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从众,是指个体由于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的或个人的舆论上的压力,从而在观点和行为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多数人一致的现象,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从众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在中学生中极其常见,特别是高中生,由于知识和阅历的限制,思想还不成熟,也最易从众。  相似文献   

2.
从众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在中学生中极其常见,特别是高中生,由于受到知识和阅历的限制,思想还不够成熟,也最易随波逐流。一、高中生的从众现象普遍存在生活中发生过这样的现象:一个人到城里买东西,老远看到一条长队,他以为是什么促销优惠,也就跟着去排队,结果排到自己时,才知道是排队上厕所,弄得自己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学生身上所存在的盲目从众心理产生的危害、产生的原因及如何克服盲目从众心理。  相似文献   

4.
徐学兰 《教育探索》2011,(10):156-157
大学生择业从众心理,主要源于传统文化中的“群体归属”意识、大学生群体规模的影响、对主客观实际情况认知不准确以及大学生个性特质差异等因素.克服大学生择业从众心理的应对策略主要有: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引导与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的成因与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众心理是人类具有的一种普遍的、客观的社会心理现象。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和影响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者违背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言论。行为保持和群体一致的现象,并且从众心理具有两重性。大学生是我们国家的生力军,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的从众心理的表现和原因,提出适当进行调节的策略,不论是对自身还是国家发展都是具有重大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检查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师可在课堂教学的同时直接获取到学生的反馈信息,有的放矢地及时调整教学步骤,使课堂教学有针对性,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系统、多元、变化的复杂心理过程,学生的心理活动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从众心理是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学者阿希曾进行过从众心理实验,结果在测试人群中只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测试者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保持了独立性.可见,从众心理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  相似文献   

8.
1引言开学已经一个月了,笔者照惯例去检查学生的课间操,看见大多数同学做操时无精打采,一点都没有中学生本应具备的朝气与活力,其中尤以丁某、陈某两位同学为甚,他们两人几乎可以说是该出手时不出手,该踢腿时不踢腿,该弯腰时不弯腰。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的从众行为,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研究大学生从众现象,对于优化群体结构,利用从众行为的积极影响,防止其消极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大学生从众现象产生需求,分析大学生从众行为的表现方式,提出了调控大学生从众行为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日常生活中,从众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每个人都可能是从众的一分子。由此联想到,在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的课堂中也存在"从众"现象。一、现象回顾课堂上常会出现以下情景:师:回忆一下,圆的面积公式我们是用什么策略来推导的?(话音刚落,有的学生开始思考,有的学生若无其事,嘴快的学生已说出了"转化",其他同学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到声音的方向,纷纷点头赞许,连声说  相似文献   

11.
1 投机心理。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支配行为。学生每时每刻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需要,当他们的需要与学校的要求相违背,并且认为实现这种需要不会受到惩罚或可能性较小时,投机心理就产生了。在投机心理的支配下,学生就出现了违纪行为。  相似文献   

12.
13.
突发事件被广义地理解为突然发生的事情,这里面包含了两层含义:既指事件发生、发展的速度很快,出乎意料;又指事件难以应对、必须采取非常规方法来处理.重大突发性事件以其紧张、激烈、残酷和危险等特征对官兵造成巨大的生理与心理压力,导致了部分官兵在认知、情感、思维和行为等心理活动产生异常,削弱了部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从众心理与行为的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环境和群体氛围对大学生会产生各种心理压力,为了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减少内心的冲突,很多大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考虑其他人的意见或群体的要求,选择从众的行为。大学生的从众主要表现在恋爱、就业、违纪行为及消费等方面。对大学生从众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从独特的视角认识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状况、了解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促进高校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中学生心理脆弱的现状入手,本研究进行了成因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对可行、能够有效调节心理脆弱所导致不良情绪的方法,以帮助中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迎接光明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6.
耿永红 《甘肃教育》2014,(12):21-21
正挫折心理,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想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由于无法解决阻碍所产生的情绪反应。个别中学生受到打击后,要么情绪失控,离家出走,自暴自弃,要么产生自杀行为等,这些都是抗挫折能力较弱的表现。因此,提高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成为教育界的又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中学生产生挫折心理的原因心理学家将十三岁至十八岁的青少年归为"心理断乳期",这一时间段的青少年逐渐走向独立,但是独立性与依赖性共存,个性极其不完善。此时的中  相似文献   

17.
群体环境和群体氛围对大学生会产生各种心理压力,为了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减少内心的冲突,很多大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考虑其他人的意见或群体的要求,选择从众的行为。大学生的从众主要表现在恋爱、就业、违纪行为及消费等方面。对大学生从众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从独特的视角认识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状况、了解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促进高校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自负心理就是盲目自大,过高地估计个人的能力,失去自知之明的一种心理。对于中学生来说,这种自负心理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不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完美的个性。因此,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是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林俊玲 《考试周刊》2010,(46):230-231
孩子出现问题常常是因为父母的教养方式存在问题,不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单方面盲目地要求孩子,形成"最亲的人却不最近"的局面。文章分析了中学生叛逆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非正式群体产生具有客观必然性 ,它的形成具有特定的心理因素 ,它的存在有着特定的社会功能和倾向性。有效地教育、引导好中学生非正式群体 ,必须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