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日本的文化被称为“耻文化”,它的根源是弥生时代稻作文化所必需的共同体意识、儒教思想、多神教等因素,并且给日本社会以深远的影响。同时“耻文化”在日语表现形式方面也充分体现出来,通过对语言的了解,可以加深理解日本的“耻文化”,以便与“罪文化”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文化被称为“耻文化”,它的根源是弥生时代稻作文化所必需的共同体意识、儒教思想、多神教等因素,并且给日本社会以深远的影响。同时“耻文化”在日语表现形式方面也充分体现出来,通过对语言的了解,可以加深理解日本的“耻文化”,以便与“罪文化”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东西方文化冲突愈加明显。东西方文化矛盾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东方推崇的"耻感文化"以及西方信仰的"罪感文化"之间的差异:前者根源于儒家思想,而后者则深受基督教的影响。鉴于此,从文化起源、强制力以及解脱方式三个方面,浅析"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之争,并且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对于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日本人在集团社会里,大多数人存有他律的耻意识和自律的罪意识.依据"耻意识"按照相同的规则一起行动,对集团抱有强烈的责任感.如果接受了他人的恩情的话则一定报恩."罪意识"是自己能够意识到背叛了自己所属的集团,注重自律.而森鸥外的文学作品<舞姬>体现了耻与罪意识的重要特征.从小说的主人公去德国留学经历可以清晰了解,日本人的耻意识的统一性、责任感以及报恩意识.罪意识在日本自古就有,但是自己意识到背叛了集团时,耻与罪意识在同一个人物同时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韩国是传统的东亚国家,其文化强调共性而非个性,韩国人的行为驱动力更多地来自于外部而非内部,具有典型的"耻文化"特点。在这种文化环境下生活的韩国人倾向于追求体面生活、重视外表,语言表达也更加委婉。"耻文化"对韩国社会造成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了解韩国的"耻文化",有助于理解韩国文化特点和韩国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6.
儒家学说对日本文化影响极大,中日文化一脉相承.但是,由于各自政治、思想、经济等环境的不同,两国的文化发展又各有自己的特点.本文作者对两国"恩"文化的政治背景、伦理道德,以及"恩"之性质等进行了粗略的比较.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日本"耻"文化的由来及发展进行分析,论述了受"耻"文化影响出现的自杀现象,认为日本人的自杀与"耻"文化有关,是受"耻"文化的影响而采取的一种极端处理方式,"耻"文化是日本人自杀的一种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日本“耻”文化的由来及发展进行分析,论述了受“耻”文化影响出现的自杀现象,认为日本人的自杀与“耻”文化有关,是受“耻”文化的影响而采取的一种极端处理方式,“耻”文化是日本人自杀的一种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9.
"省耻"主要指的是以省为区域的基于自身及外在的原因而形成的某种不良声誉,以及由于这一不良声誉而带来的区域歧视。有整体文化的原因,即在主流文化发展中存在着较强的否定、反制力量;有各省自身的发展的原因;有各省之外的外部原因。针对这一社会现象的对策是,将"耻"作为后现代的一种精神推动力量,避免区域歧视对整体文化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焦旭伟  王磊 《文教资料》2008,(33):70-71
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伦理文化的重要范畴,它渗透在中国人的深层心理结构和行为规范中.耻感文化具有深刻而丰富的道德和伦理价值.耻感是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它以否定性的方式把握善.吸收耻感文化的精华,加强耻感教育,对当代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耻感教育乃大学德育最低层级的底线要求。传统文化授课者应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发掘耻文化蕴涵的现代性力量,将儒家原初的“高大上”教育转化为大学生日常的“致良知”教育。从传统文化中离析出用于疏解现代人迷失的情感因素,并与当代精神产生良性互动,寻其常态价值,返本开新,让大学生心体光明,使“知耻”成为一种优秀的心理习惯,这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落实。耻感教育的精髓是在具象践履中让那些历久弥新的古老命题重新焕发生机,契合人性并遵循人性发展规律,进一步将“耻感美学”设定为大学校园止于至善的远级境界。  相似文献   

12.
一直为个名词纠结——耻文化。在弘扬文化,讲究文化创意,解构文化价值取向的当下,耻文化怎么就没有被郑重地提起。耻,就是羞愧。知耻者近乎勇。耻文化,就是让这样一种现象成为我们社会的文化气息:为我们曾经的蒙昧、无知、无情、无义甚至无德而羞愧;为我们曾经做过的傻事、错事甚至罪恶而忏悔;为我们曾经的粗俗、鲁莽和野蛮而道歉。不是表面的、应景的,也不是个体的、功利的,而是发自内心和良知的,是民族的、恢弘大气的,是从富裕走向强盛的精神涅粲。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耻感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耻感在人类的思想和行为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其他情感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加强知耻教育,培养知耻意识,批判继承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精华及合理成分,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加强新时期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群体道德风尚的集中体现。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内涵丰富、历史悠久、特点鲜明,具有深厚的道德和伦理价值,在当代中国社会道德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耻感文化的重建,能够弥补社会群体耻感意识的缺失,化解当前道德教育的困境,对于塑造国民精神,提升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尽管很多人对社会转型以来道德滑坡的因为提出了不少与事实相符的看法,但耻感文化由羞恶到羞输再到羞失的蜕变无论如何是非常重要的一条.此种情况的出现不仅与历史的迁延,而且与今人行为的失当有着紧密的关联,因此,为使这一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最终有俾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人们无疑应采取各种具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耻,是中国古代传统道德中关涉的基本内容之一,一直是传统文化中传之久远、受人重视,并以之作为行为准则之一的重要德目。"耻"几乎已是衡量是非、善恶、忠奸、曲直的一个标尺,也是鼓舞人们挺身而立的力量,并继续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树立正确的耻辱观念在当代社会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及价值。  相似文献   

17.
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伦理文化的重要范畴,它渗透在中国人的深层心理结构和行为规范中.耻感文化具有深刻而丰富的道德和伦理价值.耻感文化的存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当代社会文化环境下,加强耻感教育面临着许多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耻感文化具有丰富的意蕴,它为深入开展荣辱观教育、实现德育变革提供了文化资源。耻感文化对于当代道德教育的价值在于:吸收耻感文化,化解当代道德教育困难;培养耻感意识,提升个体道德自觉;增强生活耻感体验,变革道德教育模式。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当代道德教育的意义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19.
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文化政治一方面以微观政治为关注的主要对象;另一方面又具有强大的包容性,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南非作家库切的作品《耻》以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为视点,以生活化的叙事方式来展现南非现状中种族隔离的瓦解这一历史现象,并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后殖民主义者的困惑和无奈。  相似文献   

20.
耻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特征,也是我国传统道德的规范性基础和要求,是个体德性成长的前提。在当前提倡人们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背景下,耻感文化具有极强的当代道德教育价值。但由于耻感文化本身的局限性,其道德教育价值又有其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