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印第安营地》中,印第安男人的死上演了一幕令人哀婉的死亡悲剧,他为什么会自杀?从而,把读者引向了对他死亡悲剧意义的探寻中。本文将从爱情、社会地位以及美学等全新角度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焦仲卿、刘兰芝的悲剧,根本上是由于封建礼教以及家长制的迫害而致,这是目前学术界的共识,但其具体原因尚可探讨。社会转型期新旧价值观的激烈冲突与东汉末年的经济状况以及由这种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是造成焦刘悲剧的社会原因;深刻烙在焦刘二人身上的封建文化以及焦刘二人的性格亦是造成他们悲剧的重要原因。社会、文化和性格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把焦刘二人一步步推上了绝望的道路。焦刘二人的悲剧有其深刻的思想意义、美学意义、题材意义和现实意义,至今仍给世人以莫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从"拟话本"的特点入手,在分析杜十娘悲剧形象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杜十娘悲剧形成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形象的分析,提出了其悲剧形象意义的二重性:一是刘兰芝在内在情感中反抗了封建礼教,对焦仲卿的爱情是被动的,二是在行为模式上为封建礼教唱赞歌,做楷模。这种内在情感与行为模式矛盾的二重性,才是其艺术形象的真正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从老舍创作的《骆驼祥子》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入手,阐述了祥子的性格特点及其形象的典型性;其次,分析了酿成祥子悲剧的主、客观原因,最后论述了《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意义,从而说明祥子的悲剧不仅是强者沉沦的悲剧,也是性格和命运的悲剧。  相似文献   

6.
彭家煌都市小说不具备作为独特世界的意义,其笔下的小人物悲剧形态各异。作家在庸常生活中观照他们,用富于悲悯的目光审视着他们,从而完成了对于他们的叙述与描写,反映了上世纪30年代一部分的社会现象。其中对下层女性悲惨命运的抒写是作者最用力的部分。  相似文献   

7.
中篇小说<谁家有女初长成>所以能在当初引起读者普遍关注并在几年后的今天依然给人们带来巨大震撼,是因为它创造的普通人遭受欺凌与损害的悲剧形象深刻地引起人们内心中因同类遭遇降临己身的恐惧.同时,它将一部悲剧的悲剧性逐层深入展现的方式更是将人们的这种痛感逐渐推向高潮,而更使读者在痛感过后进行了深深的思索.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思想性格是随着境遇的改变而不断发展进步,也是在罪恶的封建制度呈现的一个悲剧形象。在他的思想观念里,没有阶级偏向,没有级别跂视,他始终向往着自由平等,执着地追求人性的纯结和美好,尊重人的意志及天性。在他的思想观念中,那些闪闪发光的女性形象和肮脏的封建社会形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始终站在被压迫被牺牲的女孩子们这边,强烈鄙视充满污浊晦气的世界,对社会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他的民主思想和封建时代的主旨相悖。即使最纯真的爱情也被扼杀在统治阶级的魔掌里,最终以悲剧收场。  相似文献   

9.
张艳 《华章》2009,(23)
杰克·伦敦是20世纪美国著名作家,他在现代美国文学和世界文学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他写作的一大特点就是以人物的行动来说明作品的主题.在<马丁·伊登>里,杰克·伦敦正是以马丁的一生遭遇来表现他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和认识.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薛宝钗出身世家,拥有不凡的学识与才华。在为人处事方面,她注重对社会规范的服从,讲究礼节礼数,善以他人的意愿待人接物,多克己而少任性。这也让她成为贾府上下口碑最好的人,并最终成全了自己的金玉良缘。可她却成了家族的牺牲者,婚姻的牺牲者。她的悲剧更深刻凝重,更具有社会普遍性。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与秦观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第五回作者以秦观的字“太虚”称幻境,意在暗示秦观心性思想与“太虚幻境“陆质内涵的关联;二、小说中有秦观后裔无锡秦家的影形;三、秦观的诗词对《红楼梦》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的梦境手法作为一种艺术手段,以其独特的审美作用,为作品增添了灵动的色彩,也给读者带来了无尽的审美享受。论文从文本出发,对作品中的典型梦境方式进行初步分类,并就其表现作用及其审美效果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3.
大观园在《红楼梦》前 80回中是一座充满象征意义的园林 ,对结构也起着重要作用。它既是一个理想的家园 ,又是整座叙事大厦中的一条主要梁脉。但是在后 40回续书中 ,大观园失却了精神意义 ,审美情感化为乌有 ,结构上也变得支离破碎。前后比较 ,显现了两位作者创作理想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南柯记》反映出了作者一种自我批判的痛苦情绪,是一个产生于自我克服要求的心理悲剧。作品中所蕴含的悲剧意蕴也是汤显祖人生悲剧的写照。作者王政理想破灭后,欲以自由精神超脱俗世,却始终割舍不断一"情"字,因此作品中有出世与入世的痛苦选择。另外作品中的人生如梦思想也加深了作品的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描述《红楼梦》悲剧的性质和方式,从中离析出中国悲剧的根本决定因素——"天人合一"典范及其亲情同一性关系,从而阐明《红楼梦》的悲剧本质上是一种天道悲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中个别女性形象的分析,阐述女性悲剧命运分类和至爱困惑的原因。并揭示人性在追求与挣扎中不能摆脱男权社会及男权意识的压迫而显现出来的悲剧意味。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介绍了刘福根、渡辺博文等中外学者对于詈骂语分类的情况,指出他们分类的不足之处,并在其基础上对詈骂语进行了新的分类。其次是通过建立语料库,发现詈骂语种类的差别,并从贞节观、性伦理、身份意识等五个方面阐述了产生差别的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8.
《美国梦》故事围绕家庭琐事展开,角色设计主要集中在一家三代人。爱德华.阿尔比对剧中的角色设计独具匠心,几乎所有的角色都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对《美国梦》中角色的分析,可揭示出角色背后所折射的各种家庭和社会问题:爸爸和妈妈的关系象征了美国家庭的扭曲,姥姥的生存状态象征着美国社会对老人的抛弃与漠视,年轻人则象征着美国梦的虚伪与颓废,以及美国社会对年轻的狂热。  相似文献   

19.
白光明 《保定师专学报》2004,17(2):95-97,110
从作者创作思维的角度考察,《红楼梦》在人物的安排与描述,人物的出场次序、出场方式的设计,人物命运的走向,作品的结构布局和情节线索的开合等方面均表现了曹雪芹逻辑思维的深度和理性处理艺术形象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漫话《红楼梦》中的苏北方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三种版本中的苏北方言进行考察和比较,认为:曹雪芹曾于雍正初年在苏北地区短期生活过;脂评本早于程刻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