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83年到2005年,余华已经陆陆续续地发表了几十部作品,其中有不少作品都写到了家庭人伦关系中的兄弟之情。本文拟就《现实一种》、《在细雨中呼喊》、《兄弟》三篇小说,透过作品中"兄弟"这个意象,来剖析余华创作中从早期对暴力死亡的偏爱,到90年代温情的注入,再到新作中所反映出来的人情、人性之美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余华小说对命运,尤其是悲剧命运的探讨和叙述很精彩,从他两部最重要的作品《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中可以体味得到。同样是时命运的探讨,之前作品体现出的叙事风格到了《兄弟》之中却体现出重要的转换,从冷漠的写实主义转换成黑色幽默的运用,在平实的写实中熟练运用反讽技巧,以及整部作品体现出的寓言化特征,都使《兄弟》与余华此前的作品大异其趣。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学用书》将《风筝》教学定位于"亲情"。这样的定位容易引起教师和学生对作品的误读。通过《风筝》与鲁迅的另一篇作品《我的兄弟》的比较发现:"亲情"固然是《风筝》一文所涉及的内容,但却不是此文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在乌镇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的几天里,除了四位获奖作家,被到场媒体、评论家提得最多的还有不在场的余华。余华的《兄弟》出版已经有几年了,但在媒体圈和评论界,这部作品依然还在被诟病。在不少人看来,《兄弟》丢了余华和中国文学的脸,没进入茅盾文学奖最终候选名单是理所当然。评论家李建军曾表示:“它(《兄弟》)没有入围很正常,这也是评委们客观、独立、负责评选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学生电脑》2007,(10):32-33
作品:《生态跷跷板》;作品:《环保四则运算》;作品:《归来吧!我的兄弟》;作品:《情系2008》;作品:《快乐学习,认识硬件》……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适时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能够客观而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知人",就是研究、了解和理解作品的作者;"论世",实际上是要研究作品与它产生的时代的关系。文言作品《人琴俱亡》,讲的是东晋王子猷和兄弟王献之的故事,表达的是兄弟之情。但如果把这篇短文的主题仅仅定位在"兄弟之情"上,则不免显得肤浅而缺乏深度。教学时,可通过"知人论世",客观而准确地解读这篇文章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撰写中国文学史 ,当然不能只收集汉民族的作品 ,而应将各兄弟民族的作品考虑在内 ,这已是学界的共识。笔者原来认为 ,虽然这一原则在实际操作中尚存在各种困难 (如叙述母语的确定、诗歌转译的失真等 ) ,但至少避免了片面性。然而 ,这原则如今看来仍不够全面 ,仍需作某种程度的修正 ,因为即使是撰写汉文学史 ,也要考虑某些特殊的兄弟民族文学作品 ,尤其是涉及汉文学与兄弟民族文学的相互影响时。这是笔者拜读了《〈田氏一家言〉诗评注》(以下简称《评注》)后得到的启发。《田氏一家言》为一部诗歌选集 ,它征集了明清时期湖北土家族容美土司五…  相似文献   

