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课堂范读现状 当前的阅读教学课堂中,很少听到老师自己亲自范读课文,有的老师用录音磁带范读,有的老师运用多媒体范读,我们也常常看到这样一种尴尬的场面:老师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之后,该指导朗读了,总会这样引导:这段话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该读出什么样的语调呢?  相似文献   

2.
近日,学校举行公开课活动,我有机会听了几节课。在课堂上,老师们有的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有的连续发问,精彩纷呈;有的一环套一环,结构紧凑;有的讲析精当,条分缕析。无论是课件制作的合理性,还是师生之间的互动,都难以找到瑕疵。按道理说,这几节课都是好课。但我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后来,我反思发现,是课堂上缺少老师们的范读。  相似文献   

3.
平时听课时的观察和调查统计的数据都说明:目前语文课上教师的范读太少了。即使有的老师注意到了范读,其效果,也极不理想。因此,提倡、并且研究一下语文课上老师的范读,实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听了一节小学语文课——《狼和小羊》,教师普通话纯正,语调抑扬顿挫,体态语言恰到好处,很容易就把学生及听课老师带人文本所描绘的境界中。老师讲得生动,学生听得认真,课堂进入高潮。狼的凶、狠,学生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而小羊的紧张、委屈又据理力争,由于学生年龄小表达出来有困难。老师指名几个学生朗读,结果都不理想。学生渐渐失去了信心,举手人数越来越少。教师此时也有些着急,无奈之下开始范读。由于受到课堂氛围的影响,教师范读的效果大打折扣,课堂立刻走人低谷期。此时,笔者在听课记录上写下:教师范读应适时。  相似文献   

5.
学期初,一位老师进行学部公开教学,评课时,一位领导问:“你为什么一上课就范读?我们在课堂上,要尽量多地把时间还给学生。学生自己会读,老师就不要读。另外,你给你的范读打几分?要读就要读出100分。”之后的几次教研课上,语文老师再也不敢范读了。  相似文献   

6.
正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革新的情况下,一再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弱化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教师范读作为传统的教学方式之一,曾一度被忽视,甚至抛弃。美国的心理学家梅拉列斯研究得出:学生接受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语调+55%的面部表情。可见,课堂范读传递给聆听学生的信息是全方位的。如何在课堂中恰当运用,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一、总领性范读顾名思义,就是文章一开始学习的时候,老师进行整体示范性朗读。目的让学生初步感知,适用于篇幅短小的  相似文献   

7.
今年五月我镇开展的语文教研活动上,一位中年教师教学《如梦令》,利用朗读功能演绎了绚烂多彩的课堂。一、老师范读,激励学生愿意读【教学片段】师:请听老师朗读这首词,注意词中的多音  相似文献   

8.
作为语文老师,从自身做起,自觉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和能力,给学生起示范和引导作用,是本职工作的需要,也是一种责任,让范读在课堂上魅力四射。  相似文献   

9.
笔者聆听一节公开课《秋天的雨》.课堂上老师两次范读整篇课文,虽用时不少却因范读内容过多、时机选择随意、朗读功力不足让人感觉既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又占用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听完该课,我在思考,范读对学生能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有助于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但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范读呢?笔者认为,范读内容、范读时机都应视学生实际需要而定,切不可随意为之,为读而读.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范读是一种特殊的语用活动。针对传统范读重操作轻实效的现状,笔者尝试通过分析课堂语境及其对范读的影响来为范读寻找出路。本文主要从言内语境、言伴语境和言外语境三个方面来讨论课堂语境对范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一定明白语文课堂上的朗读是必不可少的,究竟要怎样的方式最合适、最高效,每个人都有不同理解,本人认为课堂上教师的范读作用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范读是一种特殊的语用活动.针对传统范读重操作轻实效的现状,笔者尝试通过分析课堂语境及其对范读的影响来为范读寻找出路.本文主要从言内语境、言伴语境和言外语境三个方面来讨论课堂语境对范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读《背影》     
一读《背影》是在课堂上。那天的语文课让我终身难忘。随着刘老师舒缓、低沉,然而满含感情的范读,同学们都沉浸在了课文内容所创造的意境之中。刚开始时还没有什么,当老师读到父亲的“背影”出现在月台上的时候,教室内有了抽泣声,有的同学开始擦眼泪了;等到老师的范读结束时,许多同学都不能自已了。透过泪水,我看到刘老师的眼里也含满了泪水。“同学们,大家都喜欢赞颂母爱的圣洁和伟大,这没有错。但是大家千万不要忽视了父爱的存在……”二读《背影》是在课间。下课了,我把自己“锁”在了座位上,再一次拿起课本。“事已如此,不必难过”,“不…  相似文献   

