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课文重难点确定与突破[重难点确定]根据大纲精神,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的原则,初中语文第五册的文言文开始集中编排,主要是强调熟读和背诵。即要求用朗读的方法,反复熟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直到烂熟于胸。本单元所选文言课文,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可读性很强,易记易诵。因此,单元提示要求“首先要认真的朗读,做到字音正确,停顿恰当,语气明显;然后在粗知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练习达到成诵”。同时“学习文言文,要注意积累一定数量的古代语汇,也要知道一些常见虚词的基本用法”。《〈孟子〉二章》这篇课文中,还有…  相似文献   

2.
《孟子》二章,节选自《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孟轲和他的弟子万章等人合著的。是一部记载孟轲的政治主张、哲学理论等的散文著作。孟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约生于公元前三八五年,卒于公元前三○四年。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是孔子以后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法先王,施仁政,行王道,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反对横征暴敛和不义之战。他重视教育和环境对人的影响和作用。他说:“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教人注意存心养性,深造自得,“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些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他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其思想基本属于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这些,都是应该扬弃的。孟轲的文章,气势磅礴,语言流畅,持论说理雄辩有力,又善于运用排比、比喻、夸张手法,故说服力强,对我国散文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3月28日至30日,在扬州瘦西湖畔,"首届全国道德与法治品位课堂观摩及研讨会"如期举行。名家荟萃,三位特级教师(王卫华、许冬红、王有鹏)以"公平正义的守护"为题,各展身手,激扬道德与法治课堂。一、异构同课:精彩相同依旧1.聚焦热点,引领价值正能量热点事件、热点话题始终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无法回避的焦点,也是现实生活和课堂教学的融合点,运用得当,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本课内容同法律案件联系紧密,三位教师都将当下热点案件引进课堂。王卫华老师选用"聂树斌案",意在阐明:正义虽然迟到,但终究没有缺席;时代在发展,我国司法建设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本文应有三个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学习观点和材料紧密结合,层层深入进行论证的写作技巧; 2、帮助学生理解“于”、“之”、“以”等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以及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3、教育学生认识“道”的得失,人心的向背是战争胜负和一切事情成败的决定因素;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物都是在艰苦磨炼中造就出来的。同时扬  相似文献   

5.
陈尚Ming 《语文知识》2000,(6):F003-F004
九义材《初中第五册语文》第21课《〈孟子〉二章》中的第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正文下边顺数第(20)(21)两个对文题的注释为:(20)[生于忧患]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21)[死于安乐]安乐享受使人委靡死亡。笔者以为这两个注释值得商榷。这是因为:①句子本身不具备  相似文献   

6.
元代戏曲《窦娥冤》与《赵氏孤儿》皆为世上一流悲剧作品。它们又异同分明:都有恶人交构其间,都表现了主人翁之意志,都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之特色。但两者取材渠道不同,主人公复仇的方式也不同。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进程中,一代代中国人用鲜血与汗水浇灌这片炙热的土地,开出奋斗、担当、爱国、守法的红色之花。艰苦奋斗是一种信仰,所以我们乐于吃苦;责任担当是一种信仰,因此我们挺身而出;热爱祖国是一种信仰,于是我们敢于牺牲;遵纪守法是一种信仰,因而我们坚守底线。将这些红色故事引入课堂,将坚定的信仰信念熔铸于青年学生血脉之中,是思政课立德树人、培育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一、“故不为苟得也。”课本注;“[苟得]苟且有得。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笔者认为,上文是就“所欲”方面以“生”和“义”作对比来说明“舍生取义”这个道理的,所以“苟得”应注为“苟且得到生命(之事)”。二、“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课本对其中的“是故”未注,其他资料多作“所以”。其实,此“是故”是承上文解说原因的(上文先讲了结果),相当于“这是因为”。“是”,此,这,指代上文。“故”,因为。三、“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课本对“由是”未注,《教参》解作“在这个问题上”。笔者认为“由是”应注作“靠这种手段”。“由”,介词,以,用,靠。  相似文献   

9.
《鱼我所欲也》这是孟子文章中一篇比较长的专题议论文字.自学本文,可按以下步骤进行:一、找出中心论点,说明孟子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提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舍生而取义”.孟子没有象写其它论说文那样,开门见三、单刀直入地直接申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而是先来了一个小小的迂回——用一个比喻说明人们在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都占有的情况下.必须择优而取之后,才提出中心论点。这样写的好处是:比喻运用得巧妙、贴切,犹如设下一个圈套,易于使人就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简短精炼的论文,观点明确、层次清楚、结构严密。精讲此文,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温故知新,理解词语1、温习加点的词,阅读课文时运用它①水村山郭酒旗风②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③断其喉,尽其肉,乃去④吾欲之南海⑥短兵相接⑦不劳  相似文献   

