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点要求,那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也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那么,如何着力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呢?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学生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4.
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笔者针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略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基本上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点,那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新课改后,几乎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点,那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见,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要在实践教学中有效地、有目的地、有层次地指导朗读,优化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7.
王晓梅 《成才之路》2010,(23):32-3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基本上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点,那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基本上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点,那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9.
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有耐心和恒心,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朗读能力就一定会提高。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农村学生来说,起点低,没有经过学前教育,普遍带有地方口音。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农村小学生的朗读水平。  相似文献   

11.
刘清元 《文教资料》2009,(5):141-142
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本文从八个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最为基本的方式,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基本上课改后的每一篇课文在教学目标中都有提到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形式下,声情并茂的朗读对学生显得尤为重要.朗读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对学生口才、胆量等综合能力的考查.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基本上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点,那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经常运用到的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等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人教版语文实验教科书对阅读教学提出"要重视朗读"的明确要求。面对一年级的小学生,在课堂上如何组织好朗读,发挥朗读的最大作用实现阅读教学目标,是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取决于小学生的朗读水平,要想提高小学生的朗读基础,可以利用阅读教学对小学生进行训练,让小学生的朗诵能力不断增长。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方式之妙招:激发朗读兴趣,打好朗读基础,教师范读引领,巧设朗读形式,引导学生"评读",注重朗读评价,培养自主品读,引用现代技术。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基本上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个共同点,即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因此,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不断强化朗读能力的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强化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促进学生对母语的理解和把握。要想在阅读教学中开展长期、有效的朗读训练,就需要在打好学生基本功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给学生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深入体会,激发感情。  相似文献   

18.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小学生朗读是教学的目的需要。也是一种教学手段。正确认识学生的地位和教师的作用,从情感引领、方法指导和能力训练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  相似文献   

19.
张英 《考试周刊》2012,(91):31-31
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基本上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点,那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