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典诗词的创作讲究“虚实结合”。在一首诗中。一般地写景为实。抒情为虚。纯粹的写景和抽象的抒情都缺少生气和韵味。所以情景交融、虚实结合便成为创造诗歌意境的重要方法。领会虚实结合,便成为品味诗词意境的一把金钥匙。唐代刘禹锡说“境生于象外”。指出艺术意境具有“象”(实)与“境”(虚)两个不同层次。欣赏者充分调动想象力.通过“象”这一直接呈现于欣赏者面前的外部形象去领会“境”这一“象”外之旨.由实入虚、由虚悟实,从而形成一个具有意中之境、飞动之趣的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2.
诗词中意象和意境都是虚境与实境的统一,但二者相比,意象仍停留于“象”,偏于“实”:而意境已超然“象”外,得“境”之环中,偏于“虚”。“虚”“实”概念在诗词鉴赏中出现的频率也较高,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感性和理论上的把握。  相似文献   

3.
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核心是“象”,“象”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有着极强生命力。“象”与教育技术同源、同构、同质。“象”的内涵、特征、特点、功能及其行象的方法:观物取象、制器立象、立象尽意、想象、兴象、象外之象、超以象外、得意忘象等均妙契于教育技术,为教育技术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为彰显教育价值提供了有力手段,也为构建教育技术“象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汉语有其独特的语言风貌:没有形态的变化,词序是十分重要的语法手段,词性变化十分灵活,语法关系较为松散,语义对语境依赖性较大等;这些属性不仅满足了诗歌创作形式上的需要,而且在古典诗歌作品中几乎是天然地创造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而这些恰恰都是意境的必有之义。意境的形成与汉语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艺术语言的能指和所指,理性信息和潜在信息、“象”和“意”、“有”和“无”、“实”与“虚”、“情”与“理”各自之间的距离产生空灵美。  相似文献   

6.
试论含蓄美     
极值就是美,文学的极值就是含蓄美.含蓄美的核心是“象外之象”和“味外之旨”.用有限去包孕无限,含而不露,隐而不显,给欣赏者留下空白,未定点,在接受过程中去想象和补充,使作品的主题意义逐渐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以二十四种意境来阐述诗歌的二十四种风格,无疑是精细而微约的,但是深加思索,这二十四种风格之中也内蕴着司空图一致的美学思想,如以老庄思想为底蕴的对自然、冲淡美学情趣的追求;司空图“味外之旨”、“象外之象”等美学理论在《二十四诗品》中也有共同而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象”是中国古典文论的核心范畴之一,“象”在文论发展中经历了工具化、意蕴化、拓展和整合提升四个时期。在这四个阶段中,“意”的内涵从纯粹的哲学向人的内在世界转移,在整合中融贯了情和理的质素,从“意”、“象”两分到“意”、“象”交融的文论历程,“象”的审美本质和审美价值逐步得到理论发掘和提升。  相似文献   

9.
对于唐代诗论中的“象外”,今人多解释为“诗歌具体的艺术形象之外”或“物象之外”。这样理解忽略了唐代“象外”使用的实际语境。本通过探求“象外”语境的变化,认为诗论中的“象外”与其他语境中的“象外”一样,都具有超越世俗的品性,着重于内心的体悟,具有鲜明的社会化意蕴。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重新定义了物空间、象空间,由此解决了物、象以及光程的虚、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意境理论是我国古代诗词学说中,作为对诗词作品艺术形象的创造和诗词艺术价值评价的最主要的理论依据之一。而司空图所著的《二十四诗品》相对于意境理论促成的体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着重阐述了司空图意境论的内涵——"象外之象"。  相似文献   

12.
从四方面来探讨诗歌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1.诗歌具有“象味”;2.诗歌具有情味;3.诗歌具有含蓄蕴藉之美;4.诗歌具有理味。而真正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应是这四者的水乳交融。  相似文献   

