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 鲁迅说过:“将活人的唇舌作为源泉,使文章更加接近语言,更加有生气。”(《坟·写在<坟>后面》)这是教我们学习群众语言的至理名言。 所以要将活人的辱舌作为源泉,就是因为活人的唇舌确实是语言的源泉。语言是起源于劳动的,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是随着社会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和丰富的。劳动人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一年六月十九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号召“大家都来讲究语言的文明和健康”,要求“正确地使用语言”,做到“既要讲文明,又要讲规范”,指出决不能“听任语言混乱的现象存在而不予纠正”。这是值得高兴的。这篇社论,观点明确,语言健康,但有三处败笔。其一:“毛泽东同志当时写的一篇著名文章《反对党八股》,把‘语言无味,象个瘪三’列为罪状之一,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并且号召全党同志用很大的气力学习语言。”这句话,主谓失调。在语义上,主语应当是“毛泽东同志”,可是在结构上,主语却是“文章《反对党八股》”,即:“文章《反对党八股》把……列为……”;“文章《反对党八股》进行……批评”;“文章《反对党八股》号召……”。用“文章《反对党八股》”作“列为”、“进行”和“号召”等动词谓语的主语,这在语义或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在结构上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就在于“毛泽东同志当时写的一篇著名文章《反对党八股》”这一词组中之“的”字用得不当。用了这个“的”字,“毛泽东同志当时写”这一主谓词组便成了“文章《反对党八股》”的修饰语,修饰语中的“毛泽东同志”  相似文献   

3.
从来都是记者写新闻,读者读新闻,如今却出了新鲜事———记者的文章由普通读者来加以“点评”———当下不少报纸开设《读者点评》栏目,让人感到新鲜和兴奋!如《人民日报·华东版》的《热评》专栏、《中国青年报》的《百姓的语录》专栏,就专门刊载这种活泼犀利的短文。《人民日  相似文献   

4.
《新闻爱好者》对我来说是不可多得的、真正的良师益友。每期《新闻爱好者》一到手,我就认真地学习它,阅读它。我最喜欢看的是“通讯员园地”、“文学欣赏”、“写作知识”、“飞花拾零”、“读者评刊”和“采写体会”等。这些文章生动而且短小精悍。我本是业余通讯员,过去光写本单位的消息,  相似文献   

5.
今年,我读报遇到了两个不是谜语的“谜语”。《石河子报》1985年9月30日二版《“看准了就不回头!”》的文章写得好,但美中不足的是命读者猜“谜”。这篇通讯从李从钧种瓜发财的诀窍“胆大心细”上下功夫,一个字引出一个段落,形式新颖,版面活泼,效果颇好。但是,细读这篇通讯后,发现它有个致命弱点:事实缺乏出处。真实是新闻的  相似文献   

6.
我是《新闻与写作》的读者,每期刊登的文章我都详细阅读。在学习与实践中使我认识到《新闻与写作》适合业余通讯员阅读。我对《新闻与写作》上登的文章,分为粗读和精读,特别是联系写作中的难题,有的放矢地学习,边学边实践,已经尝到了甜头。我在写《十七中重视发展教师入党》的消息中写道:“学校贯彻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不论资排辈,最近发展了6名新党员,还有30人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市电台的编辑提意见太一般化了。我学了穆青同志《对新闻背景材料的运用》以后,联系这篇消息,对照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曾明确指出:“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县报的读者主要在农村,它的内容和形式都要适合农村读者的“口味”,才具有自己的特色。怎样才能办出这一特色呢?我有这样几点看法: 一是用群众的语言写新闻。我们《襄阳报》自1980年复刊后,就明确提出了“用本地群众的语言写本地新闻,让识字的能看懂,不识字的  相似文献   

8.
刊登在《人民日报》2002年5月29日上的通讯《决策为何连连失误》一稿,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二等奖。这是一篇涉及一个地市级党委和政府决策行为的有深度、有力度的舆论监督报道。从写作上来说,这篇通讯有以下几点特色值得学习和借鉴:——主题专一,中心突出。刘熙载〔清〕在《艺概·文概》一文中,把“旨戒杂”作为文章“七戒”中的第一戒,他强调文章的主题不可繁杂含糊,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不能搞多主题,而应专一、集中。大量的新闻写作实践表明,一篇报道或文章,若能抓住一点,写细、写深、写透,能把一个事件、一个意思…  相似文献   

