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提出了建设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制定了特色化、国际化、人才强校三大战略。2007年,学校出台了《关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国际化发展的思路和要求。2013年1月10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召开国际化工作会议,大会回顾总结了自国际化战略实施以来,学校国际化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深入分析了国际化战略实施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对今后一个时期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进行了科学谋划。随后出台了《国际化战略行动计划(2013-2020)》。在学校60华诞、国际化战略行动计划即将正式实施之际,本刊专访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张来斌。张来斌,安徽铜陵人,1991年11月毕业于石油大学(北京)机械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1997年11月至1998年5月在美国伦塞勒工学院做访问学者。2005年6月起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张校长是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访谈中,张校长谈及学校国际化的目标、机遇和特色,介绍了国际化石油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强调了行业特色类学校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
贾再俊 《高教论坛》2022,(12):52-56
本研究以英国朴茨茅斯大学的30名中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数据,研究中国留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策略的总体使用情况以及各策略项目的具体使用情况。研究表明,在英中国留学生比较广泛使用英语口语学习策略,使用口语学习策略的频率由高到低顺序依次是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社会策略、情感策略。文章建议学生需提高使用各种学习策略的意识,教师应促进英语口语学习策略培训以及更加注重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等。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深入发展,井冈山大学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和规模发展迅速,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但与高水平院校相比,仍然存在一些差距。文章分析了井冈山大学来华留学学生培养的现状以及制约其高质量发展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井冈山大学来华留学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对策,旨在促进学校来华留学生教育良性发展、再上新台阶,提高高校教育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比利时荷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VUB)是比利时一所历史悠久的公立大学,该校以多元文化著称,注重民主与自由,并拥有高质量的教学和研究。本刊近期对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副校长简·科内利斯(Jan Cornelis)进行了专访。2001~2012年,科内利斯教授曾担任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科研副校长、知识创新和科技转移的学术负责人;2012年10月至今,担任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负责国际政策的副校长。在访谈中,科内利斯向我们介绍了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近年来在技术研究上取得的突破与成就,以及学校吸引国际学生的特色和优势,并以布鲁塞尔自由大学与中国的合作项目为例,对学校未来国际化交流前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行业院校中具有传统产业背景和鲜明行业特色的工科是最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高层次留学生的培养对于推动行业院校的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表明,行业院校通过培养高层次来华留学生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国际化、学者国际化、学科国际化和学院国际化,进而实现大学的国际化,这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界高教舞台上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关键作用。行业院校培养高层次留学生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本科教育为起点,以优势学科为重心,以国际间经贸合作为平台,以服务国家重大外交需求为导向进行战略部署和顶层规划。同时,行业院校应从学校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高层次留学生的培养,结合学科规划,推动学校的国际化进程和研究型大学的创建发展。  相似文献   

6.
做好留学生跨文化学习适应工作有助于推动高校国际化建设进程。近年来,来华留学生规模大幅提高,但国内高校和学者对留学生来到中国以后的跨文化学习适应状况、来华留学生教育对高校国际化进程的影响、采取何种措施促进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学习适应从而推动高校国际化建设进程等相关问题缺乏深入研究。文章以沈阳高校俄罗斯留学生跨文化学习适应为例,采用调查问卷与追踪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教育国际化也越来越迫切。2013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实施留学中国计划,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到2020年力争使在华留学生达到50万人以上,是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规模、质量和管理是学校发展不可缺少的三个要素。规模是生存之本,质量是发展之源,而管理更是规模和质量的保证。随着留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留学生的管理工作也需得到进一步规范与提高。本文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长期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纵向比较,进一步审视我校留学生发展现状,试图发现现阶段我校留学生管理方面的问题,并力求寻求解决方案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建于1828年,是一所拥有近200年历史的英国高等学府。早在1986年,中央兰开夏大学就开始了与中国的学术联系,是英国最早与中国高校有学术往来的大学之一。近年来,中央兰开夏大学在很多领域进行了重点投资建设,实现了为学生创造现代化学习与生活环境的目标。随着一系列新的发展计划,中央兰开夏大学董事会于2012年决定将学校校长的职位一分为二:校长主要关注学校在英国国内的发展,新设置的首席行政官负责学校的国际事务,并发展新的国际战略合作关系。作为中央兰开夏大学的前任校长,马尔科姆·麦克维卡(Malcolm Mc Vicar)被任命为中央兰开夏大学集团首席行政官,负责学校的战略领导和发展导向。麦克维卡同时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客座教授和哈尔滨商业大学荣誉教授。为深入了解中央兰开夏大学与中国高校交流合作的发展状况,本刊对麦克维卡进行了专访。在访谈中,麦克维卡对中央兰开夏大学的办学特色、与中国交流合作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了阐述,强调了强强联合的国际合作有助于大学在全球竞争中发挥优势,并提出中央兰开夏大学希望与更多的中国高校进行深入合作的愿望。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留学生教育是反映大学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围绕着新形势下如何发展留学生教育,一些发达国家结合各自国情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和发展模式.本文拟从分析美、澳、新(加坡)的留学生教育及现状着手,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有必要建立以国家创新和地区和平战略框架下的的留学生教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与趋势。澳大利亚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后起之秀,凭借其优质的教育资源、优惠的留学生政策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和学者的青睐,在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独树一帜。文章深入剖析了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国际化战略与实践经验,以期为我国大学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分析哥伦比亚大学的国际化特征及影响,有助于探讨大学如何在全球化时代中生存与发展。哥伦比亚大学具有高瞻远瞩的国际化发展理念.并推出了一系列打造国际化校园的措施,主要表现在学校使命与发展规划、学生结构、国际学者结构、课程设置、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等方面。哥伦比亚大学凭借留学生学费收入来增加财政收入,凭借国际教职员工卓越的成绩为学校提升了知名度,并将凭借其国际校友延续奇迹。  相似文献   

