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悬念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技巧。在化学教学中设置悬念 ,就是对一些正在研究、发展中的问题 ,教师不匆忙作出结论 ,而是创设一个悬而未决的教学环境 ,叫学生欲答不能 ,欲罢不忍 ,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求、考虑、推断、发现”。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化学教学中设置悬念的方法和体会。一、化学教学中设置悬念的类型1.激发兴趣型悬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的成功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法是否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例如 ,讲授“常见的化肥”一节时 ,笔者用悬念导入新课。“一农家的碳酸氢铵化肥被…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教学怎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呢?我常用的“法宝”有两个,一是巧设悬念,一是激发情趣。教师要善于从课文内容中引出一些故事情节来设置悬念,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NoisesInTheNight》一文时,我将故事梗概告诉学生...  相似文献   

3.
妙语圆桌     
名人的幽默最好的一面希区柯克是世界著名的电影导演,被称为悬念大师。一次他请一位大明星担任他导演的一部影片的主角,这位美人对自己的形象很重视。在影片拍摄前,她一再对希区柯克说:“务必从我的最好的一面来拍,您一定得考虑到我的这一恳求。”“很抱歉”,希区柯克大声说:“我做不到!希望你不要再提什么恳求!”“为什么?”大明星不解地问。“因为我无法拍你最好的一面,你把它压在椅子上了!”希区柯克以他冷峻的幽默教训了这位大明星。请拿证件给我看看一天,年迈的伏尔泰因病住院,亲朋好友得知后纷纷前来探望。“谁派你来的?”伏尔泰睁开…  相似文献   

4.
一、运用“悬念”设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适当将一些史实故事化,并在各个教学环节巧妙地运用设置“悬念”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导入新课时,要有“悬念”。俗话说:一堂好课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开头。在这时设置悬念,就成为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提高学生40分钟教  相似文献   

5.
教育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知识的特点和内在联系,人为地创设悬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积极地感知学习内容,深化思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接受和理解能力,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悬念,尤如一剂“催化剂”和“调味剂”,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主动参与的需求,产生主动探究的行为.悬念设置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笔者的实践策略是:新课导入时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激发求知欲;教学重点、难点处设置悬念,促进理解,拓宽思维;课堂出现“冷场”时设置悬念,调节气氛,活跃课堂;教学结束时设置悬念,课尽意未尽,思不止.  相似文献   

7.
《枣核》     
角度之一:三设悬念。文章落笔触题,写一位远在大洋彼岸的同窗老友慎重其事、万里迢迢索枣棱。“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这是第一个悬念;相离近五十载的老友在异国重逢,“他乡遇故知”,本该有一番亲热,可老友一见面就殷切地问:“带来了吗?”尔后,把枣核“托在掌心,象比珍珠玛瑙还贵重”。视核胜宝、作什么用途?朋友则“故弄玄虚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了”又没悬念;至此,作者宕开一笔作了环境描写,民族感情溢于育表:“家庭事业都如意,可我心里总象缺点什么”,为揭示枣核的深刻意义再设悬念。踏访后花园后,老友感情良深地说:“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近来总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为寄托思乡之情,所以想在异国的土地上种上  相似文献   

8.
徐鹏 《焦作大学学报》2009,23(3):13-14,26
戏剧的情节结构中必须设置“悬念”,这是因为:现实生活中充满着“悬念”,戏剧与“悬念”具有相互的牵制性,同时也是为了满足读者或观众审美心理的需要。因此可以这样说,古今中外的戏剧创作都无法避开“悬念”这一戏剧创作的中心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新闻标题开始大胆地运用“悬念”,这一技巧的表达,大体上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利用“互相矛盾”的现象。制造标题的悬念。二是运用违反常理的手法,采用逆向思维,制造悬念。三是借“映衬”,制造悬念。四是利用比喻、比拟修辞手法,制造悬念。  相似文献   

10.
电影界有个“悬念大师”希区柯克,他擅长将那些日常生活故事安排得出人意料,给人以强烈的悬念感。教学上也需要创设悬念。悬念教学法就是教师将教学处理得平中见奇,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关切和渴求心情。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的强刺激,能够引起学习的兴趣,调动思维的积极性,激发求知的欲望。我在地理教学中进行了悬念教学法的一些尝试。故布疑阵,引起悬念。一堂课,首先要善始,从一开始,就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引起学习兴趣。悬念教学法不失为一种好的课堂引入法。我常常采用讲述和提问,创设意境,引起悬念。教学《黄河》,进堂后,我一句话也没说,全班同学注视着我在黑板的右上方面出中国地图,画出黄河。我指着黑板草图问学生。刚才我画的什么?学生答:黄河。又问:你怎么知道是黄河?学生回答:“几”字形,像黄河。这时,我抓住时机提问:你知道黄河是一条什么样的河  相似文献   