8.
自相继发表了《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后,有评论根据上述作品中父亲形象的变化,认为余华叙事风格发生明显变化是其由先锋重又回归传统的表现。余华是否已然向传统回归?文章通过解读余华作品中的父亲形象,认为余华虽已进入转型期,但在对待“传统”的态度上却仍然保持着与其“先锋期”相似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余华的新作《兄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文章以之为例,具体说明《兄弟》所体现的新变化,并结合余华前期作品,分析余华从先锋向传统的转型轨迹,并进而探讨其转型的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吴崑 《培训与研究》2009,26(4):8-10
自相继发表了《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后,有评论根据上述作品中父亲形象的变化,认为余华叙事风格发生明显变化是其由先锋重又回归传统的表现。余华是否已然向传统回归?文章通过解读余华作品中的父亲形象,认为余华虽已进入转型期,但在对待“传统”的态度上却仍然保持着与其“先锋期”相似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在古代小说改编和新编的动画影视作品中,和《西游记》相关的影视作品最多、最成功。早期的作品如万氏兄弟的《铁扇公主》、《大闹天宫》都尽量保留原著的情节、人物形象,通过作品传播古代文化,给人以教益。海外和当代的作品,更关注娱乐性,不再照搬原著的情节,而是根据当代儿童的欣赏趣味,以搞笑为能事,如《孙悟空的大冒险》、《红孩儿大话火焰山》。分析这些作品与原著的关系,为我们探讨古代小说在动画片中的传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被受争议的《兄弟》是余华首部长篇小说,擅长冷漠叙事和对暴力有特殊爱好的余华一如既往地运用其独特的方式为我们揭露现实的残酷与黑暗。本文结合作者的代表性作品,从小说的主题和叙述手段对《兄弟》进行深入解读,进一步剖析作品的艺术及余华的创作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三兄弟"叙事模式,渊源于人类原始思维的发展和口传文学的衍变,在古今中外叙事作品中普遍存在。中国现代小说《激流三部曲》《财主底儿女们》《四世同堂》均采用了这一模式。三部作品中的"三兄弟"处于不同的家庭社会环境中,作出各异的人生道路选择,由此折射出现代中国动荡不安的历史处境和不断变迁的文化语境,也表现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矛盾与不懈求索。"三兄弟"模式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所呈现出的迥异于古代作品和外国作品的新质,正体现了这一模式巨大的生成作用和有效的叙事功能。  相似文献   

14.
历岗 《小学语文》2007,(11):34-34
问:《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对“山东”的注解是:“指华山以东”,但在其他古代作品中,“山东”又不能这样解释,如,“秦汉以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请问:在古代作品中,“山东”的含义到底是什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在乌镇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的几天里,除了四位获奖作家,被到场媒体、评论家提得最多的还有不在场的余华。余华的《兄弟》出版已经有几年了,但在媒体圈和评论界,这部作品依然还在  相似文献   

16.
《兄弟》:从寓言到"写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兄弟》暗示了余华小说艺术发生的新变。其《兄弟》之前的作品多是寓言性的,《兄弟》逐步走向了"写真",作品因而消解了隐喻性和荒诞性色彩;人物也不再是小说叙事结构中的符号和工具,而是具备了性格特征且具有个性魅力的形象;小说的主题内容也从"闹剧"走了出来,而成为描绘人物命运、揭示历史真相的正剧,其中也透露出作家的情感和价值立场。  相似文献   

17.
被受争议的《兄弟》是余华首部长篇小说,擅长冷漠叙事和对暴力有特殊爱好的余华一如既往地运用其独特的方式为我们揭露现实的残酷与黑暗。本文结合作者的代表性作品,从小说的主题和叙述手段对《兄弟》进行深入解读,进一步剖析作品的艺术及余华的创作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余华后期的作品《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三部作品的解读,从震颤人心的主题、真实丰满的形象、质朴细腻的语言以及温暖人心的真情细节这四个方面来分析他后期作品中的感人因素。正是因为这四个方面的因素,使得余华后期作品中的平凡小人物拥有了感动人心的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19.
<正>余华的《第七天》是在2013年6月出版的,但我最近才认真看了起来。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十万个读者会有十万个哈姆雷特吗?当然,这句话只是打个比方,但当一部文学作品带来的绝大多数声音是读者的质疑和贬义时,那显然作品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了。从《兄弟》到《第  相似文献   

20.
长篇小说《兄弟》是余华沉寂十年之后推出的作品,与以往作品相比,具有更为广阔的社会学意义。小说延续了其《十八岁出门远行》、《在细雨中呼喊》等作品的成长主题,性意识的觉醒、暴力与死亡的震撼、对成人世界生存法则的熟谙与运用,使主人公在混乱的中国当代背景下懵懵懂懂完成了个体的成长历程。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仅体现出整整一代中国人的成长,也揭示出这个时代的最大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