多于虚拟句,静态句多于动态句,非事件句多于事件句,宾语小句整体有非事件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20.
不少语段有中心句,多数在段首,少数在段中或段尾,有的首尾都有中心句。中心句在语段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从语意上看,起着概括作用。中心句概括语段的大意,其他句子围绕中心句展开。语段的中心句有点类似文章的标题。有的概括语段的内容,指出范围;有的揭示语段的主旨,说明思想意义。但有不同,标题重在简洁,有的还讲含蓄,中心句偏在明确,注意上下衔接。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