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古人读书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相似文献   

2.
古人春睡诗     
春日渐长,气温逐渐升高,人们会产生一种昏然欲睡的春困现象。杜甫诗:“二月饶睡昏昏然,不独夜短昼分眠。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白居易《春寝》诗:“何处春暄来,微和生血气。气薰肌骨畅,东窗一昏睡。”说明春困的原因和气候密切相关。古代诗人爱好春睡,并且笔之于诗。宋葛天民《春晚》诗:“向晚一鸠鸣,道人春睡足。无处写幽怀,巡檐数修竹。”明诸葛鲸诗:“春树纵横绕白沙,清溪流出几人家。自嫌睡起浑无事,且向空庭扫落花。”写睡起之后的情景,悠然怡然充满恬淡闲适之趣。唐朝诗人李建勋,放弃踏青寻芳,宁愿睡眠。他的《清明日》诗…  相似文献   

3.
在诗的构思和语言方面,常见有雷同者。其中有的是作者有意识偷用或抄袭,而且花样很多。唐代诗人皎然在《诗式》里曾提出诗有“三偷”:一曰“偷语”,类似现代的文字剽窃,原文照抄,他认为此法最笨;二曰“偷意”,类似现代的套用别人构思和创意,即把原作的立意搬过来;三曰“偷势”,势,一般指作品的法式和根基,他认为此法最不露痕迹。  相似文献   

4.
贿赂历来就被正直的人们所厌弃。北宋王安石当宰相时,有位地方官为投其所好,送来一块砚石,并当面夸耀说:“此玉呵之得水!”王安石一口拒绝,并笑吟:“纵得一担水,又能值几何?”明代主考官李汰到福建主持科举考试,一天夜里,有几个才疏学浅的腐儒,妄图以黄金向李汰买得“金榜题名”。李汰愤然拒纳,并挥毫作诗一首:“义利源头识颇真,黄金难换腐儒贫。莫言暮晚无知音,帕塞乾坤有鬼神。”明朝永乐年间,朝官巡按吴纳从贵州巡察回京,贵州三司派人追送黄金百两,他挥毫在礼盒上题诗曰:“肃肃行李向东还,要过前途最险滩。若有赃私并士物,任教沉在碧波间…  相似文献   

5.
弄潮,中国古代水上运动,即逆海潮泅渡。起源于春秋时,初盛于山东,汉代以后盛于浙江、江苏等地,唐宋为鼎盛时期。北宋·苏辙《竞渡》诗曰:"不老不知招屈恨,少年争作弄潮游"。又称"弄涛"。宋·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五·浙江注》曰:"每年八月十八日,数百里士女共观,舟人渔子沂涛触浪,谓之弄涛"。  相似文献   

6.
书眉 《教师博览》2007,(7):55-55
在我国历史上,一些善于养生的文人墨客,常把养生之道寓于诗联之中。这些诗联集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实为不可多得的珍品。如能常读多记并身体力行,则对身心大有益处。"食唯半饱无兼时,酒至三分莫过频。"这是《寿世保元》中所载一首七律中的两句。其意是告诫人们要限制饮食,不宜过饱,更不能暴食。可适量饮酒,但杜绝酗酒。"爽口物多终作疾,快心事过必为殃。知君病  相似文献   

7.
记得20年前舞台上流行”三句半”节目,由甲乙丙三人各念一句话,由丁念最后半句。下里巴人,滑稽可笑,尤其是丁念的最后“半句”,可谓“点睛”之笔吧!偶尔翻阅古今笑话集《笑笑录》,发现古代也有“三句半”诗。元末张士诚在江浙举义建国,  相似文献   

8.
数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但数字又是现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吟诗填词也不例外。一部《唐诗三百首》,含有数字的诗就有130多首!更有那以数字为经纬编织成的爱情诗篇,把诗词打扮得千姿百态,高雅风趣,更具迷人魅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诗词大会》《一站到底》,提起这两个综艺节目,你第一反应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能想起关键词——限时答题.紧张刺激的限时答题游戏,总是让观众的心跟着"滴滴"作响的倒计时提了起来——选手能答对吗? 虽然没有抢答器,但在古代,这样的限时游戏同样存在,而且古人玩起限时游戏,比现代人更风雅!不信?且看"诗钟".  相似文献   