9.
我是做编辑工作的,我又每天读报,这里想就我在工作中体会到的以及在读报中看到的一些问题,同大家谈谈心。文章的意思要表达清楚记者编辑都需要认真锤炼语言,首先是要使语言能够准确地表达思想,其次才谈得上语言的生动性。报上有些文章因为作者用词不当或者意思说得不清楚,很使读者伤脑筋。例如这样一句话: 人们一看就可以明显地感觉出来,这两个生产队长是年轻人。这里的“人们”不知是谁,是指文章中所写的那个生产队的社员们呢,还是我们读这篇文章的读者呢?不清楚。“感觉”出来这是两个年轻人,“感  相似文献   

10.
经过2003年的全国报刊治理,晚报面临更严峻的挑战,读者对晚报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新闻,也随之提出更高要求。时下,有人把标题———晚报经济新闻的“眼睛”形容为:“铁一般硬梆梆,水一般平淡淡,雪一般冷冰冰。”此话虽带片面性,但晚报经济新闻标题大多数叙述冗长,语言干瘪、数字堆砌、结构老化等现象确实存在。文章难写,标题难作。晚报编辑望经济新闻而兴叹。如何制作好经济新闻呢?笔者结合在三峡晚报社的实践,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索:1.选用大白话、俏皮话、老实话,使读者感到亲切这种标题,雅俗共赏,生动形象,富有立体感,常常装点着较为重大的主题。请看《三峡晚报》制作的标题:《生意经弃“洋”归“土”锅碗瓢重坐“正席”》、《三百多名“泥瓦匠”成了“小秀才”》、《舍得金弹子打下“巧凤凰”———宜昌机床集团“科技型经销员”身手不凡》、《骑着毛驴儿想着开汽车》、《甘为“铁妹子”做“嫁衣”的好小伙》、《“思念”雪糕怎让人思念?》。这些标题是“从活人的嘴上搬到纸上来”的,简洁有力,叫人爱听爱看,过目不忘。经济新闻标题不仅要“短些,短些,再短些”,还要“软些,软些,再软些”。晚报经济新闻出现“内行不屑看、外行看不懂”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作...  相似文献   

11.
1993年10月16日的《陕西日报》二版头条位置发表了我的一篇文章《张明利的“名片攻势”》,读者反映比较好。10月27日,《陕西日报·经济特刊》又发表了我写的评论《学点市场心理学》。这两篇文章应该说  相似文献   

12.
宣扬青年人自学成才的文章不少,但许多文章的“模式”是“从什么到什么”。如《从修脚工到经理》、《从泥瓦工到建筑师》、《从殡葬工到记者》……“从……到……”之标题,决定了文章必须写人物的成长过程。这种写法虽无不可,但一个“模式”就倒人胃口。问题还不止此。有的同志在写人物的成长起点——以前所从事的工作时,为了烘托成功后的事业的“崇高”,往往有意或无意地进行贬低,给读者一种原来的工作“低下卑贱”的感觉。如《中国青年报》1988年4月6日刊登的《从殡葬工到记者》:  相似文献   

13.
报刊是办给读者看的,办刊应的读者意识,为读者想周到,是检验刊物读者意识强不强的重要标志.手头订阅的刊物不下几十种,我以为《词刊》为读者想得是比较周到的《词刊》值得肯定和学习的至少有三点:一是生僻字为读者注音释义.比如一九九六年第四期《中国古代女词家系列——百里傒妻》一文,有四个生僻字都分别注音并加了解释.如:羖,音古,黑色的山羊.)这些生僻字如果由读者自己去查阅字典,费时不说,还不见得能查到.再说,现实生活中人们时间紧张,不少人难得有功夫去查阅字典,实际上,也不是每人手头都有字典,即便有,也不可能随身携带.二是给古文加翻译.如《中国古代女词家系列——百里傒妻》文中三段古唱词全部作了今译.其中“坟以瓦,复以柴”就译为一坟上盖着瓦,瓦上盖着柴.这样做,更  相似文献   