14.
沈秀娟 《安徽教育》2012,(12):34-34
<正>一、范读激趣在学生眼中,老师是神圣的,他们崇拜老师,爱模仿老师的动作、表情甚至说话的语气。针对此情况,老师应抓住恰当的时机,或全篇或片断地进行范读。在老师的情感带动下,文中那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也打破了过去僵化的教学模式."以读代讲"已深入课堂.课堂上学生的读书声多起来了,但是,老师的读却少了.其实老师的读对学生非常重要,声情并茂的范读是拨动学生情感的弦,是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捷径.  相似文献   

16.
当下语文教学中的四种怪现象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名语文教研员,笔者在调研中,尤其在观摩一些多媒体教学公开课时,发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怪现象,在此提出,以待方家指正。一、教师不范读了以前没推广多媒体教学的时候,课文一般都是由教师先作范读,然后再指导学生诵读,整个课堂书声琅琅,声情并茂,文学气氛非常浓郁。也有老师用录音机事先录好范读磁带,到上课时放给学生听,但只是偶一为之,并不经常。但近两年来笔者却常在公开课上看到这样的情形:应该范读课文了,教师一躬身,轻点鼠标,从网上下载的名家就开始给学生“范读”起来……笔者并不反对播放名家的诵读录音,他们读得确实很好,在音…  相似文献   

17.
最近,聆听了于永正老师执教的《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本来一篇平谈无奇的文章,在于老师精湛艺术的演绎下,变得那么鲜活、生动、充满活力,于老师风趣幽默的讲解,让课堂充满灵性。于老师板书、范读的精湛,让课堂充满活力。于老师循循善诱的指导,让课堂充满智慧。在他不急不躁的课堂上,表面上看是静的,而每个学生的大脑都在深入思考,每个孩子的思维都在活跃。在他不温不火的课堂上,表面上看教学节奏慢,但却是顺学而导、扎实有效,两节课下来,教学目标轻松完成,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乔守花 《山东教育》2013,(10):36-36
一、范读引路.激发兴趣课堂上教师以流利、饱含情感的语气范读课文。学生在老师的朗读中充分感受课文的意境.体会文字的美妙,自然而然地会产生出读的欲望。《妈妈的爱》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儿童诗,对培养孩予的诵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是非常直观的.妈妈的爱伴随着我们长大.爱是点点滴滴的积累.爱也有许许多多的细节。  相似文献   

19.
范读是教师从教材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从教材的字里行间理解作者的情感,把无声的语言文字通过有声的朗读正确、示范地表达出作者情感的一种教学手段。但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对范读并不重视;有的碰到需范读时不范读,叫学生做做示范,有的就依靠录音机。虽然录音示范也是一种可利用的教学手段,但我认为,教师范读有着其更大的优势。它不但不应由其他范读形式取而代之,相反还需适当加强。  相似文献   

20.
范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它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主动性,规范学生的朗读.智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它还可“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欣赏课文,提高欣赏和朗读的水平。好的范读.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心智的启迪.美感的熏陶。但是.在实行课改的今天.有的教师为片面地追求课堂的自主性、开放性、生成性.教师的范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