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活动既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情感过程。教学论研究者不仅要关注与研究“教学认识”,同样也应关注与研究“教学情感”。教学无时无刻不渗透着教师与学生特定情境中的特殊情感,师生在情感上的共同介入、相互作用,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品性。“教学情感”对于教学而言,具有“本体性”意义。“教学情感”不同于“教师情感”、“学生情感”、“教育情感”以及“在教学中的情感”。视“教学情感”为教学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而进行专门研究,将为教学论研究提供新的理论生长点,从而丰富和拓展教学论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文化自身的情感因素”、“制度规范下,情感渗透的必要性”、“立人”目标对情感的规定性”、“校园文化建设呼唤情感介入和参与”等四个方面的具体分析,论述了校园文化中的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人-机”互动中,人对社会化机器人在情感上产生某种“依归”,对人的情感认同造成深层次影响。这种影响包括:人对情感交互对象产生“虚假”认识导致情感认同的“真实性”不再真实;人产生“伪”安全依恋导致情感认同的“安全性”不再安全;人的情感“收益”的“单向度”导致情感认同的“对等性”不再对等。究其原因,首先是社会化机器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显化”为“人”,从而“模糊”了生命的界限;其次是在“人-机”这一新型情感交互中,人缺乏审度地将自身“交付”于机器人;再次是“人-机”体系存在着难以克服的三重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以情感传播为视野分析“纲要”课程教学,立足传播传递观和仪式观阐释情感传播赋能“纲要”课程的理论意涵,认为“纲要”教学本质上是知识、信仰、价值传递与仪式共存的情感传播,发现新时代“纲要”课情感传播面临情感表达呼应学生情感需求不足、情感符号唤醒情感不足、情感情境汇聚情感能量不足的问题。提出情感传播赋能“纲要”课,主要表现在情感元素增益、教师情感素养提升、呼应学生情感需求等方面;在情感呈现方式上,创新叙事,促进学生情感唤醒;在传播渠道上,以沉浸、即时、多元三要素贯穿互动场景,促进情感共鸣,强化情感实践,汇聚课程的情感能量,从而优化现有“纲要”课程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学的获得感、温度、效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23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高年级小学生对教师的“情感素养”和“人品素养”两方面要求显著高于低年级学生;女生更看重教师的“情感素养”;与优等生相比,在中等生和后进生心目中,教师的“情感素养”和“人品素养”更重要;“教学素养”、“情感素养”、“人品素养”三个方面在小学生心目中都很重要,其中“教学素养”最为重要,其次是“情感素养”,再次是“人品素养”。  相似文献   

6.
“情理合一”,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情感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传统语文情感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情理合一这种独特的情感范型,来自中华民族聚族而居,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生存方式。古人认为,无“理”之情是“矫情”,无情之“理”是“伪理”,“理,情之至语也”。“情理合一”的情感形式,构成我国特有的道德情感的价值内涵,它是语文课进行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陈娟 《成才之路》2010,(16):88-88,I0010
通过对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及对高职学生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大致了解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影响因子,依据情感因素量化分析数据,提出高职教师情感教育策略,促进高职学生“想学”“敢学”“愿学”“乐学”“爱学”。  相似文献   

8.
在人们的交往中,经常听到某某“重感情”、某某“感情用事”的议论。实际上这就是在评价行政管理过程中的“情感”。何谓情感呢?情感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呢?又怎样利用积极的“情感”去实施正确的行政管理呢?这正是行政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范畴。情感在理论界的分类可谓“五花八门”。詹姆士把情感分为“粗糙的”和“细腻的”两类;萨特则以“能动的”与“被动的”尺度为依据,对情感进行分类;肯帕却按照“长期”还是“短期”的性质来划分情感。……但不管怎样分类,理论家们都承认以下几点:①情感是人特有的,是人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所说“教学的情感性原则”的内涵是: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并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情感品质。也就是说,情感性原则既把调动、激发学生的情感作为手段,又把培养情感特别是高级社会情感作为教学的目标。“教学的情感性原则”与苏联现代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主张的“教学的积极情感背景原则”略有不同。“积极的情感背景原则”侧重教学气氛的情感状态、学生的学习态度等“背景”方面,虽然也含有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意思,但并不突出;而“情感性原则”不仅把激发积极的情感作为教学手段,而且十分明确地把它作为教学目标要求包括到这一原则之中,在表述方面,用语也更为简洁。  相似文献   

