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自2003年颁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后,流浪乞讨人员的治理就从过去的收容遣送转变为现在的救助管理,救助工作也得以进一步发展,但从目前救助实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对在流浪乞讨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加强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和管理是当前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目前,三明市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和管理还存在公众参与不够、人员和基础设施不足、管理方式陈旧等问题。要提高三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水平,必须从三明实际出发,坚持"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方针、加快软件和硬件建设、建立"日常管理+应急管理+专项治理"的长效救助机制。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以<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为标志的新的社会救助制度代替了在中国历史上沿用了20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后,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对人权保护的越来越重视,以前的收容遣送制度正式被救助管理制度代替,救助管理制度在前制度的基础上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还是存在救助站无人可救,救助站的运行经费不足等问题。我国可以从救助民营化、被救助人员类别化、行乞职业化三方面完善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5.
J市救助管理站成功救助了一名流浪无名未成年孕妇,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救助一个流浪未成年孕妇的背后,涉及到许多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有必要对相关问题从法律的角度进行反思,从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促进我国救助管理制度的尽快完善,促进救助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流浪乞讨人员也随之涌入城市,在城市公共场合进行流浪乞讨活动。首都北京的公共交通系统尤为发达,成为了流浪乞讨人员的聚集地。然而,地铁作为特殊的公共空间,地铁乞讨行为带来了安全、卫生、道德、经济等一系列的公共问题。本文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运用无结构访谈、查阅二手资料等途径对北京市地铁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街头上频频出现的流浪乞讨人员与建设和谐永州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加强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对于构建和谐永州具有重要意义.要取得良好的救助效果必须分辨真伪,完善制度,全民动员,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这一社会现象逐渐被人们广泛关注,面对这一神秘特殊的社会群体,如何有效进行管理已经成为政府的重要课题。在对莆田市流浪乞讨人员及救助管理站进行实地调查、搜集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莆田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现状,着重指出在资金投入、救助对象、救助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交通事故的频发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保险制度对被保险人和受害人来说,无疑是一份有力的保障。但实务中保险公司的理赔标准往往非常苛刻。保险赔偿争议和纠纷不断,如机动车责任保险中“第三者”的范围认定争议、医疗费的赔偿范围、特殊人群的误工费问题等。文章从法律规定、法理基础、权益平衡等方面对以上问题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0.
李红英 《考试周刊》2010,(6):240-240
现今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流浪动物伤人事件,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原饲养动物的主人缺乏责任心和法律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行政机关对于动物管理力度不够。将施行的《侵权责任法》虽然规定了原动物饲养人赔偿受害者的条款.但在实际中很难实行,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三方面建设.  相似文献   

11.
交通事故赔偿与工伤保险给付竞合时被害人能否兼得?这在法律理论和实践中争议很大。我们认为,交通事故赔偿与工伤保险给付竞合时,被害人能够兼得交通事故赔偿和工伤保险给付,有利于保护作为社会弱者的广大受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若干问题,分析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以利于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完善,有效地保护受害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交通事故认定与交通肇事罪的关系一直是我国学术界争议的焦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出台以后,明确规定将分清交通事故责任作为交通肇事罪的定罪量刑基础,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为了进一步厘清两者的关系,应当从交通事故认定的性质出发,通过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和刑事责任两个层面分析交通事故认定在认定交通肇事罪中的地位,以使实务中的交通肇事案件得到更加合理的解决。  相似文献   

14.
首先分析交通事故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然后提出采用GIS技术开发一个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管理系统,并重点对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分析,对系统的应用实现进行介绍,以期构建一个能进行属性数据分析和空间数据分析的交通事故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5.
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除包括机动车交通事故致人损害事实、机 动车交通事故致人损害行为的违法性,以及机动车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等一般要件,还 应包括道路要件、车辆要件、交通要件和人身损害赔偿要件等特别要件。  相似文献   

16.
道路交通事故致死损害赔偿是生命体因受到道路交通事故非法侵害而遭受死亡时,法律要求死亡侵害人以货币的形式对死亡权利人予以赔偿的一种救济制度,是在生命价值不可评估与生命权受损不可救济的传统理论之下,民事立法的一大创新点。然而,现行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制度因民行责任混同、民刑程序冲突、城乡赔偿差异等导致法律适用突出,亟待在立足实践调研的基础之上,从理论层面厘清赔偿的本质与功能,从立法层面规避“命”“价”结合的阻碍,衡平民、行、刑三者责任的划分,从实践层面探寻集自我预防、交通监管、司法审判、社会保障于一体的全方位解决路径,真正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交通肇事罪是我国1979年刑法典和1997年刑法典中都明文规定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过失犯罪,1997年刑法典在1979年刑法典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交通肇事逃逸和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这两种情形的规定,并把这两种情形作为了交通肇事罪的加重处罚规定,从而提升了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刑。但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包含故意因素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不断出现,1997年刑法典对"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规制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为了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新形势的需要,笔者认为有必要将"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独立定罪,从而进一步加强对交通运输业的管制。  相似文献   

18.
浅析无过错责任原则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历来存在争议。拟从无过错责任原则产生的背景、内涵及特征出发,论述交通事故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法理基础,分析交通事故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现实价值,指出《交通安全法》第76条有关无过错责任原则的规定有利于我国法律秩序的统一、保障人权事业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9.
交通肇事后逃逸是实践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以及司法解释对其作了具体、详细的规定。但是,这些规定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引起了不少争议和歧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适应打击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需要,设立“交通肇事逃逸罪”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两起案情较为复杂的交通事故案例,掌握交通事故鉴定对查清事故真实过程的证据价值。综合运用车体痕迹学、法医学、DNA物证、微量物证学,对交通事故中各项检材进行检验分析。道路交通事故鉴定可以为案件侦破提供侦查方向、确定或排除肇事车辆、并为事故处理提供办案依据。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检验分析可以为复杂的交通事故鉴定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