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莫某某,1959年出生,18岁在广汉冻兔厂参加工作,曾经当过车间主任、厂办主任,35岁任厂长,历经了企业的兴衰,直到1999年企业破产才离开。今年8月他就该领退休工资了。7月中旬去办理社保退休手续的时候,工作人员说不能为他办理,因为他没有个人  相似文献   

2.
三无"贼"     
时下热映的<天下无贼>我也看了,说真的,很多情节看过也就淡忘了,倒是傻根的质朴,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可能是出于职业敏感吧,我一下子想到了我们的读者.在很多时候,我们的读者不也是这样质朴可爱吗?媒体,在他们心目中,总有一种至高无上、不容置疑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在说明一个问题时,他们常爱用的一句话就是,"这是报上说的".那一刻我想到我们的读者就是傻根(没有丝毫贬损读者的意思).傻根的质朴几近于"傻","傻"得让人感动,以至于连有"职业道德"的贼都被他感化了,舍身相护,圆了他一个"天下无贼"的梦.  相似文献   

3.
我是人大代表,你就得被我搞! 十几年前,顾德成是个学徒工。为谋生计,他承包建筑工程,但初涉建筑市场,人单势孤,经常受人欺负,有一次连肠子也被人打出来了。这些经历使他  相似文献   

4.
我一直觉得,有些新闻对比着看比较有意思. 其一:"天才少年"韩寒首推文集. 讲一句有点尖刻的话,现在众多"韩迷"读"韩书",其实已经陷入"粉丝"追星的怪圈.韩寒深谙其中道理,所以在公开叛逆的外形、语言和文字下面,"欲擒之故纵之"这招玩得特别好,玩得特别出彩.谁都知道,现在支撑他高额赛车费用的,正是来自于他通过出版获得的天价版税.在赛车和出书之间,他自己也承认如果没有出书,也就没有他的赛车,这就叫"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相似文献   

5.
人才辈出、星光灿烂的“发光体”每天都被竞争激烈的新闻媒体所关注,近日有颗“神童星”和“影视星”就俨然成了记者“抢新闻”的追逐目标。所谓的“神童星”是只受过一个月的正规教育、14岁就考上北大研究生的王大可;“影视星”则是身患晚期肝癌刚刚做完了肝移植手术的著名演员傅彪。如果说新闻人物是拿来被“炒”的话,二位就分明是被“炒”得煳锅的“猎物”。据9月7日《城市快报》报道,当记者向刚刚结束体检的王大可表明身份、希望能跟他聊几句时,没有任何先兆,大可竟然撒腿就跑。记者穷追不舍经过多时守候,傍晚终于在大可的寝室见到了王大可和他的父亲。警惕性极高的大可一见有陌生人进来,就立刻躲进寝室内的卫生间。直到采访结束,大可始终不肯出来,并在洗手间里大声喊道:“我每天要学11个小时,很辛苦,你们不要再来找我了!”情绪很激动,其父也表示:“这是最后一次接受采访。”而此前的另一家媒体报道,也有这样一个细节描写:当记者敲他的宿舍门时,他问:“谁呀?”然后打开一条门缝,经过交涉得到他的允许才能进入他的宿舍。王大可并非“呆子”还是个孩子,他有资本和能力“撒腿就跑”,但与其相比,病情暴发得异常突然的傅彪就“跑”不动了。据报道他的父母因年老体弱早于他...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漫画家方成,曾任<人民日报>高级美术编辑、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硕士生导师.一生从事漫画创作与会积弊.在给人愉悦会心一笑之后,更多的是揭示与发人深思.方成对事业追求执著,乐此不疲,作品在国内外有深远的影响,被人誉为中国漫画界的"常青树".在人民日报大院方成的寓所,我曾几次看望他并作访谈.这期间,他还赠我一幅他的自画像,果然是"画如其人",幽默得趣.  相似文献   

