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尺水兴波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初中语文第二册有一篇小小说——《鞋》,它虽不足400字,但由于巧设悬念,尺水兴波,使读者百读不厌。 小说一开始就写到“小鞋匠在路口张望”,而且望了一个多月,他到底望谁?他为什么要望?这是第一次设置悬念,令读者急于弄明白。噢!原来他在等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可苦苦等来的不是那个大个儿,而是一个瘦瘦的军人,大个儿为什么失约?读到此处,读者不禁要问,这是第二次设置悬念。待到看到“瘦军人付了  相似文献   

2.
“文似看山不喜平”,在记叙文中,如何突破思维定势,从反常规处入手,创造出一波三折、摇曳多姿的情节,从而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呢?下面以小小说、断片小说为例,谈一点构思方法。一、巧设悬念,引人入胜既是悬念,就得让人捉摸不透,顿生疑惑,以激起读者曲径通幽的去探胜景。如峻青的《党员登记表》,在安排情节时,设置了三个悬念。先是老赵被捕,党员登记表失传,此悬念一。正当读者为这张党员登记表上的党员们的命运捏一把汗时,黄淑英找到了它并把它藏好。因叛徒告密,黄淑英的母亲被捕入狱,“登记表”又一次失传,这是第二个悬念…  相似文献   

3.
爱读金庸、吉龙小说的读者。常有欲罢不能的感觉,我本人就有这样的体会: 原想看完这一章,下一章明天再读,但扣人心弦的情节,叫人忍不住又想再读一章,直至一口气把小说读完,方知东方已白。这大概就是小说悬念的作用。小说的悬念是如何设置的?作者可以人物的命运来作线索,也可把情节安排得扑朔迷离。在这方面,金庸、古龙都是高手。  相似文献   

4.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莫泊桑的《项链》久负盛名,特别是那余味无穷的结尾,尤为人们所称誉。其实,这篇小说的隽永风格,蕴藉全篇,仅仅是小说开头第一句话中的一个“也”字,就已显露出其笔意。 “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细心的读者不由会想到:写她的美丽,为什么要加一“也”字?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美丽动人往往是姑娘们成为阔太太的资本。她“也”美丽动人,那么,她的资本将会给她带来了什么?她若不美又将如何?……可以说,小说正是从这个“也”字作开去的。 “也”字第一妙处:洞察幽微,活画出“这一个”的心理、性格。  相似文献   

5.
李阳波的《水果》实在是一篇耐人寻味、感人至深的微型小说。文章以朴实的语言叙述了发生在“我生活的这个城市里”的“一桩案子”。语言虽平淡,可那曲曲折折的情节却让人欲罢不能,那份沉沉的母爱也让人难以释怀。小说一开头就说“在我生活的这个城市里,发生了这样一桩案子”。到底是怎样的案子呢?开篇就设置了一个悬念,不由你不读下去。案子的经过叙述完了,可第二个悬念也紧跟着产生了: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这位妇女,使她能在折断手指的剧痛中仍不放弃这区区的8元5角钱呢?带着这样一个疑问,办案民警“尾随”妇女,当他看到这名妇女竟“用这8元…  相似文献   

6.
妙设悬念法     
有人写了这样一篇微型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小说虽短,却能使读者心中产生无数问号。《挺进报》中,共产党员陈然将被敌人逮捕,他“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他立刻明白了,就轻轻地关上了灯,拉开窗门,随手拿起准备好的扫帚,小心地挂在窗台下的钉子上”。为什么生死攸关的时刻还要将扫帚挂到窗外呢?造成悬念。接着写市委同志走向陈然住的小楼,“忽然发现窗外挂着扫帚,立即转身”,摆脱了危险。原来是危险的暗号。通过设置悬念和揭开谜底,充分表现了陈然在关键时刻的从容镇定和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  相似文献   