11.
一、读先行《〈孟子〉二章》言辞炼达 ,节奏明快 ,读起来琅琅上口 ,可读性强。文章又逻辑严密 ,非熟读不能有所会于心 ,且熟读可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能不能在课堂上读得顺畅 ,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本课教学的成功与否。因此 ,学习本课 ,熟读必先行。为达到熟读的目的 ,我们可以采用听录音、集体读、两两对读、试读、赛读等方式 ,使学生在“听读——纠错——指导——改进”的过程中 ,提高兴趣 ,达于熟诵 ,为深入学习本文打下牢固的基础。二、谈相继一般学习此类文章 ,总是学生读后 ,教师包讲。其实 ,对于难度较大的课文 ,更应预先布置学生预…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重点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 ,了解文章大意 ;从文体特点入手 ,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意思 ,理解作者表达的见解与主张。二、教学过程1 .知识链接 :本册教材第一、二、三单元的学习重点均为“联系文体特点阅读议论文”。我们学过了这三个单元的 1 5篇议论文之后 ,了解和掌握了有关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回顾这些内容 ,有助于我们学好《〈孟子〉二章》。2 .引导学生阅读课前的“阅读提示”、对课文标题的相关注释以及课后 (第 1 5 2页 )的小资料 ,了解本文作者的背景材料。3 .播放《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的教学录音 ,要求学生在听读课文的同时…  相似文献   

13.
《“孟子”二章》文字虽短,论证推理却十分严密。教学时,可抓住要点,侧重点评、分析比较,指导写作。一、简介作者孟子(前三七二——前二八九)名轲,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县)人。是孔子学说的嫡传。曾经去游说齐宣王、梁惠王,都没有成功。晚年回家和他的弟子著书,成《孟子》七篇,记录了他的思想和政治言论。孟子的思想是儒家的民本思想,所以在维护统治阶级权利的原则下,他也尖锐地揭露了不知爱民的“人君”。  相似文献   

14.
主席台上的他披红戴花电视机前的她双颊飞霞老花镜片擦了又擦是他——果真是他追回了初恋时的印象依然那样高大、潇洒  相似文献   

15.
同课异构是课堂研究的热词.不同教学方式、方法、策略、手段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通过课堂教学评议可以赢得智慧的共生.  相似文献   

16.
17.
《孟子》与《庄子》都关注个体的生存问题,并且作都意识到人类心灵具有三个层面。但是孟子着眼于在道德领域实现自我,注重于尊德性,思维是由“一”到“多”向外发散,洋溢着乾健精神;庄子则着眼于心灵的逍遥自得,思维通过摒弃感性、知性因素之“多”而内敛于“一”,显现了坤顺之性。二在中国化史上各领千秋。  相似文献   

18.
《孟子》共分七篇,二百六十章(也有分为二百六十一章或二百五十八章的)。其中篇幅较长,能够代表孟子学术思想和散文风格的,都是“具有个性的对话体的论辩文字”(胡念贻《先秦文学论集》247页)。这部分约占全书总章数的五分之二;那些由孟子个人单独发议  相似文献   

19.
一、下面句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夫(fū)环而攻之而不胜B.粟(sù)非不多也C.域(yù)民不以封疆之界D.亲戚(qī)畔之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百里奚举于市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所以动心忍性4.行拂乱其所为5.征于色,发于声6.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三、下面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B.劳其筋骨C.行拂乱其所为D.所以动心忍性四、下面句中不含通假字的—项是【】A.曾益其所不能B.衡于虑C.入则无法家拂士D.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五、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相似文献   

20.
如何指导学生背诵《孟子》中《鱼我所欲也》、《庄暴见孟子》这两章,我想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不成熟的做法。我觉得学生的正确朗读,是理解课文的基础,也是顺利背诵的先决条件,不可草草从事。因此,我在帮助学生扫除文字障碍、初步领会课文内容之后,即让学生自由朗读、默读,要求眼、口、心三到,边看边读边想,我自己则巡回听读,纠正学生读音和句读上的错误。如生字“箪、羹、蹴、蹙、旄”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