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瑞霞 《师道》2005,(5):42-42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我们做教师的经常挂在嘴边上的教育学生的原则。有的学生被你的“情”“理”打动,能理解你的苦心;但也有的根本不理你的苦口婆心,被我们认为是“刺头”“冷血动物”“没治”的,怎么办?有的教师采取罚站、罚抄多少遍作业,更有甚,逼着学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抽“犯错”学生的耳光,给学生脸上刺字,等等。这不仅激化了师生间的矛盾,强化了学生的抵触情绪,更重要的是侮辱了学生的人格.其至触犯了刑律。  相似文献   

2.
曹文坚 《师道》2004,(6):41-41
现在学校普遍提倡“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少用惩罚性手段,认为惩罚只能打击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丧失上进和改正缺点的动力。而且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师越来越不敢批评学生了。事实上确有少数学生在受到批评后,动不动就寻短见,或离家出走,这样的个案让许多老师在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3.
教育惩罚正误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事物往往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由于惩罚过重在舆论界和家长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所以现在大有“谈罚色变”之势。为了澄清在惩罚问题上的模糊认识,避免其给教育带来不利影响,本文试从不同角度,对惩罚的正误作一分析。1.从惩罚的性质来看,有正当惩罚与不当惩罚(1)正当惩罚。这种惩罚是与学生的不良言行相称的。它有利于学生坚强性格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抵抗诱惑和战胜诱惑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衡量自己言行对错的正确标准,是一种能激励学生积极上进的惩罚。(2)不当惩罚。这种惩罚与学生的不良言行是不相称的,会损害…  相似文献   

4.
教育惩罚的本质与运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正确认识惩罚的本质内涵是教师科学实施惩罚的前提。惩罚的本质内涵应是确证纪律规范所具有的道德权威性,从而在违纪学生身上重塑其对纪律规范的虔诚尊重之情感。惩罚的这一本质内涵为惩罚手段的选择及运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教育不能没有“惩罚”,没有批评和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英国的皮特丹博物馆收藏了两幅画———一幅是人的骨髓图,一幅是人的血液循环图。能够摆在这家博物馆的画,人们都以为是什么大画家的作品,其实不然。两幅画都是一个小学生的作品。这个小学生对什么都好奇,有一天他看见校长那只漂亮的小狗,就偷偷打死了小狗,目的只是想看一下小狗的心脏是什么样子。校长发现自己心爱的小狗被学生打死了,非常伤心,也非常恼火。怎样惩罚他呢?校长了解到他打死狗的原因后,做出了这样的惩罚决定,要他画两幅画,一幅是狗的骨髓图,一幅是狗的血液循环图,…  相似文献   

6.
惩罚是指对个人或集体所进行的戒责,旨在控制某种不良行为.惩罚是从一定的教育目的出发,利用学生犯错误这一良机,使学生分清是非、善恶.虽然它有时要借助于一定的强制手段,但其目的不是让学生"痛苦",而是让他们改进自己的行为,以便能理解规范,自觉地遵守规范,维护校园、班级的良好风气.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惩罚有一个严格的尺度标准.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运用惩罚呢?我个人认为,以下的几点应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7.
一年前一个梅雨缠绵的时候。在校门口,我挥手送走刚刚小学毕业的孩子们,内心的喜悦与快乐悄然隐去,又沉浸于分别的失落中。  相似文献   

8.
国外有本名为《父亲手册》的书,具体阐释了惩罚的七条原则,值得家长借鉴。  相似文献   

9.
美丽的惩罚     
如果说惩罚也有经典的话,那当首推麦可劳德所受的惩罚了。麦可劳德,英国著名解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每当他谈及他的成功因素时,总是念念不忘在小学时所受的一次惩罚。  相似文献   

10.
惩罚学生现象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教师在教学中常见的惩罚学生方式、教师惩罚学生的因果分析和教师应转变的错误观念。  相似文献   

11.
12.
现在学校普遍提倡“赏识”教育、“激励”教育,而少用惩罚性手段。惩罚似乎被人们视为异端,视为人权的侵犯。事实上,这是对惩罚的误解。惩罚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学生觉得难堪,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而是以育人为目的,学生能够且乐于接受的、充满理智和情感的一种教书育人的挫折艺术。  相似文献   

13.
惩罚是教育手段之一,应与体罚严格区分开来,教师要敢于运用惩罚,但更应掌握惩罚的特点和规律,善于运用惩罚,促进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惩罚教育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教育管理和学生自身发展等方面。不当惩罚则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及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惩罚,遵循基本原则实施有效的惩罚教育。  相似文献   

15.
惩罚是对受教育者的不良思想言行予以否定性评价的一种形式。这是一种负“强化”,能使受惩罚的对象产生羞愧、内疚和自责的情绪,从而鞭策自己从中吸取教训,改过迁善。完整的教育不能没有惩罚。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惩罚对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承受力和促进其健康成长是不可缺少的。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格,  相似文献   

16.
惩罚教育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教育管理和学生自身发展等方面.不当惩罚则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及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惩罚,遵循基本原则实施有效的惩罚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他强调,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假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可见,惩罚是学校教育的需要,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有一篇外国寓言故事,写一位樵夫救了一只小熊,母熊对樵夫感激不尽。有一天夜晚,樵夫迷路,借宿到熊窝,母熊安排他住了一宿,还以丰盛的晚餐款待了他。翌日早晨,樵夫对母熊说;“你招待得很好,只是有一点,也是我惟一不喜欢你的地方,就是你身上那股臭味。”母熊心里怏怏不快,但嘴上却说:“那么,作为补偿,你用斧头在我的头上砍一下吧。”恭敬不如从命,樵夫按要求做了。若干年后,樵夫遇到母熊,问起她头上的伤口。母熊说:“噢,那次痛了一阵子,后来就不痛了,伤口愈合后,我就忘了。不过那次您说的话,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相似文献   

19.
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可能采取了很多不同方法,其中不乏含有惩罚的手段。惩罚并不等于打骂,其内涵是对学生的错误行为给予否定性评价以消除错误。它不仅是一种教育策略,更是一种呵护,一种艺术。只要罚之有方,罚中有度,度中有情,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合理的惩罚往往能让学生改掉学习过程中的恶习,纠正自己的不当行为,从而让他们爱上英语,乐于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坚强的性格,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锻炼学生的意志,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20.
龙永干 《师道》2005,(12):46-47
惩罚应该说是教育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一种最简单易行的手段。但是,在挽救一个人的灵魂的过程中,惩罚却不一定是必用的手段,如果我们还有办法能唤醒一个人内心深处的良知或耻辱感,那么,我们何妨把他应该受到的惩罚先变成一缕缕的春风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