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事实上形成了对于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诠释,形成了早期形态的科学发展观,其精神实质就是试图通过革命或类革命的方式来推进和实现科学发展以促进和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要实现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实践诠释离不开独特的理论前提、社会条件和主体条件;在社会形态演进、历史发展动力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等问题上毛泽东实现了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实践诠释;历史表明,毛泽东的实践诠释中内蕴着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以及继承与发展之间有机统一的方法论特色。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形成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以及"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这分别奠定了和谐社会经济制度的哲学基础、路线基础和目标基础;这种探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相似文献   

4.
解读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把握其科学方法论思想的灵魂,可以从三个相互联系的重要理念:实践、科学和民本入手。这三个重要理念以及由此引申出的"三个尊重",共同构成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精髓、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5.
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辨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把握十七大精神、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至关重要。几年来学术界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解读有分歧,甚至含糊。当前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解读和把握,应统一到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表述上来。  相似文献   

6.
牛耀堂 《天中学刊》2005,20(1):16-17
树立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和解决发展中的一切问题。一个完整的发展观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相互联系的内容,即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科学发展观具有倡导性、激励性、约束性、全局性、战略性、规律性、概括性和现实性等基本特征。领会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要把握好三个要点:一是强调发展,二是以人为本,三是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精神实质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不仅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树立正确政绩观和科学人才观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应当牢固树立和长期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良好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8.
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诠释,形成了一整套科学诠释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出发点、根本原则、侧重点以及根本方法等等,这客观上极大地推进了从思想上建党,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大众化。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统筹兼顾思想萌芽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它包括了世界观、一般方法论和具体方法三个层次,对于当时的经济生产和社会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科学发展观是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的创新理论成果,其根本方法也是统筹兼顾;它从理论定位、理论形态和具体方法的内涵三个方面发展了毛泽东统筹兼顾思想。  相似文献   

10.
统筹兼顾思想是毛泽东领导经济建设的一贯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的创新理论成果,其根本方法也是统筹兼顾。它从理论定位、理论形态和理论内涵三个方面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统筹兼顾思想。比较研究毛泽东统筹兼顾思想和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的科学发展观,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坚持统筹兼顾方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是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说明和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最新思想成果。  相似文献   

12.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适应新阶段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最新理论成果是对我党历代领导人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中我党第一代领导者毛泽东关于发展的思想中就蕴涵着丰富的科学发展思想。毛泽东发展思想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斯大林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在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了对于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实践诠释,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形成了斯大林思想;由于较为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斯大林在对社会主义,所有制、市场经济、工业化等问题的理解上存在着片面化、绝对化的错误,这无疑是斯大林对马克思主文本土化进行实践诠释过程中的历史性失误。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是适应新阶段发展要求提出来的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毛泽东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奠定了思想基础。毛泽东历来重视以人文本并奠定了"统筹兼顾"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5.
试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如何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人与自然关系意义上的人类为本或人人为本是以人为本的内涵之一,人民为本是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理解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必然抓住人民为本这一基本内涵.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坚持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前提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价值观、实践观的统一.十七大报告中"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论述集中表达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以人民为本,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价值主体、实践主体地位,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相似文献   

16.
斯大林对和谐社会经济制度基础的实践诠释离不开一系列社会历史条件.总的来说,斯大林回答了"什么是和谐社会的经济制度基础"、"如何建设和谐社会的经济制度基础"等极为重大的实践命题,总体上科学地实现了对于和谐社会经济制度基础的实践诠释.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积极谋划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提出了一系列社会发展思想。这不仅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也为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在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对于和谐社会经济制度基础的实践诠释.形成了“党的基本路线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本质论”、“改革开放论”以及“非均衡协调发展论”等等.积累了许多有益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9.
斯大林对和谐社会经济制度基础的实践诠释离不开一系列社会历史条件。总的来说,斯大林回答了“什么是和谐社会的经济制度基础”、“如何建设和谐社会的经济制度基础”等极为重大的实践命题,总体上科学地实现了对于和谐社会经济制度基础的实践诠释。  相似文献   

20.
作为伟大的政治家,毛泽东始终不渝地坚持"崇教育以培国本"的观点,一直高度重视扫盲工作.不仅有着丰富的实践活动,而且形成了一以贯之的深刻的理论体系。认真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关于扫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回顾毛泽东的扫盲实践,对于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思想认识,克服扫盲工作中的厌战情绪,加大扫盲力度,实现"决不把大量的青壮年文盲带入21世纪"的历史宏愿具有重要意义。一毛泽东最早的扫盲实践活动是创办工人夜学。1917年,24岁的毛泽东针对旧学校的非平民主义倾向和基于改造国民性的迫切愿望,在长沙创办了工人夜学。10月30日,他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