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语言来源于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生活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出"语文教学死啃书"的误区,走进生活,让学生真  相似文献   

3.
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鲜活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如此,让学生站在源头上学习原汁原味的、纯粹的、具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能产生原生态效果。  相似文献   

4.
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鲜活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如此,让学生站在源头上学习原汁原味的、纯粹的、具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能产生原生态效果。  相似文献   

5.
语文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以学生生活为语文作业的切入口,这是“语文教学观”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在语文作业设计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让语文教学真正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因此,只有在生活化的语文作业中,才能更快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使源头之水活起来。  相似文献   

6.
人们所接受的知识大部分为间接知识,间接知识大多数又来源于书本。书本上的知识是前人生活实践的积累和总结。学习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离不开生活的。而语文教学作为母语教学更是离不开生活,生活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一、在生活情境中实施语文教学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强化训练,基本上是照本宣科,教师很少考虑学  相似文献   

7.
房元品 《教师》2010,(16):36-36
让学生在各自的知识背景下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这是我们教学工作应该遵循的规律。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呢?  相似文献   

8.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实践中去,是课标中所提到的要求,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参与机会  相似文献   

9.
正当今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素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充满了活力,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革新精神,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就如何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力求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生活化的教学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0.
参观回来的路上,学生们显得很激动。当天晚上的日记,学生写得可生动了,有写参观过程的,有写参观所得的,还有的干脆就给我写了一封信,说这样的课最难忘了。接着,我趁热打铁,发动学生通过看书、查资料,进一步了解蜜蜂。第二次再画蜜蜂,学生画的蜜蜂可传神了。因为这是他们自己通过观察得来的体验,这种获得是积极的、深层的。这种“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增进学生的发展。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由于学生的生活大都单调,两点一线,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缺乏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  相似文献   

11.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它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知识内容上比较注重突出与生活、社会、学生实际之问的关系,在课程实施中也特别强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就是指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适当做些变形处理。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进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12.
周泳宏 《今日教育》2008,(11):47-47
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语文课堂应着力实施生活化教学。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为此,我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3.
丁然 《教师》2013,(6):65-65
感悟就是人们对自然与社会中的人、事、物的内蕴产生一种顿悟性认识。感悟能力的高低与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的感悟有哪些主要途径呢?现一陈管见。一、在阅读中感悟语文教师通过阅读来培养学生感悟能力具体可按"读、思、品、悟"四个阶段。"读"即解读文体;"思"就是理解文体的内涵;"品"要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和文  相似文献   

14.
生活永远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语文老师要独具慧眼,寻找生活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享受语文成为师生共同的向往,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15.
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其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探讨和研究的话题。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了兴趣对学生的重要性。以下是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学生生活,这是“根”.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与生活血肉相连.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赵霞 《现代语文》2008,(8):36-36
语文能力是学生学习、运用语占文字进行生活的能力,是人类存在于社会的一种能力。知识和技能不是语文能力,只有当知识和技能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在特定的情况下,用来为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它们才表现为语文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应以教学生如何运用语文技能进行生活为最基础的内容,如何学得语文技能,得借助于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9.
要让学生学得好,学得实,教师就必须摆正教与学的关系,训与练的关系,文与道的关系,这样,才能让学生学有动力,学有方法,学有创造,学有个性。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鼓励学生多问问是学生进行阅读的灵魂,学生  相似文献   

20.
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侧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角度来审视教学活动,教学与生活相对脱节。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小学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