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的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狗文化朱积孝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狗作为一种精神现象的象征体,积淀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因素,蕴含着深层民族心理结构,表现出多重复合的社会内涵。中国传统文化以丰富多彩的形态放射出卓异的光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狗民俗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一、古...  相似文献   

2.
美国文化既是乐观主义的文化,又是充满强烈忧患精神的文化。危机意识贯穿美国历史的全过程,主要表现为早期对民族国家生存的关怀、二战前社会危机治理和战后以来应对种种内忧外患的民族情结。其深层历史文化根源是清教主义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传统。危机意识为美国源远流长的改革传统提供了社会心理支持。美国危机意识主体上是乐观主义价值观的独特表现,它构成了美国200年强国之路的最深层动力源之一。  相似文献   

3.
《水浒传》作为一本表现我们民族深层文化心理的作品,积淀和储存了中华民族大量的历史文化意识。对体现在梁山英雄思想行为中的下层俗文化意识进行研究,批判和摒除其消极落后的东西,继承和吸收其积极优秀的成分,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种文学都蕴含着一定深层结构的文化意识 ,即在特定的某一民族发展的历史时期 ,由于生活方式及其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生活沉积而形成的这一种族特定的深层文化生活及社会心理结构。本文以犹太人的特殊历史背景和社会处境为视角 ,探讨犹太民族文化对犹太文学的浸润、影响及其民族特性。  相似文献   

5.
戚颖 《家教世界》2013,(9X):208-208
<正>在世界文化呈多元化发展局面的今天,如何看待西方文化﹐进而又当如何看待自身文化,一直以来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每个民族均有民族心理的历史积淀和深层构筑,任何人都必定须带有本国、本民族、本地域的心理遗传基因,"这种遗传基因决定着他的精神气质、思维方式乃至行为走向等等,这就是所说的根与源。品读任何一部世界名著都绕不过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命题。在对中国读者阅读量进行的比较中发现,中国读者的外国文学作品阅读量远少于中国文学作品阅读量,在  相似文献   

6.
对创新思维的深层文化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是心理文化,具体表现为价值取向、情感态度、思维方式等内容。心理文化对创新思维的影响是双重的,中华民族精神既是促进中国历史进步的力量,又是民族创新的动力;心理文化的糟粕也从不同的方面和在不同的程度上制约着人的创新思维,特别是它从普遍性和深层次上影响着民族主体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才的辈出。发展先进文化,提高民族主体的心理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条件。  相似文献   

7.
民族主体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的凝结和体现,是一个民族内在特质的深层表现。中国当代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应该体现出民族文化主体性特征。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审美精神的继承,构建以民族文化为主体的"和谐"社会主义新文化背景,是实现中国当代艺术建立自我评价标准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普列汉诺夫说:“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由此可以推论,一个民族的艺术也必然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特殊心理。同时,文学是透视一个民族灵魂的窗口,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性格、是非标准、价值观等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就可透视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了解这种文化心理结构对我们当代人的影响。任何民族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的民族是具有悠久文化的民族,对它不能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应该扬长避短,自为自强,才不愧于我们这个时代。人的觉醒首先需要一种正确的自审意识,然后才能选择正确的方向和道路,成为一个真正有主体性的人。本于此,笔者拟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剖析中国文学中普遍存在的怀才不遇主题,从这个侧面透视我们民族的灵魂。  相似文献   

9.
青海黄南藏传佛教宗教祭祀仪式羌姆乐舞音乐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羌姆的宗教文化已经植根于藏民族文化心理的最深层,从这种来自传统宗教文化的舞蹈和音乐中,我们不仅看到传统艺术文化的表面现象,更深的是来自这种传统宗教仪式所凝聚的风俗习惯、道德规范、宗教感情和审美情趣,以及深藏于藏民族心理结构中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极富有包容性、教育性的文化。中国文化的特性,决定了教育对德育的高度重视。德育的作用在于尊重个体生命价值、重视个人道德心理调治与外在实践的统一,最终目的是构建以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全面和谐的精神家园。这一思想深刻地阐述了德育的本质与意义。中国古典哲学作为一种文化精神,一种正统思想,对于培育民族精神、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对于端正人们的处世行为和人生态度,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卡夫卡的《城堡》负载着作家的个体人格内涵和社会化内涵,在这一本中作通过对环境、人物和语言等的艺术处理,真实细节与荒诞框架的巧妙结合,运用幽默、讥讽的语言,以及重复性的叙事结构构成了《城堡》独有的艺术特征。而在这些艺术特征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化隐言。笔认为,《城堡》是卡夫卡的个体人格的一种外化,折射出其所生存时代的社会化心理,是人们于“上帝死了”之后的一种困惑和焦虑的字表征。  相似文献   

12.
文化心理是指经过长期文化积淀和文化熏陶而形成的一种心理习惯,它像基因一样潜藏在人的体内和心底,影响人的价值追求和人格品味。笔者从剖析文化心理入手,检视了当前课程改革中的观念障碍,并揭示了这样一个观点:课程改革乃至整个教育改革的薄弱环节应该从人们的文化心理中去发现,重塑文化心理是我们新课程改革中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QQ名是传统人名在网络世界的延伸,它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文章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QQ名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从理论上深入了解这种新的人名变异形武,并挖掘QQ名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及各种社会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4.
透过汉语表层结构释读其深层文化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民族化的一面镜子,它积淀着创造它的民族的历史。从不同民族的语言形式、表述习惯可看出其深层的化底蕴。汉语言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始终渗透着民族化发展信息。具体看:从词语的语源和演变推溯化的痕迹;人造字心理透析民族化传统;从汉字的构造折射出民族化心态;从姓氏来源看宗教化信仰。可见,汉语言字从其产生起就在方方面面展示着中国化信息。  相似文献   

15.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饮食是民众物质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精神文明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同时,饮食也是一种文化。作为饮食一个组成部分的糕也是如此,它集物质、精神于一体,且以物质为载体负载着民众千百年来的精神企盼和追求,从而透视出民众的深层文化心理。这种传承久远、固成模式的糕文化是广大民众“生存”的结果,是民族文化心理的外显形态;而这种民族文化心理,又势必会影响糕文化。  相似文献   

16.
我国老龄产业的人口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老龄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大社会问题。老年人口比重的日益增大会给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文化心态、社会发展等带来一系列的影响。然而。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日益完善和经济内需的拉动,老龄人口及其性别结构特征必然会给消费市场带来巨大的潜力,从而对老龄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也带来一定的机遇。  相似文献   

17.
禁忌化深深地植根于各国的本土化之中,体现着它们各自不同的化背景、社会心理和演变发展,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本拟从禁忌化的特点及其分类作一些初步的分析和阐述。从而为外语教学提供现实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广告的生命取决于广告自身所包含的创造性。广告创意素材与角度植根于人的思想与需要深处。因此,广告人要从广告制作的原则、创意的特征及广告文字心理学、广告视觉心理学及广告媒体的创意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汉字发展到小篆时代,其构形大部分仍带有理据性,反映人们生活经验,也体现出那个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与文化心理,具有文化内涵。《说文解字》玉部收字显示出玉在先秦时期的各种功能,许慎的释义又充分展现了当时人们尊玉、贵玉、重玉的玉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20.
只有让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人的心理,并以文化的形式存在,才能“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在探索我国传统文化心理特征的基础上,从文化心理学视角研究了核心价值观文化呈现与转化的基本内容及其培育方式,为进一步深化探索核心价值观在学校教育中的心理转化,重点研究了学校教育中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