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思想品德课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肩负着提高学生道德修养与情感认知的重要使命,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下更是具有重要意义。思想品德课不只是要让学生记住基本的理论行为准则,更为重要的是要促进学生道德的内化,能够成为自身的自觉行为。思想品德课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说是一门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学科,其学习与发展同样无法离开现实生活。其学科特征决定了教学不能成为空洞的理论说教课,而是要将这些道德与行为结合起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并能够让学生将这些道德内化为行为。  相似文献   

2.
学校教育应该坚持德育为先、全员参与,过程渗透。教师必须始终自觉地把育人放在第一位,教学应该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向现代的"情育、明理、导行"转变,确立学生的自主地位;在教育教学中,学生的道德的生成发展迫切需要构建一种主体、参与、创新式的"体验生成"的德育教育模式;要遵循"活动—体验—领悟—内化"的过程,促进以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的转化。  相似文献   

3.
孙玉林 《教师博览》2023,(15):93-94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道德与法治观念,进而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付诸实践。衡量学生道德与法治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和素养发展的标志,就是内在的观念与外在的行为相统一。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一定要深化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认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认,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评价,从而使学生达到知与行的统一。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认识和反思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使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对低年级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质上就是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发展与完善学生的品格。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征和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感知规则;开展游戏活动,让学生制定规则;分析绘本故事,让学生辨析规则;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体验规则,把遵守规则和规范行为变成自觉的行动。  相似文献   

5.
要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我们就要加强品德教学研究。在品德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灵活使用课本;时刻留心学生的行为细节,及时进行纠正;通过辨析学生行为丰富学生道德情感;积极让学生参加品德践行活动,以内化学生的品德行为。  相似文献   

6.
杨恭田 《江西教育》2006,(13):19-20
学校要把对青少年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同切实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和基本的道德情感,让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学校成为强音,在广大青少年学生心中扎根.  相似文献   

7.
"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充分的预设,就没有生动的课堂生成。为了学生的发展,课前多进行隐性设计,让预设为生成服务,真正做到心中有学生,眼中有学生,使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互为扶持。但是预设是有条件的,无目的的预设只会起相反的作用。因此,预设一定要围绕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它涵盖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等各个方面。因而,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中每一个环节、每一句话语的目的是什么,价值何在,不能只注重课程的热闹、花哨,更应关注课堂实效性。此外,预设要考虑学生的内需,让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的。新课程倡导自觉、由内向外而生的自我教育。因此,教师设计教学预设时,要充分重视学生情感的生成、行为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正>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以指导儿童行为的专门课程。苏霍姆林斯基说:"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并不是靠一套专门臆想出来的措施所能实现的。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深入地改善整个教育过程。"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正>品读《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得知,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既要让教学走进儿童的生活,又要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通过教学,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活动中充分体验道德,让"道德"通过体验、感悟,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并通过心灵的力量去指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为此,笔者提出以下三个策略:一、创设活动情景,有效体验课程标准指出:"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相似文献   

10.
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尤为如此。"情"是联结教师与学生的纽带;"情"是引发道德认识的动力;"情"是沟通知与行的桥梁。从品德心理结构来看,道德情感是加深道德认识,推动道德行为,坚定道德意志的"内驱力"和"催化剂",是形成思想品德的内部动力。因此,在品德教学中不仅要明理传知,还要致力于激发情感,使学生和教师的思想产生共鸣。在师生情感交融中,学生将教育要求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行为。  相似文献   

11.
<正>情境、体验、情感、行为是实现思想品德课育人目标的重要抓手,教学最终落脚点在学生行为上,行动力是提升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造条件,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促进学生道德践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如何让学生行为落地呢?下面,以邓老师所教"人生当自立"一课为例,寻找开启思想品德课堂提升学生行动力的密码。一、入境:在对比例证中引导行动力情境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引子,良好道德品质、正确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道德品质,主要是在家庭、学校的道德教育和社会风尚与社会舆论的熏陶影响下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正是人们常说的"习与性成""美德大多存在于良好的习惯之中"。教育就是要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关键还是要在提高认识、诱发情感的基础上指导行为,使学生的道德意识外化为道德行为。语文教学便是让学生的道德意识外化为道德行为的载体之一,品德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将品德教育寓于作文教学中,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一种很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一、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结合思想品德课是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激发道德情感和行为动机的重要阵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对小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观念教育,把握"纲"的目标,结合"规"的要求,通过"本"的范例,从知道一个故事,悟出一个道理,练习一个行为,让学生从原有道德认知基础出发,经过学习,逐渐发展而产生新的认知水平,去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5,(64):173-174
惯常的品德教育聚焦学生的行为,追求一种立竿见影的效应。其实这种现象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行为,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品德教育不能只盯着儿童的行为,而要以儿童的自然性为出发点,加深学生对道德价值的自觉认识,既要激发儿童内心已有的先天道德性,又要通过课堂内外的种种活动培养学生后天的道德性,让道德内化为学生的自觉。公民教育就是一种遵循基本的道德教育,是一种面向所有人、更普遍适用的教育。在学生的品德教育中,以公民教育为价值取向,让学生在情感上有认同感,易于接受,为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5.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课的课程特性需要在教学中创设各种教学情境、采取多种措施实现学生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让他们在体验中感悟,引起情感的升华和心灵的共鸣,并通过道德践行,将其内化为真正的、自觉的行动。  相似文献   

16.
<正>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情感是人行为的源泉,缺乏情感,人的道德人格大厦将无法矗立。情感体验有助于孩子道德认知的形成和内化,也是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催化剂。那在教学中,我们要如何让孩子参与情感体验,最终发展其情感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以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爸爸、妈妈抚育我》一课为例,谈谈我的看法。一、捕捉生活细节,引发情感认识课标中指出:"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  相似文献   

17.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根本宗旨,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衡量教学质量的高低,不在于教师传授了多少道德知识,也不在于学生了解多少道德观念,关键是看学生能否通过学习,将道德观念自觉地用于指导行为实践,并能转化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课前调查,为学生的道德认识作铺垫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启发学生道德认识的"活"的源泉,根据课程特点,让学生做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活动的发展,提出了很多新的有关基础教育方面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就是其中一项,可见国家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的重视度。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以及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情感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让道德意识深深扎根在学生的观念中。  相似文献   

19.
将劳动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可以从心理学的认知、情感和意动视角循序渐进开展,构建劳动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逻辑,即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实践教育。认知教育重在充分挖掘教材,帮助学生理解劳动教育;情感教育重在创新教学方法,创设特定情境激发学生的劳动情感;实践教育重在探索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劳动。这一过程促使学生对劳动从认知内化为情感,进而从情感外化为自觉行为,最终达到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20.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情感、教材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三者融会贯通的过程。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学习的动因,是学习语文、发展智力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作品中的情感,还要把这种情感"移情"给学生,让学生在情感的驱动下自觉、主动、投入地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