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语用失误是导致大学生跨文化交际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本文对普通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情况作了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几点建议,以帮助学生更得体地用英语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并不能代表他的整体的英语能力,“会学不会用”现象是当前中国非英语专业乃至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水平的集中体现。英语教学的理念必须转变,必须突出语用能力的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导入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减少语用失误,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在中国已经加入WTO的今天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肖鹏 《高教论坛》2006,(5):136-137,195
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听说教学对提高硕士生的实际语用能力至关重要。然而现时的教学模式更多注重英语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忽视英语听说能力即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本文从交际法理论出发,分析了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的现状,同时结合现代外语教学观点,探求了硕士生英语听说教学的交际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对衡阳师范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非语言交际能力总体很低,非语言交际行为的语用失误严重,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其非语言交际能力反而低于英语成绩差的学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部分已过四级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语用能力调查分析,认为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加强学生语用能力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对学习者的语用能力进行定量分析并提出一些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对学习者的语用能力进行定量分析并提出一些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非英语专业硕士生虽然掌握了不少英语语言知识,但是由于语用能力匮乏,在跨文化交际时往往会发生一些语用失误。语用能力应该和语言知识受到同等重视,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词汇、翻译、写作等基本技能时应该同时传授一定的语用知识,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从而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9.
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进行跨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因为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学习能够用英语进行得体的交际,同时也是社会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且这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在教材内容和方法选择上可以依托现有的教材,将语言教学和化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高等院校,老师往往注重解释英语课本内容和训练学生的语言知识,而忽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即使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也不能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流。他们的文化意识薄弱,语用知识欠缺,语用能力匮乏。在跨文化交际中他们很容易因语用失误而导致交际中断。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成语用语言失误(pragmalinguistic failure)和社交语用失误(sociapragmatic failure)两大类。在高等院校如何避免英语专业学生的语用失误呢?教学中应该树立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加强教师自身的中西语言文化对比研究,营造认知环境,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语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具有内在的关联性,语用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一定的语用能力则有助于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及交际准则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可尽量少犯语用错误,从而避免语言表达不得体和跨文化交际失败。  相似文献   

12.
语用能力决定了儿童语言的实际表现,目前有关儿童语用能力的构成及内涵还缺乏明晰的界定。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理论研究等方法,对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儿童语用能力的构成及内涵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综合语言学、语用学及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将儿童汉语语用能力构成要素概括为语篇组织能力、言语行为能力、间接含义理解能力、会话能力、社交情感调节能力和非言语交流行为能力几个方面。儿童语用能力对学前教育的启示为:充分认识儿童语用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创设良好的语用能力学习环境,全面培养儿童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校英语专业学习者语用能力显著高于其语法能力,语用意识程度也显著高于其语法意识程度,他们普遍认为语用失误比语法错误严重。同时,学习者的语用意识程度与语用能力之间、语法意识程度与语法能力之间都显著相关。应重视对学生语法能力及其意识的培养,以期达到语法、语用二者的平衡,从而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4.
报告了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用能力与语言能力的调查结果,并对两类调查的结果作了对比分析。调查结果表明:1.被调查学生的语用能力与语言能力的发展不平衡。2.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语用能力不一定强。以上调查与分析对英语教学的启示主要有:1.现在的大学英语教材不仅应该注重语言知识的培养,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2.各类测试中应该加入考查学生语用能力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语法能力是语用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足条件;就发展顺序而言,在外语学习初期,学习者借助普遍语用原则和语境,完成语用目的,同时学习语法知识,其学习路径是从语用到语法;随着学习者语法能力的逐步提高,他们开始要学习各种语法形式所蕴涵的语用功能,其学习路径是从语法到语用。  相似文献   

16.
左靖 《唐山学院学报》2009,22(2):107-108
对英语教学中语用能力培养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影响学习者语用能力的三个主要因素,最后讨论了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对102名农村中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中学生在英语交际时存在语用失误。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和分析,找出了造成语用失误的原因,并对今后的农村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非专业本科生的英语语用能力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语用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跨文化交际的能否顺利进行。从在我院非专业本科生中进行的两次测试的平均分来看,学生的语用能力远远低于其语言能力。通过对学生语用能力测试结果的深入分析,作者探讨了造成学生语用能力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语言学习者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一个语用学界有争议的问题,探明这两者的相互关系有助于我们认识外语学习的发展途径,认清不同阶段外语教学的侧重点。通过对182名大学生的语用能力测试并依据其语法测试成绩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这些英语学习者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都存在性别差异,英语学习起始年龄对于语用能力发展有明显作用,而对语法能力则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跨文化交际的工具,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全方位国际合作不断增多,使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现代人才的必备能力。语用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语用能力的欠缺必定会导致语用失误,最终造成交际的失败。加强语用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