10.
纵观历朝历代所作诗词,酬答的、应制的、抒情的、咏物的等等,可就是不见古人写给他们父母的诗词,这是为什么?按照古代礼仪,父子不能比肩,同桌吃饭还要讲方位,作为短篇小制的诗歌,子女赠给父母一首,是不合乎礼法的。因此,潘岳写了很多悼亡诗,只是悼念他的妻子。欧阳修想祭奠他的母亲,更是不能用诗表达,只是写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诗词大会》《一站到底》,提起这两个综艺节目,你第一反应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能想起关键词——限时答题。紧张刺激的限时答题游戏,总是让观众的心跟着"滴滴"作响的倒计时提了起来——选手能答对吗?虽然没有抢答器,但在古代,这样的限时游戏同样存在,而且古人玩起限时游戏,比现代人更风雅!不信?且看"诗钟"。  相似文献   

12.
<正>与咏史诗并行不悖,且有着相似抒情轨迹、有时甚至可以等量齐观的一种诗歌,是怀古诗。说起怀古诗,我便想起李白《把酒问月》中的句子: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相似文献   

13.
中国向来号称“诗国”,中国文化又以倡“经世致用”的儒家学说为主流。所以诗歌创作和赏评向来被融入了厚重的政治伦理内容。创作不必说,即以解诗而言,汉儒将《诗三百》奉为经典,一首爱情诗《关雎》却能生发出言“后妃之德也”的伦理教化之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以诗言志,借诗载道,把诗歌看作“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工具,乃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和鉴赏的主流。 然而诗歌毕竟是一种文学体裁,它有着鲜明的愉悦性情的特征。在深谙诗道的封建文人心目中,诗歌  相似文献   

14.
赤壁,这片壮丽的山河注定要在中国历史、文学史上名噪千古。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与刘备联军败曹操于此。赤壁何指,说法不一。一说即今湖北武昌县赤矶山,与纱帽山隔江相对。北魏郦道元《水经·江水注》:“江水左径百人山(今汉阳县南纱帽山)南,右径赤壁山北,昔周瑜与  相似文献   

15.
一、把握关键字词,彰显求异思维之妙无论古代诗词,还是现代诗歌.都特别讲究练字,古人有吟成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之说.人们常提及的宋代文学大家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字,好就好在形象生动:不仅把春风吹拂、草绿花开,一片生机蓬勃的景象描绘了出来,而且含蓄的表达出诗人对春意盎然的喜爱之情,达到了以情动人、以形象感人的艺术效果,也勾起了人们的想像与联想.又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既写出了富有可爱、热闹情趣的初春,又含蓄而不动声色地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特别喜爱之情.再如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个大字,足以体现边疆沙漠的浩瀚无边、一望无垠.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只有那黄河横贯其间,唯有长字才能表达出给人的视觉印象.所以在赏析时把握这些富有代表性的文字,会感受到诗词中作者富有创造性的思维魅力.  相似文献   

16.
古人的环保     
  相似文献   

17.
古人的身高     
古代的1尺是否就是现代的1尺,古代的1尺就等于0.333米吗?《三国演义》里,刘备身长7尺5寸,张飞身长8尺,关公更高,身长9尺。按尺与米比例换算,刘备身高2.50米,张飞身高2.66  相似文献   

18.
古人的坐姿     
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之邦。“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站如松,坐如钟”古人对坐姿颇有讲究,因为它是中华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贾谊在《新书·容经》里是这样规范坐姿的:  相似文献   

19.
古人的快乐     
舒容 《八小时以外》2013,(12):34-35
忧患并“乐活”着凡有点儿文化的中国人,没有不知道《岳阳楼记》的——中学课本里有。因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从北宋一直流传到现在,成为许多入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20.
<正>又一个新年来到了。新年总会带来某些新的气象或变化,因而人们大多会对新的一年寄寓某种新的希望或期盼。但就辞旧迎新而言,每年却都是些例行的常规动作,年年如此,几乎千篇一律,很少变化。本文拟略说古人辞旧迎新的一些传统习俗。“新年”始于哪一天“新年”是从哪一天开始的?我们先来厘清两个与之相关的时间节点:“元旦”和“春节”。新年如今有两个基本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