12.
云南师范大学把国际化办学理念贯穿于学校办学的实践中,努力打造国际化办学特色。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现已成为云南省享受中围政府奖学金外国留学生接收院校、中国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大学、中国为东南亚国家培训汉语师资基地、巾国首批代表国家赴国外创建孔子学院大学、中国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培训基地。  相似文献   

13.
易齐涛  雷松林 《文教资料》2011,(29):121-122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韩国地方高校在中国留学生的招生和教育中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作者通过资料调研、问卷调查,并结合自身在韩留学经历,从韩国地方大学中国留学生招生现状和中国留学生在韩学习生活状况两方面出发,分析了韩国地方大学中国留学生教育现状.指出韩国地方大学留学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和改善方案。  相似文献   

14.
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 促进高等教育国际交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今天,不少高校,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已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定为学校的发展目标,将增强学校的国际竞争力定为发展战略。在这种背景下,来华留学生教育已经不是单纯的汉语言文化教学,也不是单纯的专业理论教学,而是以服务于促进学校国际交流以及提高学校国际地位和竞争力为主要目标,以推进教育国际化为目的的基础工程之一。浙江大学近几年的留学生教育工作主要就是沿着这一思路展开的。通过学生交流项目加强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的交流和合作。近年来,浙江大学利用自身优势,积极与世界高水平大学进行交…  相似文献   

15.
由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今年取消中学第13年课程,以至12、13年两级中学生同时毕业,申请入读大学的人数大幅增加。这一新制度的实施是否影响中国留学生的申请,学校是否有能力吸纳这些学生,此外,加拿大颁布新移民法后,对中国留学生是否有影响?为了更详细地了解新形势、新变化下的留学情况,本刊记者采访了加拿大大使馆商务一等秘书Alain Gendron先生。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加速,成为全球新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大国,但与此同时却面临着严峻的来华留学生质量问题,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进入低潮期,来华留学生教育面临着留学生规模下降、留学生质量问题突出、规模与质量矛盾凸显等多重挑战,但也为中国迎来留学生教育从规模扩大到质量调整的关键窗口期。“十四五”时期,在中国教育财政“过苦日子、紧日子”的总体预期下,来华留学生教育最重要的方向是“保规模”和“提质量”。“保规模”的核心在于稳定留学生规模,优化留学生结构;“提质量”的关键在于全方位提高招生质量、全过程提高培养质量。文章结合深度访谈研究成果,围绕留学生招生质量、培养质量问题本身提出了系统建议。  相似文献   

17.
日内瓦国际关系与发展研究院(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nd Development Studies)由1927年成立的国际高等教育学院和1961年成立的国际发展学院于2008年1月1日合并组成,是世界上最早致力于国际关系研究的研究生院。该研究院在国际关系学、国际法学、国际经济学、国际关系史、发展学等领域享有盛名。自成立以来,研究院培养了许多复合型人才,其中不乏国际知名政要、学者。研究院地处瑞士日内瓦,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国际化的学术氛围。同时,研究院本着为全球学生提供从事国际关系和发展研究机会的理念,重视发展与不同国家大学的合作交流,并为学生提供多种奖学金。该研究院院长菲利普·布林(Philippe Burrin)长期从事国际关系研究工作,曾担任哈佛大学欧洲研究中心(Harvard’s Centre for European Studies)、柏林高等研究所(Wissenschaftskolleg zu Berlin)、牛津万灵学院(Oxford’s All Souls College)研究员,并担任过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菲利普·布林教授获得过多项奖励,包括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科研奖(MaxPlank Forschungspreis)。菲利普·布林教授于2004年起担任日内瓦国际关系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在布林院长2014年7月访华之际,本刊就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性、日内瓦国际关系与发展研究院国际化战略、中欧关系等问题对菲利普·布林教授进行了专访。在访谈中,布林院长指出,研究国际事务有助于全世界发展。为此,研究院依托日内瓦地理优势,突破公共、私人和非营利部门界线,培养国际事务领域复合型人才,并将国际化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希望通过多种举措吸引更多中国留学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来华留学生外语授课国际化专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留学生规模持续稳定扩大.外语授课国际化专业作为新生事物,必然会经历一个成长的过程.本文以浙江科技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对来华留学生外语授课国际化专业教学工作、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与服务三个方面进行满意度测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加大外语授课师资队伍的引进与培养,教学管理亟待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应得到足够重视,服务工作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9.
缅甸留学生来华学习,为中国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受到留学生主观方面以及中国高校乃至社会客观环境影响,当前仍存在一些较突出的文化适应问题。以武汉和南京两地高职院校缅甸留学生为例,通过调查其在日常生活、语言文化、人际交往、学业经济四个方面的文化适应情况,采取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探究他们在华学习生活中文化适应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尝试提出了一些促进高职院校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近两年来.中国教育领域发生着深刻变革。中国目前既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国留学生生源国.又在逐渐成为新兴的主要留学生目的国,国内高校在积极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也正在探索多样化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留学与人才流动,日益成为促进高校提升国际化水平与高等教育质量、创新管理体制模式的重要原动力及发展路径。在此背景下,增强均衡的学生流动、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必将在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12年3月9日至25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分别举办了2012中国留学论坛和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为深入了解有关情况,本刊特在留学论坛上专访了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任白章德。访谈中.围绕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扩大教育开放”和教育部制定的“留学中国计划”.白主任首先解读了今年巡回展和留学论坛的主要特点.随后对留服中心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以及搬迁新址后在服务理念、工作模式等方面发生的转变进行了细致梳理.最后对本刊的发展提出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