13.
山水画写生的宗旨是写“境”。当下山水画写生的“对景久坐”之法,是对传统的“偏而常之”的写生方法的一个丢失。21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山水画写境之法,应当重倡写生的自然之境源于观物取象、写生的审美之境取之象外、境是山水画写生的终极目标等命题。  相似文献   

14.
"象外"的哲学渊源可以上溯到老、庄、《易传》,但是上述文献尚未提出"象外"概念。直到六朝,"象外"才进入哲学、佛学的理论视野,进而影响到文艺美学。魏晋玄学语境中的"象外"主要指"象外之意";佛学语境中的"象外"主要指"象外之谈"(象外的佛理),实际依然是"象外之意"。故而六朝玄佛均重"象外之意",而非后世司空图提出并以之知名的"象外之象"。六朝画论"象外"说的审美指向是"象外之精灵",意近于玄佛语境中的"象外之意"。直到唐代,"象外"才正式进入文论之中,这又反证六朝画论"象外"说具有首创之功。  相似文献   

15.
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增强艺术感染力,除了要打好能写平常事、固然物的写“实”功底外,还必须练就擅长写“虚”的功力。在作文教学中,我按照学生“感知——理解——应用”的学习规律,通过悟象、补空、续篇这样三个步骤,培养了学生初始的悟虚、补虚和写虚能力。一、悟象在文学作品中,感悟“弦外之音”、“象外之象”的过程,即悟象。旨在培养学生的悟虚能力。《深山藏古寺》之所以被画师称道,是因为它  相似文献   

16.
思乡怀人诗的虚实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和“实”本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之一。“实”指客观地反映绘画对象,“虚”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一文中对中国的戏曲、绘画、书法、建筑、印章、舞蹈等艺术形式中的虚和实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索。而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虚”是指知觉中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世界和梦境等。“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实象、事实、实境。即如古人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在中国的…  相似文献   

17.
诗歌以其凝炼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自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去体味揣摩诗歌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对诗歌产生激情、敏感和直觉;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去涵咏,去感悟、去思索一首首清新优美空灵的诗歌;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最高形式,诗歌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和文学素养的最佳媒介之一。  相似文献   

18.
文中阐述“滋味”说诗学审美理论萌芽于先秦,形成于南北朝。陆机、刘勰、钟嵘等人先后对“滋味”说诗学审美理论范畴的形成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晚唐的司空图突出地继承和发展了“滋味”说,创造性地提出了“象外之象”“韵外之致”的诗歌审美标准。文章对“滋味”说“韵味”说的内涵作了臆说,并分析了“滋味”说对后世文学理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理论家们对以“吟咏情性”为根本的“含蓄”和“意境”两个方面的理论建树,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唐代诗人以至文学大师曹雪芹的创作旨在追求一种蕴藉含蓄、韵味隽永的情趣美。  相似文献   

19.
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应当以少总多,蕴含丰富的景外之景、象外之象、弦外之音,在微尘中显大千,在有限中寓无限,创造“文已尽而意有余“的含蓄美.  相似文献   

20.
论"阴阳两仪"思想范式的美学意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方文化和美学观念中,“阴阳两仪”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范畴和文化命题。它所反映的不仅仅是一种东方式、中国式的宇宙观念和人生哲学,而且也反映了一种东方式、中国式的美学思想范式。其美学意涵主要有四:一是“耦两”美观念,即强调在相反相对的两种矛盾因素之间思考美、创造美;二是“中和”美意识,即讲究在两两相对的矛盾因素之间实现均衡持中、不偏不倚的和谐之美。其核心范畴是“中”。三是“刚柔”美理想,既讲究阳刚与阴柔这两种审美理想之间的相成相济,又有偏重阴柔之美的趋向。四是“虚实”美境界,在阴与虚、阳与实的对应中,既强调虚与实之间的互用相生,又讲究以虚为体、以实为用,从而推动“意境”美学理论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