7.
一则披露伪劣产品的真实报道,竞“惹”得被报道工厂厂长闯入报社总编室,挥掌打编辑,抡拳揍记者;对此恶行,全国新闻界和广大消费者深感震惊;而打人厂长只得到行政记大过、在报纸公开检查的处分。如此结果让许多读者疑惑:这沉重的耳光究竟打了谁的脸?  相似文献   

8.
有一次,一位通讯员送来一篇报道,题为:《豪华型窗帘床罩的魅力》.他从南京路上海帐子公司窗帘、床罩用品柜台写起,写到生产这种窗帘、床罩的苏艺窗帘绣品厂访问,厂长在会客室里接待,后面一路写厂长介绍的内容,诸如绣品用的是特丽纶面料,厂里引进了日本生产的电脑绣花机,产品质量好,出口到美国等国家,等等.文字通顺,但因为是枯燥的介绍,所以报道显得沉闷,难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我反复阅读这篇稿子,觉得内客好,值得报道,但写法不好,需要修改.我对他说:“你既然到过厂,干吗不去车间现场看看,从现场写起,把厂长介绍的材料穿插进去,做到动静结合、以动带静呢?报道完全可以写得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9.
通讯员在基层,一般都是被称为“小秀才”的人,如果我们自己也把自己看成是“秀才”,处处以先生自居,那就糟了,群众就会不理你,时间一长,与群众之间就会隔着一堵无形的墙,尽管你生活在群众之中,但群众不会把知心话告诉你,你就会变成“瞎子”、“聋子”。有一年,我听说一个公社的酱油厂办得不错,便去采访掌龙头的老师博,一见面我就急于向他掏材料,拿出本子来,摆出要他汇报的架势来,谁知他非但不理我,反而对我的到来很反感,使我很纳闷。  相似文献   

10.
当五十四岁的高级工程师徐孝纯被任命为处于半停产状况的北京印染厂厂长时,他的妻子因为担惊受怕当即昏厥过去,他的亲友认力他就任此职是“一大失策”。可是徐孝纯在八个月的时间里,使这家拥有三千二百名职工的印染厂摆脱了困境,成了中国工业企业的榜样。他的成功甚至引起了赵紫阳总理的注意,不久前,赵总理视察了这家工厂,赞扬了他们的经验。在最近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对,这位1957年大学毕业的纺织专家把他的成功归于中国正在普遍实行的厂长负责制。他用自己两次出任这个厂厂长的不同经历证明了他的这一看法。  相似文献   

11.
最近从<燕赵都市报>上看到一篇<未上天先自焚(肩题)合肥市一架自造飞机滑行时被烧毁(主题)>的报道.这则消息说的是一飞机爱好者用汽车和摩托车配件,花了一个月时间,自造了一架重达200多公斤的简易飞机在滑行时起火,被烧得面目全非的事.消息虽然新闻要素齐全,交代的十分清楚,文字语法上也没有多大的问题.然而,遗憾的是,读了之后,让人总觉得心里不舒服.笔者认为,问题就出在肩题"未上天先自焚"这一句上.虽然作者在制作这一标题时费了点心思,写得也比较新颖幽默,然而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缺乏"人情味",没有"幽默"到地方上.  相似文献   

12.
南北朝时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403-444)在著名的古代小说集<世说新语>中讲了一个故事,说东晋的蔡谟(他因被授以司徒,坚不肯就而被免为庶人)在江南见到一种状似螃蟹的蟛蜞,弄来烹煮了吃,吃后腹泻大吐,狼狈不堪.他后来把这件事告诉他的朋友谢尚.谢尚说:"阁下一生劝人博学苦读,自己却连<尔雅>也未读透."他的意思是指<尔雅>中本有"蟛蜞"条目,说明那不是螃蟹,是吃不得的.  相似文献   

