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高峰 《科教文汇》2008,(19):132-132
翻译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张培基教授的翻译中也偶有遗憾。本文试基于其两辑《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代表性译作中的实际遗憾,初探酿成翻译遗憾的因素,及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翻译散文,首先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内容与风格,因为内容与风格是统一的.译者在译文中要传达原散文作品风格的神韵,应该全面把握原作的风格,并在文化层次对原语和目的语的风格上作对比研究,进而确定译文的风格.  相似文献   

3.
杨芳芳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194+210-194,210
以张培基的英译散文中副词的翻译为例,分析译者是怎样遵从通顺的原则来处理和使用副词的。在汉英对照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对比原文和译文的异同,分析译者使用的翻译方法,发现通顺原则在译文中体现在四个方面,而这些又都能在副词的处理和使用上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4.
张丽丽 《内江科技》2008,29(6):20-21
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在外语已经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他所遇到的困难主要是两个,即风格和背景知识。因此,具备文体学知识,对于两种语言的文体都敏感是做好翻译的一个重要前提。本文从探讨文体与翻译的关系入手,以张培基教授翻译的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的散文诗《立论》为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风格是可以传达的,但是由于语言文化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风格的传达又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5.
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选择一直在翻译学术界争论不休,两者也很难达到高度和谐.如果译文完全异化,就一定会过于佶屈聱牙、晦涩难解;而如果译者一味照顾读者阅读体验,过分归化,那译文也必会丧失异国风情,失去原作的独有魅力.那么,在中译英时,翻译者应该如何做到既坚持精准且地道的译文表达,又兼顾中华文化特有风格的语言输出呢?我国著名翻译家张培基先生的散文译文是值得我们深刻研究与领悟的绝佳材料.  相似文献   

6.
"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风格,如果把这种"形"与"神"的结合思想用到了数学课堂教学中,将会使严肃的课堂活跃起来,无味的数学知识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7.
从翻译美学的角度比较矛盾先生的著名散文《白杨礼赞》和张培基先生的英译文,通过实例分析,探讨美学表象要素和非表象要素如何在原文和译文中达到艺术的统一和共鸣。  相似文献   

8.
易欢欢  徐小可 《知识窗》2012,(8X):47-47
<正>散文作为"集诸美于一身"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取材广泛,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结构成篇相对自由,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境界。因此,在散文教学中,教师既要尊重散文自身的个性化特点,又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散文的个性化审美体验,引导学生钻研  相似文献   

9.
樊瑶 《科教文汇》2014,(11):107-109
散文《荷塘月色》是我国近代白话散文中的经典之作,其语言优美隽永,文体风格独特。李明所译的《荷塘月色》是目前公开发表的最新的一个英译本,且相关研究比较少见。文章试图从文体学的视角,从语音、词汇和句法三个层面对李明的《荷塘月色》译本进行赏析,探讨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对散文翻译中文体风格再现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即为文学之"形",而文学作品的精神,意境,风格和情感则反映了文学之"神","形"和"神"的矛盾是文学翻译的一对基本矛盾。文学翻译的根本在于透过文字现象把握文字背后的精神世界,即原作之"神",在把握"神"的基础上再寻找完美的艺术形式来表现,这就是"神似而后形似"的道理。  相似文献   

11.
形似与神似是翻译的根本问题之一,长期以来"神似"在译界颇为盛行,几有"得意忘形"之势。诗歌以其文学性和艺术性区别于其它文本,而其文学性和艺术性主要是通过形式来体现的。"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可以说:没有形式就没有艺术,形即神。因此,在翻泽诗歌时,译者要尽量使译本接近原诗的形式,以形传神,形神兼有。  相似文献   

12.
本文比较了朱自清的散文名篇《匆匆》三篇代表性的汉译英作品。翻译者分别认为朱纯深、张培基和张梦井三位的翻译各有特色,本文通过比较,说明了翻译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最纯粹的艺术。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就是形神兼备。本文分析了诗歌英汉互译中的意境传承,并对关键词汇进行解读,文中将其在具体的翻译语境中的技巧进行诠释,指出文学作品的理想境界是形神皆似。必要时,可以舍其形而保其神,从而遵循先神而后形的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14.
中学散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阅读教学的难点和重点。笔者从散文这种文体出发,分析散文的特点,区分散文的种类。通过主问题的设计,抓住散文的"神";运用传统朗读技法感悟文章;前后勾连、比较阅读,培养学生的思辨力;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实现阅读、写作能力双"丰收"。  相似文献   

15.
张静 《科教文汇》2009,(12):245-245
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最纯粹的艺术。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就是形神兼备。本文分析了诗歌英汉互译中的意境传承,并对关键词汇进行解读,文中将其在具体的翻译语境中的技巧进行诠释,指出文学作品的理想境界是形神皆似。必要时,可以舍其形而保其神,从而遵循先神而后形的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16.
杨宪益是我国当代成就卓越的文学翻译大师,为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杨先生毕生从事翻译,译作数量惊人,其名声在翻译界如雷贯耳,但却没有专门著作阐述其翻译思想。为此,本文通过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对其翻译思想及其起源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杨宪益翻译思想内涵极其丰富,他对翻译目的、翻译标准、可译性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其翻译原则是以"翻译即临摹"为认知基础的"忠实于原作",其"文化翻译观"是:翻译是语言背后的两种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杨宪益的翻译思想根植于其深厚的学术功底,是在其一生不断的翻译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除了广为人知的作家身份之外,钱钟书先生在翻译领域也有一席之地.典雅文言行文风格使得钱钟书在当代译坛独树一帜.他的主要译作《谈艺录》《管锥篇》等有大量关于翻译的见解.在《林纾的翻译》中,我们得以以更系统完整的视角了解钱钟书的理论.在翻译界广泛认同并引之为标准的严复提出的"信、达、雅"原则的基础上,对三方辩证关系进行科学地有体系地阐述,进而引出了以格律诗译格律诗这一理论主张,从而使诗歌内容与形式达到高度的契合.除此之外,在翻译领域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化境"这一概念,也是由钱钟书先生提出的.  相似文献   

18.
诗歌翻译一向是翻译中的难题, "形"、"神"兼备的原则可说对诗歌翻译有特殊意义.唐朝杜牧的<清明>诗,诗意悠远,清新明快,传诵千古,当代不少翻译名家都曾翻译此诗.本文将从诗歌翻译的原则出发.对<清明>诗的几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牧童"与"行人"的译法,以祈对更好地翻译此诗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记得自己读书的时候,老师在散文教学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散文形散神不散,就这样到现在还记得散文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彭兵雄 《科教文汇》2011,(14):140-141
忠实问题一直是翻译当中备受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内容与形式的忠实,本文结合纽马克将文本分类进行翻译的观点,分析讨论了翻译中对于文体风格的忠实,并提出在翻译过程中对于不同的文体风格,应根据其不同的侧重点,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