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承源的诗歌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通过对边地民族从物态到精神的关的探寻与表现,体现出的是诗人对于自然、生命乃至全人类的思考,具有震撼心灵的穿透力与净化心灵的崇高美。  相似文献   

2.
斯日  王芳  杨静 《华章》2008,(16):62-62
张承志走上文坛,很大程度得益于他的第二故乡--内蒙古大草原.<黑骏马>被誉为深沉的草原牧歌,悠长而有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张承志避开了传统文化对自然单纯的欣赏,通过感性的表现角度描绘了草原严峻而又有意义的人生,赞美了草原人民强健的生命力和纯朴的人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无限与自由精神象征的宇宙意识”、“高大神威与壮阔雄奇的境界”两大视域,论述《庄子》中蕴涵的崇高美,从而提示了庄子美学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神话塑造了鲧、禹、夸父、精卫、刑天等一系列神话英雄形象,表现了人与大自然的冲突和斗争,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同时也体现了崇高的人格理想和坚强的生命意志,悲剧美和崇高美是这类神话共同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世说新语》中描写的一批悲剧人物,表现出了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欲求和留恋,留给人的是一种使人感奋兴起的悲壮美。  相似文献   

6.
李伟 《文教资料》2007,(35):25-27
琦君是一位在创作中较早显露出鲜明的女性意识的作家,她的小说常常以独特的女性视角,以婚姻爱情为切入点,去展现女性的生存状态、精神困惑乃至宿命悲剧。本文主要从女性悲剧、男性话语的侵权以及女性话语的弃权等方面解读琦君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7.
《沁园春·长沙》中的崇高之美,既有山川景物的高大、巍峨、宏伟,也有作者融入其中的革命精神,本文试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8.
周丽娟 《文教资料》2013,(30):12-13
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是一部享誉世界的讽刺小说经典之作。小说蕴含讽刺的崇高之关。首先表现在小说文本满合对腐朽社会的强烈批判,震撼人心,使人产生崇高的审美体验。其次,作家在小说中流露出忧世情怀的崇高思想令人产生崇高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9.
张承志小说《黑骏马》,使我们可以体认到草原人民在长期的游牧生活方式中形成的那种强烈的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崇拜生命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0.
解读《老人与海》的悲剧美与崇高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的主人公圣地亚哥,是一个英勇奋战的失败者。他在大海上与厄运顽强搏斗,最后的战利品却是一副残剩的鱼骨,这种以失败而告终的结局将悲剧色彩推向高潮。悲剧艺术,实际上就是拿被毁灭的美给人看,美的规律就此产生,因而其感染力是强烈的、长久的。然而,圣地亚哥的自信、勇气、力量和尊严震撼人心、催人奋进,崇高美由此产生。悲剧通过丑对美的暂时的压倒,强烈地展示了美的最终的必然的胜利。《老人与海》特殊审美魅力就在于由悲剧美超越到了崇高美。  相似文献   

11.
张承志是位理想主义者,追求理想与真理,是其创作的重要主题。内蒙古草原则是承载他乌托邦之梦的第一块大陆。《黑骏马》通过对母亲对草原的礼赞,让我们理解了草原的生存法则,草原母亲的博大胸襟和守护自己精神家园的顽强毅力,而这也是张承志面对失落的现代文明后的精神皈依。本文将从母亲的角度分析草原女性形象,理解张承志对草原母亲的崇拜热爱。  相似文献   

12.
杜甫的《登高》,被认为是"古今七律第一",历代评论家都从章法、句法、字法、思想内容等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本文从景和情的关系角度,对此诗展开分析,借以体味杜诗的苍凉悲壮之美。  相似文献   

13.
中国女性的诗歌作品有一定的传承性和相似性,同时也从多方面表现出差异性,在女性特有的爱情意识、生命主体意识觉醒的前提下,当代女性对传统文化精神、审美理想接受的过程中,体现出了新的面貌.女性诗歌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某些具体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思想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她们对诗、对生活体悟深深地融入了她们的诗中,她们更多地关注内心世界的语言表达、主体的意义和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张承志用强势的男性叙事,创造出被传统规约了的女性范型:抚慰心灵的母亲,诗意栖身的美丽婉顺的女性,折射着男性灵光的圣女。这些被传统规约了的女性范型,透视出张承志对传统的儒家伦理规范下的女性观的认同和沿袭。  相似文献   

15.
中国女性的诗歌作品有一定的传承性和相似性,同时也从多方面表现出差异性,在女性特有的爱情意识、生命主体意识觉醒的前提下,当代女性对传统文化精神、审美理想接受的过程中,体现出了新的面貌。女性诗歌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某些具体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思想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她们对诗、对生活体悟深深地融入了她们的诗中,她们更多地关注内心世界的语言表达、主体的意义和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王海鸽在《中国式离婚》中塑造了林母、林小枫、肖莉、娟子四位女性形象,通过她们对各自婚姻所持的不同的态度来展现老、中、青三代女性的婚姻状况及各自所面临的危机.从林母对传统爱情的坚守到林小枫在现代爱情中的自我迷失,再到娟子对唯美爱情的追求以及肖莉独立意识的觉醒,本文以她们为一个缩影,谈谈伴随着社会发展女性主体意识不断觉醒的过程及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黑骏马》以古朴的民歌《黑骏马》为依托,通过对白音宝力格和索米娅爱情悲剧的表述,展示了一部古老草原世世代代生活史以及它和现代文明的一些冲突。《黑骏马》中所体现的民族文化自省意识是极为可贵的。正是这种超越功利目的的历史文化民族传统的反省显示了知青/寻根文学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18.
土地意象折射的苦难母题和太阳意象折射的理想母题体现了艾青诗歌独特的审美价值,也奠定了艾青在现代诗歌史上无法取代的位置。如果说太阳意象寄寓了诗人对理想和光明的追求和向往,那么土地意象则体现了诗人对民族和人民现实苦难的深厚体认并寄寓其对苦难民族和人民的深沉挚爱。由苦难滋生的沉郁和悲壮以及独特的生命本体的悲剧体验正是以《手推车》为代表的艾青诗歌的审美意蕴所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生态视角解读张承志草原生态小说《黑骏马》。通过主人公白音宝力格对蒙古草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疏离与多年之后的回归和感悟,反映出蒙古草原文化崇尚的生态整体主义和天人合一的思想,折射出作者对蒙古族生态文明的深沉怀念。  相似文献   

20.
谢家禄 《文教资料》2008,(28):166-168
"母亲"是张承志小说描写的中心.借助于"母亲"这一主题写出了一系列草原小说,张承志塑造了一系列勤劳、善良、仁义而坚强的母亲形象.更由于张承志自身独特的气质及对"母亲"浓郁的感激之情,造就了张承志"母亲--人民"的文学创作精神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