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规范具有指导性和社会调节作用,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和强制性,反映了人们的普遍认同和相互期待。翻译和翻译活动受各种价值、规范等意识形态因素的制约。翻译研究既要关注文本内在的问题,又要研究文本以外的问题;既要研究某个独立的文本,又要研究元文本和超文本。  相似文献   

2.
论翻译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规范的定义莫衷一是,但它具有一些基本特征:规范具有指导性或样板作用,也具有社会调节作用;规范影响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和强制性;规范反映或者预设了人们的普遍认同、共识和相互期待。而翻译规范就是"译者周期性地表现出一定的偏好"。当代西方学者图里、切特斯曼、诺德和赫曼斯等的翻译规范观各有优劣,但给翻译研究以崭新的视野:翻译即一种交际行为,一种社会互动;翻译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作出决定或决策的过程";翻译和翻译活动受各种价值、规范等意识形态因素的制约,翻译研究不仅关注文本内在的问题,也要研究那些文本以外的问题:不仅要研究某个独立的文本,也要研究元文本和超文本。  相似文献   

3.
蒋樟健 《海外英语》2012,(1):140-141
根据图里翻译规范理论,译者的翻译会受到诸多社会文化约束力的制约和影响。按照这种社会文化约束力的大小,可归类为:规则、规范和癖好,其中"规则"与"癖好"分别被置于强与弱的两端,而"规范"便是其中的中间部分;同时"规范"通过其逻辑和时间先后顺序可划分为:原始规范、预先规范和操作规范。所以通过以描述性研究方法为指导的译本研究,我们可以重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受的规范制约,并以此来理解更多相关的翻译现象。该文以《哈利.波特》系列中第四部的人民文学出版社译文版和皇冠出版社译文版为对比研究对象,描述和解释译者在人名翻译时所受的翻译规范影响。  相似文献   

4.
特拉维夫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吉迪恩·图里创立了翻译规范理论,指出翻译是受规范约束的活动,至少受到两种语言与两种文化的影响。图里把应用在翻译中的规范分为预备规范、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这三种规范制约着翻译的不同阶段,影响着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实际抉择。基于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所作出的抉择行为是其个性情感、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公司法》第16条是公司对外担保的核心条款,研究其规范性质对于违反该条的法律后果密切联系。就保护交易安全和平衡相关利益而言,对《公司法》第16条规范性质应区别不同情形进行分析。区分一般担保中的普通公司与上市公司,普通公司的一般担保应为管理性强制性规范,上市公司应认定为效力性强制性规范。而关联担保不区分两者,一律认定为效力性强制性规范。  相似文献   

6.
文章简要介绍了吉迪恩.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并从翻译规范理论角度分析了影响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英译本的因素。研究表明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在翻译活动的不同阶段都受到翻译规范的影响和制约。杨戴夫妇的译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向世界传播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为目标语读者广泛接受。文章通过对该译本的规范研究,试图说明初始规范、预先规范和操作规范在译者具体翻译中的指导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必然会受到社会文化规范的束缚.庞德的翻译也同样遵循此规则.本文在扼要概述图里翻译规范论后,从图里的首要规范、预备规范和操作规范三方面浅析庞德的翻译.同时也证明了图里翻译规范论有一定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8.
市场翻译是一种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以翻译服务换取货币商品的商业活动。翻译价格是翻译市场的根本要素,它作为翻译服务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受语种、翻译方向、地域因素、交稿时间、文稿内容难度等因素的影响。市场翻译规范包括翻译职业规范和翻译行业规范,它与传统的翻译规范有着本质区别。健全市场翻译规范是翻译市场健康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翻译规范的角度探讨了制约旅游文本翻译的主要因素。翻译规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预备规范、操作规范和初始规范。预备规范制约了文本翻译的题材选择以及译语读者选择;操作规范制约了旅游文本内的文学性的翻译,即词语的转换语言的表达等;初始规范则制约了译文翻译的充分性和可接受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异化、归化等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赫曼斯以“翻译规范”概念为核心的描述性翻译研究开拓了翻译研究的新视野,形成了翻译研究的新范式,对翻译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国内系统地介绍该理论的文章并不多见。文章试着从该理论的提出背景、内涵和外延、翻译规范的作用、该理论对翻译研究的积极意义以及它的不足和缺陷等几个方面对该理论进行综合评定,以期对国内翻译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泥塑属于元艺术,其始源性决定了它是人类艺术最古老的品种之一。泥塑不仅记录了民俗生活,而且创造了多姿多彩的艺术表达空间。泥塑艺术因地域性和传承的稳定性,体现了民众的价值取向和审美经验。维护泥塑的文化差异性和审美世界的多样性,成为当代中国泥塑艺术生存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原始彩陶、青铜器纹饰的认识、理解,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古人的生活状态入手,简要论述了彩陶、青铜器纹饰与当时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审美意识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3.
小郭泥塑艺术起源于清代咸丰年间,其艺术技艺高超,艺术成果丰硕。小郭泥塑外部造型完整统一,夸张、简洁而不粗俗。小郭泥塑出路开拓需要强化保护意识,强化教育意识,强化与科学结合,强化市场观念,强化创新思维。这样小郭泥塑就能得到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动画产业的不断发展,高校的动画专业课程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动画角色设计作为重要的专业课程,引入泥塑教学,创新泥塑教学,就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专业兴趣的有效手段.由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才得以顺利实施,才能够达到培养学生空间想像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学目标.深入阐述动画角色设计课程中泥塑教学的重点和作用,探索课堂泥塑“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唐代佛教发展迅速,宗教艺术空前繁荣,其中彩塑的发展也达至鼎盛。该时期寺院彩塑造像精美写实、端庄亲切,展现了佛教无尽的庄严世界。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泥塑课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泥塑课作为课改内容走进中小学课堂,这种最能体现课改理念,创作最自由,学生最喜欢,最能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立体造型能力的课程,受到所有中小学生们的欢迎。  相似文献   

17.
钧瓷作为陶瓷艺术与文化的载体,在新时期需不断自我调整,以适应当今社会各阶层对文化艺术的多样多变的需求。钧瓷创作应立足本土文化,以满足社会大众艺术的生活化、生活的艺术化需求为旨归,通过更丰富、更新颖的艺术形式反映当今社会风尚、时代精神,体现当代科技水平,抒发展示当代人的审美诉求与精神期盼。钧瓷创作表现上,要坚持写实与写意结合、雕塑与绘画结合、传统与现代结合、生活实用与艺术审美结合的创作路子。  相似文献   

18.
曾景祥中国画的意境美具有4个特点:一是描绘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优美的生活图景;二是抒发了作者对生活无比热爱的满腔激情;三是图绘中的生活图景和画家的思想感情水乳交融;四是其创造的艺术境界往往令读者产生心驰神往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9.
哈萨克民族图案纹样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哈萨克人的日常生活用品地毯、衣饰、家具、器皿、乐器、马饰等物品上都绘有不同的图案纹样。图案纹样艺术在本质上是一种人的意志和精神的物化。古老的哈萨克民族图案纹样艺术的审美心理结构和纹样形式的形成有赖于历史的生成与积淀,印记、装潢、文字、宗教以及生活方式等成为形成哈萨克图案纹样艺术样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康志刚长篇小说《天天都有大太阳》以地处华北平原腹地的柏树庄为艺术场景,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为时代背景,反映了深刻社会变革中农村的生活面貌,塑造了李连春等一批鲜活的农民形象,描绘了如诗如画的北方乡村风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