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次看到这样一句话"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放弃一个对你来说只是班里的几十分之一的希望,对你一生的教学生涯来说,那更是一个微乎其微的希望,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那尽是百分之百的希望,少说也有百分之五十的希望。"这句话对我多年的教学影响很大,特别是对学困生的转化方面。一、教师的赞美与鼓励是促使学困生转化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2.
每次参加写字比赛,我都能捧个一等奖回来,在得到别人的夸奖时,我的自我感觉好极了。因此,初站讲台的我,在三年级学生面前自我介绍后随手在黑板上写了个“王”,不料就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王’不是这样写的,你写错了。”错了,哈,我明白了,这是书法中的一种字体,叫行楷。以后,总有学生向我提出:“不”的下部是“竖”不是“竖提”,“露”的雨字头不是“雨”。我笑着解释这不叫错,这叫书法。  相似文献   

3.
彭武 《早期教育》2006,(3):22-22
我们这一代妈妈,大都只有一个子女。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家庭幸福,而且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如果将家庭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做到教育孩子像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我们是会有所收获的。  相似文献   

4.
罗洪彬 《四川教育》2014,(12):44-44
教师在职业素养的作用下,具有调控自我和课堂的意识与能力,但不少教师因不良习惯导致的不当表现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必将影响课堂的情感氛围.而积极、阳光、热心、真诚的情感习惯,使得情感氛围融洽、师生关系和谐.由此可见,情感氛围,是课堂效益提升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5.
在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是什么”的教学中,涉及的物理研究方法较多,虽然初二学生初人物理之门,教学过程中不能将涉及的研究方法全面铺开,更不能讲得过深,只能暂作为过程体验性教学目标,以防无形中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但作为教者要从全面的角度和一定的高度,有意识地进行物理研究方法的渗透,下面是笔者在“声音是什么”教学中设计的渗透用语及学生回答实录.  相似文献   

6.
拿着刚分到手的新生名册,就听原班的几位任课教师在问:“顾美权分到哪个班了?”不禁仔细留意了一下手中的名单。“在我班呢!”我急忙问,“怎么啦?”“唉呀,你手气真‘好’,弱智呀,怎么教都跟不上.拖后腿呀!”[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曾读过这样一则故事: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看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是哪位出家人违反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脊背跳进了院子。当他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  相似文献   

8.
赵馨 《考试周刊》2010,(30):216-217
平时在和朋友的交谈中,我发现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大多是娇生惯养,一些孩子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和不关心他人、自私自利的品性,有的孩子还经常对父母大呼大叫,无故发脾气,丝毫不顾及父母的感受,对父母所做的一切都视而不见,使父母很伤心。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这究竟是怎么了?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的孩子们却不知先哲们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只有做了父母才知道做父母的辛苦、劳累.对孩子无私奉献的心甘情愿,把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掉了的小心翼翼。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一切只有等孩子们做了父母才能深切地体会到,但到那时却为时已晚。  相似文献   

9.
就如何在音乐与小学语文教学交融中渗透德育教育展开讨论,力求把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利用音乐达到润"德"细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润心细无声     
那是一个寒风夹着冷雨的傍晚,安排好学生离校后,我和几位老师正为怎样回家想办法。突然,一位学生抱着雨衣出现在我面前:老师,我借了三件雨衣,您穿一件,另两件就给需要的老师吧!哦,是郝小升,  相似文献   

11.
岁月如梭,云卷云舒。当我忙碌而充实地度过每一天的时候,我们的"国培"旅途也即将结束。在参加培训的日子里,有几分充实,有几分快乐,也有着紧张而忙碌之后的劳累。时间在学习中一分一秒地流逝,我被"国培"平台里的专家和教师们吸引着、促进着。每天走进"专题讲座",倾听专家讲述语文教学策略,让我对语文教学理念有了新的认识。感悟他们的思想方法,让我感到这不仅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享受,常常带给我思想的洗礼和心灵的震撼。走进"互动对话",聆听专家与优秀教师的研讨交流,教师们面对面地与专家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所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阐述了转化“学困生”时所要注意的几点事项,我想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教育之舟必会驶向成功的港湾。  相似文献   

13.
课堂规则因其领域的广泛性、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方法的巧妙性而决定着教育的艺术以及教育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规则”无处不在。而这种“规则”的建构,却是不显山、不露水.隐含在教学之中。【案例一】在教学“会认的生字”中的“管”字时,教师让全班交流“记字”方法,在其他同学分享了“竹字头加官就是管”这种“加一加”的记字方法后,一同学说出了另一种“记字”方法:“两个小警察,来到大官前。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线教师,一直以来,杂志上的课例及点评是我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主要助手.每一次要上公开课或是评优课,我都会翻阅大量的杂志,专门看看其中的课例及相关的点评文章,从这些优秀的课例中汲取精华,为己所用.今天看到贵刊2006年第7期刊登的“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第一课时)”课例(一),突然想把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融入到对这节课的评析中.  相似文献   

15.
工作30多年来,我历经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事情。随着时光流逝、岁月荏苒,有很多事已被渐渐忘却,但是我刚参加工作,第一次处理文具盒事件的经历却一直铭刻在我的脑海里,成了一段抹不掉的回忆,指导、提醒着我走过了这30多年的教育生涯。  相似文献   

16.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新样态教学中要有适合的语境,从而为大力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供一个有效的支撑。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立足学生,基于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语境,最大程度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从语境教学在教学中的深远意义及如何有效开展语境教学两方面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语境教学中的若干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因此,正确看待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尤为重要。何为"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叶圣陶)可见"导"的课堂运作在于"引","引而不发,跃入也",不是单一的由教师提供信息,传授知识,而是启发学生去学,去自主学习,主动探求,从"学会"到"会学"。一、利"导"为学生指明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18.
潘健 《师道》2006,(2):57-58
这件事已过去好些年了,但在记忆中却迟迟不能消退,我感到奇怪。20年的教师生涯,经历了太多太多的故事,许多事记不了也不想记,唯独这件当时没有刻意为之、事后没有刻意记忆的事,常常跳出来搅动一下心绪,提醒我该怎样做一个老师。我得把它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19.
开“窗户”     
在我们班级里,有两个名字几乎一样的男生,一个叫刘冶,一个叫刘治,名字虽然只有“一点”差别,但学习、生活却有“天壤”之别,刘冶学习刻苦,成绩名列前矛,乐观助人,深受学生好评和老师的喜欢;而刘治却是典型的淘气包,学习成绩总拖班级的后腿,我经常感叹:名字差不多,怎么做人会差别这么大!  相似文献   

20.
新《语文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之一,所以从一年级始,我把学生的情感培养作为带动语文知识学习的切入点,融情入境,以情带学,学中激情,学中自然渗透了德育,滋养了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