7.
毛宗岗说:“文章之妙,妙在猜不着。”这“猜不着”的含义就是情节起伏、构思奇妙。那么,记叙类文章掀起情节波澜的方法有哪些呢? 一巧设悬念,扣人心弦。悬念是作者在文中预先设置的能引起读者兴味、关切、焦虑并急欲知道底细的情境,俗称“扣子”“关子”。简言之,悬念就是让你的心悬起来。先看一则名为《四封电报》的美国故事: “伊莉薇娜的弟弟佛莱特和她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猎。不久,她收到弟弟的电报:‘巴布猎狮身亡。’伊莉薇娜悲不自胜,回电:‘运其尸回家。’三  相似文献   

8.
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确实,一篇记叙文倘若平辅直叙,似无浪平湖,读起来则索然无味;倘若波澜起伏,跌宕多姿,便能深深地吸引读者。那么,如何把记叙文写得曲折有致?一、设置悬念。悬念的设置,与作品的成功有很大的关系。那么,何谓悬念呢?悬念在古典小说里称为“扣子”或“关子”,即设置疑团,不作解答,借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通俗地说,它是在情节发展中设置谜面,使读者产生急切的期盼心理,然后在适当的时机揭开谜底。《一碗阳春面》就是范例。文章开篇,写大年三十深夜十二点,母子三人来到北海亭面馆吃面。这么晚了才来,而且是合吃一碗,这…  相似文献   

9.
所谓悬念,就是把作品后面将要表现的内容,先在前面作个提示或暗示,但又不马上解答,而是故意在读者心中留下个疑团,使读者产生“非看下去不可”的心理,从而增添文章的吸引力和艺术效果。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发现,悬念的设置,一般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悬”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有些作品精心地挑选情节,把悬念设置在尖锐的矛盾冲突或严峻的环境之中,造成一种紧张的局面,一下子就绷紧了读者的神经,“逼”着读者读下去。如,《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写贾雨村一到任就遇上了一件人命案子:“两家争买一婢,各不相让,以致殴伤人命。”矛盾的双方,一个是…  相似文献   

10.
晁艳丽 《语文天地》2013,(20):15-16
悬念是作者有意在情节安排和推进中半露半藏的一种艺术手法。读者因悬念引起紧张心理,作者又适当帮助读者放松和消除,这即是释念。小说作者若能巧妙运用悬念和释念,可以使作品波重浪迭,异彩纷呈,引人入胜。悬念和释念的设置方法很多,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第一册《这不是一颗流星》一文中有一段话:“此刻,这只手想干点什么呢?想摸摸孩子的脸蛋?想整整孩子的衣服?还是想再一次拎起她的菜篮?”对这段话,教师教学用书在该课的“课文评点”中评为:“四个”想字,又一组排比,又设悬念。  相似文献   

12.
凡读过古代章回体小说的人都知道,几乎小说的每一章的结尾处都会留下一个悬念,不是某某人物被围困难以脱身,就是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或事情最危急的关头,突然跳出一位英雄来,弄得读者欲罢不能,只好又紧接着看下回的内容,直到看完小说为止。这种巧设悬念的方法,可以增加故事的曲折感,使情节跌宕起伏,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造成文章的层次美。写作文也一样,巧设悬念同样能造成作文的跌宕之美、层次之美,能发人深思,引人入胜。这种方法的合理运用,比直接把故事道出来,表达效果要强得多。开头巧设悬念。这是作文惯用的表现手法。在文章开头,以设问的形式设一悬念,启发人的思维,使读者在阅读之初便能沉入其中依照作者的思维去看个究竟。《第二次考试》中,作者开始就这样写道:“声乐家苏林教授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以“奇怪”设悬念,引起读者思索:为什么“奇怪”,造成的原因又是什么?有了这些思索,阅读的兴趣就有了。  相似文献   

13.
“文似看山不喜平”,在记叙文中,如何突破思维定势,从反常规处入手,创造出一波三折、摇曳多姿的情节,从而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呢?一、巧设悬念,引人入胜既是悬念,就得让人捉摸不透、顿生疑惑,以激起读者曲径通幽地去探胜景的愿望。如峻青的《党员登记表》,在安排情节时,设置了三个悬念。先是老赵被捕,党员登记表失传,此悬念一。正当读者为这张党员登记表上的党员们的命运捏一把汗时,黄淑英找到了它并把它藏好。因叛徒告密,黄淑英的母亲被捕入狱,“登记表”又一次失传,这是第二个悬念。黄淑英牺牲后,黄妈妈只身爬回。“登…  相似文献   

