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雪艳 《广西教育》2013,(35):119-120,124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幼儿文学接受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文学在语言形式上具有独特的审美特性,具体表现为音乐关、浅显美、形象美。  相似文献   

2.
模糊性是语言的基本属性。文学语言的言语生成方式及审美需求离不开模糊,模糊使文学语言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文学语言的模糊审美主要体现在由悖论、辞格、留白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文学语言是存在于文学作品中的一个特殊的语言存在体,具有其独有的特征。文学语言首先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它在用词造句中渗透了作者的个性。其次,文学语言还具有很强的文化特征。它不仅记录了人类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创造,还吐纳人生事态,营造具有丰富的精神宝藏的独特世界。再者,文学语言也具有审美特征。文学语言所拥有的这些特征,使文学创作成为一种审美创变活动,文学语言因而也就具备了其特定的涵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学是作家审美意识的物态化表现,文学语言是为特定审美目的服务的、并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特殊的语言形态。文学语言精粹、优美、生动,具有多维性,富于高度的文化内蕴。声音在文学作品中的存在方式,往往不是浮现在字面,而是深藏于形象之中,放逸于作品之外,多以暗示、隐喻、象征的方式诉诸言外。文学语言具有文体特点和风格特色,文学语言的使用必须追求审美效果,具有巨大的审美信息含量。  相似文献   

5.
李建军 《安康学院学报》2002,14(4):21-23,35
文学是作家审美意识的物态化表现,文学语言是为特定审美目的服务的并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特殊的语言形态.文学语言精粹、优美、生动,具有多维性,富于高度的文化内蕴.声音在文学作品中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韵律美、节奏美、旋律美是声音的组合变化所产生的美.文学作品的意义有其特殊的存在方式,它往往不是浮现在字面,而是深藏于形象之中,放逸于作品之外,多以暗示、隐喻、象征的方式诉诸言外.文学语言具有文体特点和风格特色.文学语言的使用必须追求其审美效果,具有巨大的审美信息含量.  相似文献   

6.
文学语言的特性在于它是一种审美语言,具有导向意象世界的审美功能。这种功能是作家和读者在语言表现功能的基础上共同建构的结果。因此,对文学文本语言的解读应是一种审美的解读,其中心环节,是不断摆脱语言指称功能的限制,实现语言的表现功能,完成从审美语言到审美意象的转换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7.
与日常用语及其他领域的语言如科技用语、法律用语等相比.文学语言有着独特的要求和性质,概括起来主要有:隐喻性、内指性、陌生化等。总的说来,文学语言是一种超越性语言,它可以消融现实语言的理智性、外在性,穿透现实语言的凝固性、工具性,生成独具诗意的、审美的魅力,充分沟通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心物交流。  相似文献   

8.
与日常用语及其他领域的语言如科技用语、法律用语等相比,文学语言有着独特的要求和性质,概括起来主要有:隐喻性、内指性、陌生化等。总的说来,文学语言是一种超越性语言,它可以消融现实语言的理智性、外在性,穿透现实语言的凝固性、工具性,生成独具诗意的、审美的魅力,充分沟通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心物交流。  相似文献   

9.
文学语言的特性在于它是一种审美语言 ,具有导向意象世界的审美功能。这种功能是作家和读者在语言表现功能的基础上共同建构的结果。因此 ,对文学文本语言的解读应是一种审美的解读 ,其中心环节 ,是不断摆脱语言指称功能的限制 ,实现语言的表现功能 ,完成从审美语言到审美意象的转换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10.
11.
文学语言时有创新和变异,其目的是为了使表达新颖丰富,语意完满。文学语言变异有着独特的修辞功能和审美价值,极大地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12.
艺术语言的审美体现了审美活动的情感的思维形式,它是发话主体一种特异的审美发现。它是一种自然的表情语言,使言语脱离木讷之气,瞬间鲜活灵动起来;它是发话主体自然的心象形成,所以艺术语言之兴,关键在于取象,使之升华为审美意象。  相似文献   

13.
文学鉴赏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个性和创造性的体现,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要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应当注重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再现形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驱遣联想和想象,创设情境,加深理解;调动情感,产生共鸣,培养学生"披文入境"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联想力,培养创造品质。  相似文献   

14.
幼儿文学欣赏教育的非审美倾向及审美指导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幼儿文学欣赏教育中出现诸多非审美的做法和倾向,对此应结合时代对未来人才的要求、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审美教育的特点,制定科学的幼儿文学审美教育原则来指导幼儿文学教育.具体可考虑以下几方面:一是整体形象性原则;二是情感交流性原则;三是兴趣诱导性原则;四是渐进阶段性原则.  相似文献   

15.
时代呼唤精妙的语言,学生呼唤优美动听的教学语言,因此,教师的语言审美意识必须体现于讲课的全过程,教师的审美创作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审美欣赏.  相似文献   

16.
文学是语言艺术,作为对“想象的世界”的表现,文学语言和普通的实用语言的不同,在于其情感性、多义性,在于其联想的丰富和多彩。文学作品的形象是通过间接的方式,通过想象的过程呈现给读者的。文学文本中语言符号与意义的分离与偏转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和空白,为欣赏者留下了想象和联想的空间,欣赏者需要依靠想象的能力对空白进行独特的、创造性的填充和确定。因此,把握文本的思想深义,感悟艺术形式的表现技巧,最重要的首先是对文学文本层面的认识,然后经过想象、联想的作用,唤起具体可感的个人艺术世界,即创造性的艺术形象世界。艺术形象沟通了作品的浅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文学语言的陌生化运作、文学语言的含混性与文学的审美特性是密不可分的。语言的陌生化凸现语言的形象性、情感性,并使语言具有含混性;文学语言具有含混性,既是语言本体与艺术表达辩证统一的结果,也是文学活动与现实生活辩证统一的结果;文学的审美特性包括语言自身显现出来的因含混性而具有的诗性功能、文学活动的艺术虚构性、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三个方面。生活和语言矛盾对立的丰富复杂性从而作者自身和读者自身矛盾对立的生活-心理世界的丰富复杂性,是陌生化运作得以成功实施从而形成文学的审美特性的人类学基础;语言陌生化具有较为深远的审美人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学作品进入读者的接受鉴赏过程.引发千差万别的效应,最终实现了它的诸种功能。鉴赏,是文学价值实现的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而审美自由与超越是文学鉴赏得以展开的基本前提。作为自苦与超越的文学鉴赏,其逻辑前提是: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  相似文献   

19.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成立的一个理由,在于“审美意识形态”是可以在文学艺术文本的批评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首先是在指明文学作为一种活动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来说的,并不完全指一篇篇的具体的文本的性质;但是既然文学活动具有审美意识形态性质,那么它就不能不在文学活动中的一环——文学文本——中体现出来。讨论这个问题的前提是要寻找出“审美意识形态”与“文学文本”之间的对应点,或者说中介。通过对陶渊明的《饮酒》和《红楼梦》第四十一回的个案分析,可以发现,“意蕴”是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在文学文本中的对应点,它承载了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故可以进行审美意识形态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