11.
文学创作中,有一种被称之为“逼人期待”的技巧——悬念。这种悬念技巧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引入教学中,以唤起学生的兴趣。(一)充分运用和突出教材本身的悬念因素。如《记一辆纺车》开头那一段后,便可以告诉学生,这个开头的“想起它”重复出现,其目的就是造成悬念:这究竟是一辆怎样的纺车?为什么如此值得思念?这样一讲,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到这一问题上。(二)提炼和选择一个富有感召力的故事情节,作为开讲的  相似文献   

12.
名人的幽默     
希区柯克是世界著名的电影导演,被称为悬念大师。有一次,他请一个女演员担任一部影片的主角。女演员十分看重自己的美貌,在拍摄之前,她一再对希区柯克说:“请务必把我最好的一面拍出来,您一定得考虑到我的这一恳求。”“很抱歉。”希区柯克大声说:“我做不到!希望你不要再提什么恳求!”“为什么?”女演员不解地问。“因为我无法拍你最好的一面。你已经把它压在椅子上了!”  相似文献   

13.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境,正是关于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教学艺术。一、创设悬念情境悬念设置于课头,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产生非知不可之感;悬念设置于课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悬念  相似文献   

14.
推理类系列剧是电视系列剧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兼具“系列剧”与“类型片”的特点。此类系列剧由多个独立的单元事件组成,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悬念”构造影片的整个框架,我们通常所说的侦探剧、涉案剧、刑侦剧都归属于这一范畴。要想结构好一部推理类系列剧,悬念构置十分必要。本文拟从“悬念”构成概念入手,谈谈推理类系列剧中总悬念的设置方法。  相似文献   

15.
毛宗岗说:“文章之妙,妙在猜不着。”这“猜不着”的含义就是情节起伏、构思奇妙。那么,记叙类文章掀起情节波澜的方法有哪些呢? 一巧设悬念,扣人心弦。悬念是作者在文中预先设置的能引起读者兴味、关切、焦虑并急欲知道底细的情境,俗称“扣子”“关子”。简言之,悬念就是让你的心悬起来。先看一则名为《四封电报》的美国故事: “伊莉薇娜的弟弟佛莱特和她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猎。不久,她收到弟弟的电报:‘巴布猎狮身亡。’伊莉薇娜悲不自胜,回电:‘运其尸回家。’三  相似文献   

16.
教学“悬念”是指导课堂教学中,创设具有科学性、新颖性,足以引起学生探索活动的各种疑问。教师千方百计设置悬念,它以疑问、矛盾、问题的形式作为思维的“启发剂”,鼓励学生放开思路,大胆探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导课时设置“悬念”在数学教学中,用“悬念”设计新课导入,使精彩的导入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如在教学“添项法分解因式”时,教师先提问学生:如何把多项式x4+x2+1因式分解,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未果,心理处于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进取状态。此时教师先让学生分解因式x6-1,结果得…  相似文献   

17.
悬念     
悬念 ,注视着这个标题 ,我的大脑开始运转 ,什么是悬念 ?不知道。一大堆与“悬念”有瓜葛的词同时涌进我的大脑 ,把脑叶上的每一个沟壑都填得满满的。但我仍没能从它们中间觅得一个可以确切解释“悬念”的。为了将作文进行到底 ,我翻开 2 2 15页厚的《辞海》 ,在 15 93页的右下角找到了它的解释 ,第一个是戏剧、电影中的名词 ,是导演们喜用的拍片手法 ,能带来大量的票房收入 ,这可能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悬念。但它好像不能用来涵盖“悬念”的全部 ,让我不能用这个意思来解释“悬念”这个词。再看第二个解释 :“挂念”。这更让我无法接受了。…  相似文献   

18.
悬念能引发学生的期待心理,使教学内容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悬念可在教学的任何环节设置。悬念的创设是用演示实验揭示某一物理现象跟学生原有的知识冲突,使学生形成“愤悱感”或“悬念感”。如教学大气压前可做演示实验:取大一点的试管、内套一小试管,将管口朝下,小试管由大试管内倒出:倒出小试管后,在大试管内装上水,将小试管放进大试管内的适当位置,然后将试管翻转,管口朝下,这  相似文献   

19.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境,正是关于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教学艺术一、创设悬念情境悬念设置于课头,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产生非知不可之感;悬念设置于课尾,则具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魅力。一般说来,课中不宜设置悬念。如讲运用对数进行计算时,我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一张0.083毫米厚的纸,对折3次后,高度不足1毫米,若对折50次,估计会有多高?学生各自估计后,再告诉他们:它的高度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篇构思巧妙的微型小说。作者通过对一“烈女”的描写,表现了世人对腐败行为的憎恨,以及为惩治腐败表现出来的壮烈之举。小说的一开头就为读者设置了一种氛围:壮烈而悲愤。也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的悬念:“她”为什么会壮怀激烈的死去呢?难道这么大的世界竟容不下一个小小的她吗?接着笔锋一转,又说“她”又“悄悄回来了”,这实际上又给读者设置了一个新的悬念,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