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教学的“少、慢、差、费”,多年来不断遭到批评却改进不大。一个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毕业,语课上得最多,结果却是“语学得最没底儿”,所以,语教学改革最为迫切。而课堂教学是语教学改革的前沿,课堂教学结构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所以说,我们必须提高语课堂教学效率,争取以“最少”的精力和时间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钱梦龙先生在其文章《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说:文言文的学习是语文教学改革领域的一个巨大的难题。所以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把提升文言文的课堂教学效果作为语文教学首先突破的堡垒。结合多年高中语文教学经验的积累,笔者提出了一些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一、注重兴趣的培养,努力激发内驱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将,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心理成份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教育 ?教育是人的解放 ,而人的解放首先是心灵的解放。有人批评现在的语文教学简直是“束缚人、折磨人、摧残人”。显然 ,只有“解放” ,语文教学才有生机。课堂教学要民主化。 当前 ,课堂教学仍然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一般的做法是 :处理字、词、句 ,分析篇章结构 ,概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以其充满生命张力的语言文字,美不胜收的形式,使人不由自主地受到美的熏陶、情的感染。可曾几何时,文言文课堂教学俨然成了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钱梦龙先生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文言文课堂教学真的只能是“沉疴”?有没有走出困境的行之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寓于“听、读、说、写”各个教学环节之中,所以目前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是优化语文教学结构。以下仅就语文教学的四个环节谈谈自己对语文教改的体会:1.“听”的教学。小学生最初的听读拼音、字、词、句、段、篇,是学习语文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语文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应注意运用规范语言和抑扬顿挫的感情朗读,在“听”的教学中,应做到“音、情”并重,追求规范、科学和美的三者统一。2.“读”的教学。“读”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方法和途径。“读”的内容广、形式多、意义大。学生从直观的识读开始,到段篇…  相似文献   

6.
邵军祥 《现代语文》2010,(2):121-122
语文教学改革的核心领域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因此,教师如何研究自己的课堂教学,促进作文教学是实现语文“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我是学文的,对语文有着特殊的感情。学校毕业后,分配在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经常听到和看到一些语文教学的情况。基于以上原因,很想谈一些关于语文教学改革的想法。但是由于缺乏语文教学的亲自实践,所以只能算作思考。一、语文教学改革的根本方向,是坚持文道统一,为“四化”建设培养人才。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从全局把握自己的工作方向。这个方向,就是培养能够适应“四化”建设需要的人才。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三个面向”,归根到底是使培养的人在思想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写作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语文教学昕、说、读、写四大舨块中。作文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但作文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受到来自教育界及社会其他各界人士的批评,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少、慢、差、费”现象在作文教学中尤为突出。作文教学亟待改革。然而。作文教学如何改革,是广大读者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关心的事情。本刊从大量探讨作文教学改革的来稿中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编成此专题,是想抛砖引玉,希望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重视、参与作文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高效作文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9.
语文学习评价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保证,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教学信息反馈功能和鉴定功能。要保证语文教学活动优质高效,不断提高素质教育目标,必须充分运用语文学习评价的功能和作用,构建一个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不断提高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就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我们语文老师在对…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关联最为紧密的学科,所以语文的教学也是最受关注的,作为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是其中最受到关注的一个环节,如何有效地强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了教学改革中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学目标认识不清在传统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往往是把高考成绩,做为衡量高中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这样就造成了,教学的所  相似文献   

11.
孟丽艳 《辅导员》2014,(20):30-31
语文教育专家钱梦龙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指出: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  相似文献   

12.
有效教学是推进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应然取向.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学校要用有效教学理念指导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大力推进“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课堂教学。积极实施“书香校园”行动计划.努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效能和效益,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以“创新教育”为主题的新的教学观逐步形成。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认为,语文教学改革应处理好几个关系:一、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有些人认为语文教学改革主要是课堂教学改革,而忽视了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语文教学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教学一旦脱离了现实生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难以发展,个性也难以充分体现。只有把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做到学以致用。现代生活中离不开广告,有些创意新颖的广告,给人以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引导…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两道考查语病的题:1、“前一段时间,舆论界对中学语文老师和语文教学不负责任的批评和指责,屡屡见诸报端。”2、“前一段时间,舆论界对中学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不负责任的批评和指责,屡屡见诸于报端。”这两道题有一个共同的语病是,即语义不明,是讲语文老师和语文教学不负责任,还是讲批评和指责不负责任。另外把这两道题放在一起一比较,我们还发现后一道题中的句子比前一道题中的句子多了一个“于”字。那这个“于”字到底该不该要呢?查《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5版,P1776),我们看到“诸”是“之于(於)”或“之乎”的合音。例如“付…  相似文献   

15.
自一九七八年吕淑湘教授批评我国语文教学“少慢差费”以来,我国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有了多大进展呢?据张志公教授在全国中语会第五次年会的录音讲话说:“我们语文学科自  相似文献   

16.
以“增大学生的阅读量、写作量,课堂教学和课外自由阅读相结合”为特点的小学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改革实验.是改变小学语文教学“高耗低效”局面的很好尝试。  相似文献   

17.
吕叔湘先生1978年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尖锐地指出中学语文教学存在少慢差费的问题。从那以后,全国出现了一个语文教学改革的热潮。广大语文教师努力探索,积极实践,在教材教法的改革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十多年过去了,“速度效率偏低”和“实用性不强”仍然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突出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浯文学科教学的科学体系。教材的编排缺乏科学性、序列性,教材的内容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所以说建立语文教材科学化的新体系,是当前沿文教学改革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语文教学虽有体系,但不科学。 语文既然是—门学科,它就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充分说明冲破课堂教学格局,拓展教学时空,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着力点。为此,笔者把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尾作为掀起课堂高潮、拓展教学时空的一大亮点,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把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尾视为可以诗化、可以在学生脑中掀起波澜并积淀语文素养的一大亮点,就是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结束时,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考、探索、联想、创造的空间。而解读新课程标准,我们会发现…  相似文献   

19.
宋鹏飞 《考试周刊》2012,(84):37-37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能力和形成一定思想的重要渠道。然而语文教学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让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所以,语文教学改革中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有效教学就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一种崭新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替代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成了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为此,就县区域教研活动中笔者听了黄老师执教的语文A版第二册《我是国宝》一文后,谈几点感受。一、现代化教学手段突出“形象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现代教学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已经在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