14.
小说的悬念,也叫“扣子”。据《现代汉语词典》一书关于“扣子”的解释是:它常在“章回小说或说书最紧要、最热闹时突然停顿的地方”。其作用是:“能引起人对下一段情节的关切”。而这在章回小说和说书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模式就是: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然而早在章回小说诞生之前,已为小说家广泛运用,不过不叫“扣子”而称为悬念而运用和设置悬念这一艺术,在唐代小说中已经普遍而出色。  相似文献   

15.
设置悬念,是作文的重要技巧。它是在文章的某一部分,故意设置一个个“疑团”或矛盾冲突,从而牵动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造成某种急切期待和热切关注的心理状态,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下面结合初中语文教材,谈谈悬念设置的几种方法。一、标题设悬。利用标题制造矛盾、设置疑问,形成悬念。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读者一看到题目,就会情不自禁地引起联想:这最可  相似文献   

16.
一个人青春年少时的一次意气用事,究竟会对他以后的生活产生多大的影响?况且这还是一个有着双重特殊身份的人:女性、士兵。女性是"她"注定的性别标志,士兵是"她"那一阶段的身份标志,两重身份对于这个故事都必不可少——如果没有班长对女性的奚落,"她"不会自不量力地报名杀猪;如果不是部队里比铁还硬还冷的组织,就不会上演观看女兵杀猪这样的闹剧。然而,两者兼备,"她"只有凭借酒精催生出的非理性力量,走上了"杀猪"这条道。小说题目本身就是一个既刺眼又刺耳的存在,开头的紧张气氛更为读者营造出巨大的悬念:这是充满死亡与绝望、破碎与分裂的一幕,  相似文献   

17.
读者谈心坊     
3月号有一篇校园小说清新惟美,温婉动人,吸引了无数读者的目光。究竟是哪篇小说如此有感染力呢?还是让来自南京市溧水县第一初级中学的李秀斐来揭开这个谜底吧!只见她揉了揉眼睛说:“这期的文章实在太好看了!尤其是那篇《金童玉女的传说》,我一连看了好几遍,每次看都泪流满面。我很想问一下这篇小说的作者:为什么要把故事情节设置得这么特别?结局那么凄凉?”安琪请《金童玉女的传说》的作者胡小谋来回答她的问题:“其实《金童玉女的传说》中每一个故事情节都是真实的,也许是真实才感人吧。每个人小的时候,都会有青梅竹马的玩伴,只是,当我们…  相似文献   

18.
悬念不断的小说故事,给读者制造了一个个谜团,“父亲”这个前台人物,被幕后人物“母亲”、“姥姥”、“男人”照亮。为读者最大程度地展现了真实的社会画卷,给读者无限的审美想象的空间,使小说意蕴丰满,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9.
正文章如果平铺直叙,就很难打动读者。如何让文章引人入胜呢?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善于设置悬念。所谓悬念,就是作者在叙述事件的发展过程中结下"扣子",引起读者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的关心。这种写作技巧,一般说来,要分以下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设置悬念悬念是现实生活中矛盾与问题的高度集中概括,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与突发性,但它又有其符合生活规律的必然性。所以,悬念的设置,必须是既出乎人意料之外,  相似文献   

20.
2~(1/2)     
“咦,这是什么意思?”精美的生日贺卡上除了一个大大的“2√”外,什么也没有。这王尔宁在搞什么鬼呀?看到这个,美佳心里不禁一颤。“该不会有什么事吧?2√≈1.414,是自己在1月4日做了什么事被开头突兀,起笔不凡,抛出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她发现了?不对,自己没做过什么亏心事呀!还是王尔宁在1月4日这天对自己实施什么报复行动?可自己没得罪过她呀!唉……”“难道是在上周的数学测验时我与兰琳对答案被她发现了?糟了,这下好学生的形象可给毁了。她是在威胁我还是在警告我?她不会告诉老师吧?”美佳暗暗祈祷:“王尔宁呀王尔宁,你可千万别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