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工科学生是国家未来科技发展的主力军,是技术创新的带头人。国家的发展、科学的进步需要技术的创新,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决定了未来技术的创新能力,因此,高校要大力培养工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本文中笔者基于此对高校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对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家的发展、科学的进步需要技术的创新,高校工科学生是国家未来科技发展的主力军,是技术创新的带头人,其创新能力决定了国家未来技术的创新能力。因此,高校要大力培养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其次,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莽;同时应改革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方式,树立现代学生观,全方位地为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下,我国高校工科毕业生在工作中将会越来越多地面临与全球工科毕业生的竞争。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创新能力是竞争的资本。工程师是否具备工程创新能力,则是影响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国外相比,我国高等教育普遍重科学知识传授,轻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本文将介绍北京科技大学与美国国际教育联盟联合开设的工程类网络实时国际化课程,以期引入国际化理念和方式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采用开设网络实时国际化课程,以课程讲授和项目设计指导的方式,使学生直接接受国际跨国企业资深工程师的指导,让更多工科学生获得海外工程师执业知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机会。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石,没有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问题意识的缺乏,创新精神的匮乏创造能力低下,在我国是不争的事实,它是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产物。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课程教学改革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必须围绕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来进行。创新能力是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素质。工科数学教学在高等学校特别是理工类高校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工科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环节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对于工科学生来说,创新能力至关重要。首先总结了传统教育模式在工科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然后分别从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所必需的基本个人素质和给学生提供不断增长创新才能的氛围两方面,提出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最后,给出了一些本教学团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7.
职业技能&创新能力是工科学生质量培养的重要指标,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整体水平与质量。本文针对工科学生职业技能&创新能力培养与实验教学关系的问题展开讨论,深入分析了当前国内工科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以人为本,多方面、全方位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激发教师、学生参与实验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与热情,以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职业技能创新能力是工科学生质量培养的重要指标,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整体水平与质量。本文针对工科学生职业技能创新能力培养与实验教学关系的问题展开讨论,深入分析了当前国内工科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以人为本,多方面、全方位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激发教师、学生参与实验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与热情,以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工科专业教学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必修的最后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分析目前高等学校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如何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加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了适合普通高校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基于开放实验室平台提高工科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实验室平台建设是提高工科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本文以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为例,提出了开放实验室的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利用开放实验室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更好地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工科学生走进实验室,对培养工科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指出:“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因此,我们必须彻底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高度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个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结合电气类课程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几点探讨.  相似文献   

12.
黄裕 《中学教学参考》2010,(23):120-121
创新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性质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即在合格的高中毕业生中通过高考选拔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其中的“智”就是一个学生创新能力的潜在体现。  相似文献   

13.
地方工科院校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创新能力是形成高校教育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随教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地方工科院校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工科院校委提升创新能力,必须从自身的办学特点出发,重视科研,发展科技产业,逐步构建地方工科院校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技术创新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的教师和技长管理的科技企业家队伍;推动学校的管理制度创新,培养创新型的领手和管理者队伍;开辟利用教育市场,拓宽社会服务面,增加教育发展途径;进行文化创新,构建与创新时代相适应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4.
开放实验教学是近年来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新举措,也是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对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尤其是工科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搭建开放实验教学科技创新平台,能促进高校实验教学的改革,对培养工科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工程适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般高等工科院校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专门人才 ,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关注的热点。我国一般高等工科院校的数量及在校生规模在高等学校占有较大的份额 ,由于生源状况、办学历史、人文环境、师资结构、硬件设备等客观因素 ,一般工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与重点高校有所区别 ,是在培养工程技术型人才的基础上 ,培养少量的工程科学型人才。但就在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方面和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 ,如何缩小与重点高校之间的差距 ,构建适应国情、校情的创新教育模式 ,是一般工科院校面对的跨世纪的命题。所谓创新教育 ,是指以培养…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与实践教学创新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创新教育是指对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创新精神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不墨守成规,敢于怀疑、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创新能力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素质教育是对学生责任心、进取心和自信心的培养,即创新人格的培养。这三方面的培养是融会贯通、相互促进的。毫无疑问,高等教育在实施创新教育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责任。近些年来,实施创新教育已成为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目标,它涉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方  相似文献   

17.
工程性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也是国际工程教育的未来方向。本文针对中国高校工程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更新工程教育理念、建构完善的工科课程体系、提高工科教师的工程素养、加强工科学生工程和创新能力培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问:今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有什么新特点? 答:根据去年十二月中央工作会议精神,1981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要认真执行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首先要千方百计完成27万的招生计划,同时要稳步地继续改革招生制度。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教育很关心,一再强调教育是短线,要发展。我国高等学校招生人数,同经济建设相比,很不适应。在调整时期要继续发展教育事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还关系到社  相似文献   

19.
刘艳 《广西教育》2011,(18):58-59,77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重要形式,本文分析了影响当前高校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有效开展的主要原因,针对工科学生特点,提出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工科大学生中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吴薇 《文学教育(上)》2010,(19):130-131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大政方针,它是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共同要求,就是特别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我们特别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一要求无疑体现了不同于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特征。本文试对高等院校师范专业素质教育进行一些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