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但依然存在农村劳动力人口比重大、文化素质差、投入不足、培训机构培训能力弱、农民务工收入不高、体制不全、劳务输出跟踪维权服务水平低等方面的发展瓶颈。只有通过明确目标、建立和完善投入的长效机制、加大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力度、完善农民市民化的工作体系、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创业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市场信息网络体系和务工人员服务体系,才能为实现新时期反贫困战略目标提供人才支持与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DEA模型,对湖北省16个市州外出务工农民技能培训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湖北省各市州政府和社会力量对外出务工农民技能培训的投入在改善外出务工农民技能、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湖北省外出务工农民技能培训也存在供给不足、培训总体上缺乏效率,各市州农民工技能培训效率不均衡等问题。为此,建议以政府为主导发展配套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制定促进竞争的政策;规范引导以企业为主导的人才开发体系,以促进省域内劳动力的素质提升;继续培育和发展传统产业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建立创业培训、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滞留农业的劳动力素质低,农业生产不理想;外出打工农民缺乏二、三产业的相关技术与知识,劳动力转移不理想;部分失地农民游于农村没事干等。利用自己的教育资源和地理优势,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积极帮助地方解决“三农”问题,师专可以在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发挥自己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事电子商务创业。但由于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低、农民缺乏电子商务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缺乏创业资金、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以及农民电子商务创业模式单一,致使农民电子商务创业遇到了瓶颈。文章针对农民电子商务创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民电子商务培训、加大农民电子商务创业资金的扶持、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以及创新农民电子商务创业模式等。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的整体素质、文化水平、生产技能、精神风貌等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效。然而,在广大欠发达地区,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自身收入,政府积极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种转移是一把双刃剑,因为留守群体的体能素质和文化素质都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新农村的建设规模与成效。因此,培育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大力实施外出务工人员的"乡土回归"工程,加强新农村建设者的教育和培训,并做好人才引进工作。  相似文献   

6.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佘莹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28):60-61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人员素质低、缺乏完善的教育体系、劳动力转移无序等问题,需要构建基础教育、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农村高等教育、农村成人教育“四教一体”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并实施人才开发与农村经济发展一体化战略以及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环境下新型农民教育论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振芳 《成人教育》2012,32(6):66-67
新型农民教育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从开发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力资源高度,通过完善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教育体系,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从而使农民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进入城市,并成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是由于这一群体存在着诸如文化程度低、技能水平差、教育意识缺乏等现实问题,已成为阻碍外来务工人员参与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分析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技能现状和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高职院校参与外来务工人员就业技能提升的对策建议,以期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就业技能提升培训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持续大量地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导致农村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通过完善制度保障、健全法制法规、强化惠农政策的扶持和引导、设立专项培训经费、搭建创业融资平台、健全培训体系、创新培训模式等方式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的文化程度、增强农民的技术技能、提升农民的市场意识和经营能力,改变农民文化程度低、受培训比例低、学习水平低的"三低"现状,不断提升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将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0.
韩富贵 《华章》2007,(2):8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存在开发投入不足、政府职能发挥有限、农村教育体系有缺陷等问题.为此,要通过构建农村终身教育体系、改革教育培训内容方式方法、加大农村医疗保健投资力度、完善政府职能等,以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