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一册基本篇目教学卡片安徽莫家泉《雨中登泰山》-、内容要点:登山缘起感情变化水声吸引躲雨进祠登上正路入洞休息登山苦趣雨后奇景下山见闻二、叠词妙用:匆匆偏偏勃勃嶙嶙洋洋轻轻往往栩栩潺潺訇訇光光森森明明淙淙窄窄往往岩岩忽忽秃秃茫茫淅淅沥沥上上下下滴滴影影...  相似文献   

2.
现行高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一册《雨中登泰山》一文第五段写道:“泉水和雨水混在一起,顺着斜坡,流进山洞,潺潺的水声变成訇訇的雷鸣。”这里的“山洞”应为“山涧”。两者虽仅一字之差,但事物迥异。凡游过泰山的人都知道,泰山沟壑众多,雨中自然涧流倍增。若论及山洞,则是寥寥。这里刚“山涧”,既合实情,用同又准。笔者又查阅了《散文特写选》(1959—1961)文集,更得到了确认。 又,高中语文第二册《琐忆》一文,在鲁迅讥讽国民党一个地方官僚假道学这部分内容中,有“我们已  相似文献   

3.
李健吾先生的《雨中登泰山》是高中课文中的名篇 ,也是游记中的佳作。我们如果认真地去品味课文中的每一句、每一段 ,咀嚼鉴赏 ,便会有美不胜收之感 ,读起课文来也就“如饮醇酒 ,其味无穷 ,久而弥笃”。《雨中登泰山》之美 ,美在自然 ,美在人文 ,美在思想 ,美在结构 ,美在语言。一、自然秀美。文章描写了雨中泰山别具情趣的景物 :虎山水库闪光的黄锦———色彩美 ;二天门潺潺的水声和訇訇的雷鸣———声响美 ;远望如白蟒匍匐于山峡当中、近看似长梯搭在南天门口的紧十八盘———形状美 ;“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姿态美 ;“荡胸生层云”…  相似文献   

4.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教材中有两处断句,笔者不敢苟同。其一,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中:“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依此断句,闻的宾语即为“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  相似文献   

5.
翻开课本你就会发现,文本是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万籁有声,声声入耳。古今文人,妙笔生花,描声绘音,历历在“耳”,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音。拟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如“咩咩”的羊叫声,“哞哞”的牛叫声,“淅淅沥沥”的小雨声,“潺潺”的溪水流动声。在古今诗文中,拟声词在模拟声音之中,还蕴藏着丰富的意蕴。  相似文献   

6.
绘声例说     
高明的作家在创作中不仅能捕捉到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而且能借助声音渲染环境,表现主题。描绘声音的方法常见的有以下三种。一、运用拟声词描摹声音如春雨“沙沙”,泉水“丁东”,流水“潺潺”,蜜蜂“嗡嗡”,小鸟“叽叽”。即使同是写人的笑声,因人的年龄、性别、性格等的不同,有时用“哈哈”,有时用“嘿嘿”,有时用“格格”。拟声词选得好,拟声的效果就佳。例①: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咿咿呀呀的唱。(鲁迅《社戏》)作者用拟声词“咿咿呀呀”表示所唱的内容,可见唱词的枯燥单调…  相似文献   

7.
形象性的语言,是作家用来创造形象,绘景状物的工具,是读者感受作品中所描写的一切,并进行形象再创造的媒介。《野景偶拾》是一篇十分优美的写景散文,作者运用形象性的语言描绘了漳河岸边的山野风光,绘声绘色,形象可掬,富有诗的意境,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美感。这篇散文在运用形象性语言描绘自然景色方面很有特色。一、运用叠字,加强形象化程度。如文中用“潺潺”来模仿小河水流的清彻声响,同时也体现了河水流动的轻缓情状。又把拟声词“窸窣”叠用为“窸窸窣窣”来强化野兔跑过触动高梁杆所发出的声音,使这种声响更加真切。“潺潺”和“窸窸窣窣”这两个拟声词,看似平常,但在整个语境中却是显得那样的不一般,它们是以声衬幽,化动为静,静中藏动。使宁静的山谷  相似文献   

8.
拟声词是指摹拟事物声音的词。有多音节拟声词、双音节拟声词和单音节拟声词,如“稀里哗啦”、“丁当”、“轰”等。单音节拟声词常常用叠音来拟声,叫叠音拟声词,它的重叠成分只拟音而不单独表义,几个相同的音节合起来摹拟一种声音,因而只是一个词,如“哗哗”、“当当”、“叽叽喳喳”。  相似文献   

9.
拟声词是通过对声音的模拟构成的,使人触“音”生“义”,具有形象生动、感染力强、易于诵读、便于记忆的特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适当利用拟声词的特点,可使词汇的教与学方式多样、生动灵活。大学英语词汇中拟声词可分为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10.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这是北宋杰出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开篇的几句话。但  相似文献   

