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钱为民 《学语文》2010,(5):26-26
一、要有创造性的教学品质 创造性的教学品质要求教师要成为研究者.能够创造性使用教材。创造性使用教学方法。我在《兰亭集序》的教学中,曾尝试创造性使用教材.想办法让学生自己体验学习的过程,先学后教,教中再学。我设计了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学习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随着教材地位与功能的转变,传统“教教材”的观念正在为“用教材教”的观念所取代.教师被赋予了“二次开发”教材的权利,运用教材进行创造性教学已成为教师的必然选择.本文结合实例,阐述物理教材二次的开发过程中的5种常见策略.  相似文献   

3.
实践证明,只有当“教学”成为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时,教学才能肩负起培养人、发展人的艰巨使命。 创造性使用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应成为教师最基本的创造性劳动。用教材教就是将教材视为一种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其他资源如其他版本教材及教学指导书、优秀的教育报刊、网络资源、自己的和其他教师的经验与方法、学生的经验与方法等,都可以作用于教材。因此,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创造,如删减、增补、改写、重组、顺序调整等,最终呈现给学生的,应是比教材更好、更适合学生实际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有的教师奉行"教材至上",教材上有什么就教什么,这不仅违背新课程理念,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创造性使用,而不必太重视教材.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教材”被误以为是数学教学唯一的课程资源,致使互动的、生成的、创造性的教学过程被解释为教师“教教材”与学生“学教材”。新的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课程资源观,明确指出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笔者认为除了教材以外,还存在以下一些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6.
庞海峰 《新课程研究》2009,(11):133-134
长期以来,“教材”被误以为是数学教学唯一的课程资源,致使互动的、生成的、创造性的教学过程被解释为教师“教教材”与学生“学教材”。新的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课程资源观,明确指出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笔者认为除了教材以外,还存在以下一些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已经逐渐被一些中小学教师所接受,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尝试着用教材教。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它有利于使教学过程真正体现教师的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但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关系,不能走向极端。我们认为,不能把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截然对立起来,而应在教学过程中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一、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教教材是用教材教的基础用教材教本身就意味着得用教材,不能完全脱离教材,只  相似文献   

8.
研究2004.10一篇讲读课文教师讲授能否成功,教学教具选择固然重要,但分析教材,精心提炼教材更重要。因为教材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载体,教材能否教活,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性、指导性和创造性的标尺,也是支配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角度、选材、布局谋篇、语言运用、阅读分析等作文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将写作纳入教学体系,语文写作教学呈现的突出问题已经从教师不知道写作课要"教什么"转化为教师不知道写作课要"怎么教"。其具体体现,一是写作教学缺乏课程化意识;二是写作教学缺乏过程化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跟着教材亦步亦趋,没有创造性使用。鉴于此,笔者提出了"具体而微"教写作的教学思路,寻求实现写作教学课程化、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有灵活性和开放性。实际上新教材的编写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教学空间和弹性。执教者要因地制宜创造性的加以运用,体现出使用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受美、欣赏美,获得美的熏陶和感染,达到陶冶思想,丰富感情,获取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本文着重论述了语文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教师教态美、教学语言美、教师板书美、教材价值美、课堂节奏美等等。  相似文献   

12.
一、教师创新能力的充分开掘是培养创造思维的前提强调教师拘泥于传统的机械性教学思维,就会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健康发展,使学生的创造力萎缩而失去生命。因此,教师应该不断追求并能动地运用发散、聚合思维进行教学,以实现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首先,教师应精心设计创造性的教学方案。历史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结合各种教法的特点,创造性地组织教材,精心地科学地构思教案的整体结构,认真推敲每广东教育·教研2006年第2期一个教学细节,使静态教材变为具有探究性的研究问题,诱发学生探索。比如,设计南海经济大发展一课的教…  相似文献   

13.
教学是教材、学生、教师有机地统一构成的三维立体模式,教材是客体,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教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学的对象是总结在教材中的前人科学实践经验,教材对于教师是教的一种凭借。教学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材始终处在被用于教学的客体位置上。客体依赖主体和主导产生作用,实现其价值。客体价值的实现,归根结底是教学主体性和主导性的实现,没有这种实现,教学立体模式就不能成立。因此,教学主体性和主导性的实现,在教学论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命题。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传统“教教林”的观念正在被“用教材教”的观念所取代.教师在实际教学环节被赋予“二次开发”的权利.运用教林进行创造性教学已成为教师的首选途径.本文结合学生的学情及已有的教学条件,基于创新的教学设计“以能量量子化一物理学的新纪元”为例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使教材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课要求教师突破过去那种把教师当作课程的忠实执行者、把教材当作"圣经"来教的观念,突出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改变教师观与学生观,营造一种师生平等对话、共同协商、民主融洽的空间与氛围,使师生更大地发挥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本文现就协商教学方法的运用粗浅地谈一些看法,以更好地实践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更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早在1999年,英国国家创造性文化咨询委员会(NAC-CCE)就在一篇报道里明确提出了创造性教学和教学创造性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国内,“创造性”一词这些年来也普遍引起了学校的重视,创造性教学就是教师运用富于想象力的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趣味,学习的效果更好;而教学创造性的目的则是通过教师的教,使学生学会创造性思维,并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行为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受美、欣赏美.获得美的熏陶和感染,达到陶冶思想.丰富感情,获取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本文着重论述了语文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教师教态美、教学语言美、教师板书美、教材价值美、课堂节奏美等等。  相似文献   

18.
靳红梅 《甘肃教育》2022,(12):86-89
教材是知识、方法、情感的载体,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课程资源。创造性地运用好教材中的素材,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进而落实新课标。本研究以小学数学教材为例,分析了基本素材的创造性运用研究现状,提出了创造性运用小学数学教材基本素材的策略。本研究认为,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教师必须关注教材的“开篇”内容、“章头”内容和“结尾”内容。  相似文献   

19.
运用教学媒体,优化课堂教掌,诱发创新能力。转变教师角色,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立足思维的创造性,积极鼓励学生探索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实施因材施教。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实施开放式教学。  相似文献   

20.
正唯有"用教材教"才能反映教学过程中教材的性质。这是因为,教学过程是一种社会交互作用的过程。知识不是教师通过传递信息强制性地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学生自身以及在与教师的交互作用之中建构的。教师究竟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这是区分新旧教学的分水岭。在"教教材"的场合,教师回避了教育研究的根本问题——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师的责任就是如何把教科书提供的教材经过自身咀嚼之后再喂给学生。这是一种"告知式"的技术主义的教学方法,反映了"教科书中心主义"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