14.
妙用,即在新闻语言中,十分巧妙地引用一些新词汇。在引用中,应坚持这样的原则,即引用的词汇应比原来的词汇更为简便易懂,更为生动活泼,更贴近所报道的事实,更能感染读者。如:“官倒”、“下海”、“懒棉花”、“白条”,等等,这些引用,就较为贴切自然,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在引用这些词汇时,作者考虑到文章的对象,显得妙趣横生,余味无穷。要妙用新词汇,是否可以从以下几个构成因素来考虑:一是注意区别不同的读者对象。新闻虽然是对整个社会发布的,但某一新闻又往往是特指某一件事,或某一个人,或某一部分人的,注意到这一点,就可以灵活妙用新词汇了。如《别了!司徒雷登》就比《拜拜,美国大使》要生动活泼得多,也显得庄重、大方、气派、深沉。司徒雷登是当时美国驻国民党政府的大使,如果称美国大使,可能对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是明白易懂的,但这样写则不免于平淡一般,而用“司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1988年第1期《新闻战线》以新的面貌同读者见面了。我们地处边疆,今天才看到。我一口气读完艾丰的《望潮随想》,并情不自禁地写这封信。读过一些谈编辑或采访的文章,但像艾丰同志把点子打在“结合”上的还不多。实际上,新闻工作中的许多问题单从一方面去讲是说不  相似文献   

16.
能否准确无误地向读者传播新闻事实,恰当地运用新闻语言是个关键。新闻语言是新闻与读者之间的桥梁,运用得体,会使新闻增“值”,反之会使新闻贬“值”,以至使其不成新闻。要恰当地运用新闻语言,须了解新闻的特点。写科学论文,用抽象概念语言;写文学作品,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运用文学语言,去塑造艺术形象。如果用写科学论文、文学作品的语言来写新闻,人们就会摇头,会说尽玩虚的! 新闻语言要准确、具体、鲜明地反映新闻事件,就要用精确的新闻语言,不能靠用华丽的词  相似文献   

17.
读者普遍要求报纸上的文章(包括消息),写得更短些。有的人总认为,某些文章可以写得短一些,而另一些文章“命定”短不了,比如议论的文章、叙事的文章、抒情的文章……就难以写短。果真如此吗?不妨请教一下古人。自从司马迁撰《孟尝君列传》(《史记》)后,“孟尝君能得士”之说,便成定论。后来,王安石写了一篇翻案文章《读孟尝君传》,反驳这种传统说法。《读孟尝君传》全文共有90字,不妨引之于下:  相似文献   

18.
中国青年报去年12月31日在头版位置,登载了该报编辑部《向读者汇报》的文章,读了使人感到新颖、活泼、亲切。当时就有个青年人抖着这张报纸激动地向人们夸赞:“真新鲜,报社向读者汇报工作哩!”我认为这个别开生面的《汇报》,有着不寻常的  相似文献   

19.
6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重要社论“经济改革的动力是“一切向钱看”吗?》当天,新华社向全国播发,各家大报以及各省、市级的党报,几乎毫无例外地都刊用了。在编排方法上,绝大部分报纸都是一字不易,全文照发。但就我的阅读范围所及,也看到有两家报纸处理得别出心裁。一家是经济日报,在这篇社论前加了编者写的《向读者推荐》,全文200来字,看似“多此一举”,  相似文献   

20.
近十年来,我断断续续地向报刊投稿,在《新疆日报》、《新疆支部生活》、《乌鲁木齐晚报》发表言论160多篇。这些文章都很短,一般是五六百字,短的只有二三百字,姑且叫它“小言论”。我写的小言论数量不多,质量也不高,但由于没有用过笔名,日久了,也就引起常看报刊的熟悉的或陌生的朋友们的关注。有的朋友关心地问:你怎么尽写些“豆腐干”文章去填报屁股,何不弄几篇分量重的大块文章呢?我只得如实回答:我没有时间写,更没有写作大文章的水平。从我业余写作的实际出发,写“豆腐干”文章兴许还是自己的一点长处。我是怎样写起小言论来的呢?这要从我的工作岗位和年龄谈起。我年轻时酷爱读文学作品,步入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