11.
AB式拟声词及其重叠形式的多角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式拟声词中叠韵词较多,第二个音节声母为“1”的也较多,后者可能与古代汉语的复辅音有关。这类词通过不同的方式时现实世界的声音进行模拟。AB式及其不同重叠形式的拟声词表示的语法意义不同。这类词作状语时,在组配方面受到拟声词形式和VP组成成分的双重限制。这类拟声词后加“地”与否表现出不同的语法意义。是否加“地”与拟声词的形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让泉也.”这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的一句.不知何故,在清人编的《古文观止》和今人编的大多数文选中都把“让泉也”改为“酿泉也”.统编教材初中语文第五册中也作“酿泉也”.对于这种改动,笔者有不同看法。“让泉也”还是“酿泉也”这个问题历来就有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3.
从意义和功能看拟声词的归类安徽师大中文系杨树森《中学教学语法系统(试用)》(以下简称《系统》)在同类中增加了一类拟声词,这是完全必要的,因为像“丁冬”、“轰隆隆”、“乒乒乓乓”等在日常语言中大量运用的词,很难并入其他词类。但是,《系统》把拟声词列为虚...  相似文献   

14.
在汉语中,用来摹拟声音的词叫象声词。如“轰隆”,“当嘟”,“哗啦”等.运用象声词,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富于真实感,所以多用于小说、相声和故事中.英语中也有许多象声词,也就是这里要说的拟声词.拟声词并没有在英语十大词类中单独列为一类,这是因为英语中的拟声词大多作动词、名词或动词派生词,如分词、不定式、动名词等使用,因此不单独列为一类词.  相似文献   

15.
象声词,又名拟声词、摹声词,顾名思义,它乃是一种模仿、描绘人或事物声音的词。有的语法书,在谈词的分类时,未涉及它;有的语法书,如《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将它列入叹词,而安师大中文系编的《现代汉语》将“拟声词”作为一类,称它为特殊的虚词,并把它分为“摹拟人的声音的拟声词”——叹词,“摹拟事物声音的拟声词”——象声词。看来,也是将象声词(拟声词)归入叹词。  相似文献   

16.
关于拟声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40年代以前,我国语法学界一直没有注意到拟声词。最早注意拟声词的是《语法修辞讲话》和《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它们都把它归入“象声词”。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和黎锦熙、刘世儒的《汉语语法教材》,都把拟声词归入叹词,因为叹词和拟声词都是“象声的”。然而,叹词与拟声词无论从表达的内容上,还是从分布和功能上看,都是有区别的。有人把拟声词列为形容词的一种,但事实上两者存在明显的区别。拟声词的虚实问题,在语法学界仍存在着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7.
初中《汉语知识》短文,把拟声词单划一类,归入虚词,既不甚妥当,也无大必要。首先,划归虚词,很难讲通。《汉语知识》实词一节中指出,实词有三个特点:一是“表示实在的意义”;二是“能够作短语或者句子的成分”;三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独立成为句子”。这三个特点,拟声词是一一具备的。先说“表示实在的意义”。《汉语知识》给拟声词下的定义是:“拟声词是模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声音,可以听得到,大的声音引起的震动,人们还能感觉到,乐音和噪音还  相似文献   

18.
学用拟声词     
拟声词就是模拟事物声音的词,也叫象声词。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我们通常用在口语或作文中的拟声词,比如“滴答、哗啦、轰、呼哧”等;另一类是《现代汉语词典》中标注的书面语,比如“狺(yín)狺、珑玲”等。恰当地使用拟声词,可以使你描写的事物更形象生动、有声有色、栩栩如生。就说描写动物吧,“小猫叫着跑来了”和“小猫喵喵地叫着跑来了”哪句更生动呢?当然是后  相似文献   

19.
北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因其景美、辞美、情真、趣浓而千古传诵,令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青山翠谷之间赏其景秀。放眼望去,有全景,群山环绕滁州古城,诸峰青翠幽深,草丰树茂;有特写,琅琊山“蔚然而深秀”,醉翁亭“翼然临于泉上”,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模糊到清晰,读书的人就与写文的人融合到一起去了。有声,山道盘旋,耳边水声潺潺作伴,哪儿还有疲劳?一个北“渐”字写尽水声由隐约到澎湃的变化和游客急欲一睹芳容的渴望;有形,一个“泻”字,赋予了水“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情,暗喻了游客“山行六七里”之后见到如烟似雨、如龙似蛟的山瀑时的…  相似文献   

20.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在《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的基础上多划分了一个词类——拟声词,并下了定义:摹拟事物的声音。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268页的《汉语知识》中,对拟声词下的定义却是:“拟声词是模拟人或事物的声音的词。”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准确更严密呢?我以为,初中语文教材上的定义欠妥,“模拟人……的声音”这种说法很费解,并容易使人把拟声词与叹词相混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