13.
某工厂由于管理混乱,生产连年亏损。一位曾被错划为右派的工程师对厂长提出了意见,没想到这却大大刺伤了厂长的“自尊心”,他把工程师找到办公室里训斥说:“你太狂了,凭着你的历史,你有什么资本骄傲?!”上面这一番话,使得厂长那种“老虎屁股摸不得”和对知识分子采取冷漠、傲慢的偏激态度跃然纸上。对此,我们暂时不去评论。我们下面要评论的是“你有什么资本骄傲”这句话对不对,在逻辑上存在着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16年,我在内部印了《师友飞鸿》书信集,设法送了一部给其信也被收录的陆本瑞同志,没有想到竟然很快就收到他的回音,他还特地赠我他的大作《出版往事》.更令我想不到的是,其中还夹有我20多年前给他的一封短信的复印件!以他这样一位位高权重的老同志,能够一直保留我的信,着实让我激动了好一阵子,并且一下子拉近了我和他的距离.  相似文献   

15.
门卫老张是一皮包工厂新雇用的门卫,按照厂长的要求,他每天都要检查每个离厂者随身携带的物品。老张工作非常认真,第一天上班就严格执行制度,一一检查下班后离厂的工人是否夹带了厂里什么东西,就连工人手中拎的皮包,也得打开来看个仔细。第二天,厂长发现厂里少了不少产品,就把门卫老张叫来,指责他工作失职。老张觉得很委屈,就将认真检查的情形描述了一遍。厂长还没等他说完,便大叫起来,“笨蛋!你怎么不看一眼厂牌,咱们这儿正是皮包加工厂呀!”有位歌星打算送给他母亲一件生日礼物,并且一定要超过他的兄弟和其他任何人的礼物。他得知有只神妙…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流传最广、屡见史书的要算是"宝剑"了.今不揣肤浅,分述如下. 吴季子挂剑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说,吴国的季布佩剑出游,访一好友.这个朋友很喜欢季布的佩剑,他说:"等我游历回来,就送给你."季布回来时,好友已死.他就在坟前拜祭一番,并解下佩剑,挂在坟边的树上,实现自己的诺言."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中"一诺千金"的出处.  相似文献   

17.
由于内容的特殊性,时政新闻很容易被写得宣传味浓、可读性差.那么,怎样才能使其变得"好看"呢?中国新闻社多年来一直从事外宣报道,在这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8.
面对冷酷无情的市场竞争,对企业采说,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关键。开展双增双节运动,发扬艰苦朴素精神,不贪图享受,不丰富摆阔,是企业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据报载:某市属钢厂是个年年利润起百万元的企业,但这个“百万富翁”的办公条件却十分简陋。厂办及所有科室都在50年代建造的红砖平房里办公。厂长几易其人,用的依然是那张旧得发黑的桌子。全厂仅有3辆小车,有两辆还是60年代末出产的老式吉普。这个  相似文献   

19.
198 8年 4月 8日 ,在一家科研机构工作的王学军突然跟自己的单位彻底“决裂”了。他不是第一个从“大锅饭”里跳出来下海经商的人 ,但他是北京市第一个从原单位走得不留“尾巴”的人———他将自己的档案从原单位取走 ,存放在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这是北京市第一个与原单位割断“脐带”的人事档案。要知道 ,当时下海经商之风乍起 ,在卟嗵卟嗵的下海声中 ,人们的身后仍拖着一条不松不紧的保险绳 ,叫“停薪留职”———就是工资我不拿了 ,相关的福利待遇也没份了 ,但人事关系还保留在原单位 ,编制还占着。万一哪天被海水呛着了 ,不想干或不能…  相似文献   

20.
“他是一个把工作、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的人!”这是所有认识和了解唐伯岭同志的人对他的评价,也是他的真实写照。唐伯岭同志自参加下作二十多年来,爱岗敬业,勤政廉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充分展示了兰台人的崇高追求和良好形象。他多次被评为“优秀青年干部”、“优秀厂长”、“先进工作者”,两次荣立三等功、2011年荣获省一等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