10.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是诗人表达情感,寄托情思的载体。“意象”从词义上来看是由“意”和“象”组合而成。“意”即情感、情意,是主观的,抽象的,不可言说,难以形容的;“象”即物象、景象,是客观的,具象的,可触可感的:因此,“意象”就是寓“意”于“象”,是凝聚着诗人主观情感,用来寄托情思的艺术形象。它是诗人传达内在抽象情感的艺术表现方式,也是读’者体会诗人丰富而微妙的创作情感的媒介。  相似文献   

11.
道德自我意识、情感公共性特征、情感互动性流等共同构成“反射式环绕”思政课教学情感互动结构。思政课教学中的师生共同塑造着教学情感的进程,表现为“交换-回报”“交互-承诺”“交往-依赖”的递进式节奏,思政课教学相关部门应通过营造思政课情感教学文化,提升师生“默会”认知能力;创建思政课情感体验空间,增加师生情感能量储备;运用思政课教学情感仪式,构建师生教学情感秩序等策略提升思政课教学情感互动效果,进而实现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改的三维目标。这是第一次把“情感”纳入目标范畴,所以教学的重心要及时调整——关注“情感”。“文章都是有情物”。作为教师更要作情感的火引子,因为“教师没有火花,就无法点燃起学生的火焰”。  相似文献   

13.
赖华 《教师》2013,(4):22-23
情感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爱”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基础,“竞”是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条件,“·巨”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关键,“和”是实施情感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师要让“爱、竞、恒、和”走进学生心灵,引起其心灵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14.
“情感过滤”和“输入”是影响外语习得的两大重要因素,该首先论述了“情感过滤”对外语习得和学习的作用机制,然后分析了引起“情感过滤”的四大情感因素,并提出怎样减少或消除学习的“情感过滤”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为止,散文仍没有在文学创作中确立自己的体裁地位,还处于无所不能、无所不是的广泛应用的“文类”境地。这与我国的散文文化有关,封建统治者倡导“经国之大业”的文章文学观念,文人“入世”“入士”进而“入仕”的主观愿望,演绎出一部纵贯整个封建社会的“文学工具论”散文史。于现当代散文的影响,“文以载道”抑或“言志”似成不易之则,从而形成崇尚“大情感”而鄙夷小情感、褒扬“大气势”而轻视小情调的批评习惯。而作为一种文学创作的散文,其艺术本质与最终目的是向读者提供一种体验,一种感动,一种共鸣和感染。作为抒情类文体,一篇散文艺术质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它所抒情感质量的高低,而散文情感质量的高低,则取决于其“真”而并不取决于其“大”或“小”。因此,将“散文情感”这一概念引入散文研究与批评,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和角度。现当代散文特别是“文化大散文”的“大情感”与“小散文”的“小情感”之两极极度对立,就在于散文家“大我”与“小我”的失重和失调,散文家尚没有找到“自我”或“情感坐标点”。新世纪散文要想有作为,必须从传统的载道言志“传达型”向现代的自我情感“体验型”转化,必须在“大我”与“小我”这个坐标系中找到自己的感觉定位,即情感的坐标点。  相似文献   

16.
庞德华 《广西教育》2011,(26):37-37
在语文教学中,情感因素是不容忽视的,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活动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切人口。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必须掌握好“导”、“读”、“讲”、“演”四种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7.
情感美是优秀散文的内在要求。散文的情感美体现在散文的重要性及散文情感的“真”“、善”与“美”等方面,优美的抒情散文在情感上要达到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梁爽 《中学教学参考》2012,(33):115-116
情感目标是对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体验、升华的全部追求。作为一线体育教师,我们可能在教学中时常感到困惑:理论上—情感目标如何表述才能恰到好处?实践中——如何关注情感目标的实现?不“浮夸”,不“虚幻”,真正将“情感目标”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表达出来,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峰 《小学教学研究》2022,(18):83-84+87
“道”为“德”之本体,“德”为“道”之功、“道”之用。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情感”入手,通过“问题情境、已有经验、学习活动、真实体验、师生互动”的有效路径,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情感共鸣中成长,在道德认知中提升,在情感体验中升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