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唯知识教育与为生活教育的阐释,指明教育之最终鹄的不在知识,而在生活,在美且善的生活;教育本身意味着生活,享受教育的过程即是体验幸福的经历;教育终究是张扬人的生命活力,使人能不断地创造美好生活;为生活的教育即是为"人"的教育,教育回归生活就是要求教育看到人、回归人.因此,使教育拥有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便成为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
高成序 《现代教学》2014,(9X):73-75
<正>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需要我们从过度追求功利价值转向追求教育对人的幸福和发展本原价值的尊重与回归。充分体现以人作为目的的本原核心价值,以为人谋幸福作为教育的深层关怀,使追求幸福、获得幸福、生成幸福成为教育的目的、内容和过程。在分析此案例时,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小林作为一个人的合理需求,不仅关注他的"生存性问题",而且关注他的"存在性问题",即不仅  相似文献   

3.
教育需要成为一种以生活世界为底蕴的教育,那么,"生活世界"是怎样界定的?教育是怎样"回归"生活世界的?胡塞尔、哈贝马斯等教育家对"生活世界"进行了不同的界定,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奠定了理论基础。我们要正确理解"回归",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大力倡导生活教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育与生活相互统一,相互融通。  相似文献   

4.
世纪之交的中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变革和转型期。"科学发展观"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观念,"以人为本"成为社会发展的目标追求。作为时代精神体现的教育基本理论,世纪之交也将其研究的主题共同指向了"人",表现在:教育本质研究以人学为视野,教育目的指向真正的"人",教育功能研究转向发展人的本体功能,"教育与人"关系研究回归人的本性,教育学性质研究凸显人文性,教育研究追求人文的范式。回到"人",既是"以人为本"社会的要求,也是对教育本真的回归。我们有理由宣告,中国教育已开始进入了"人的教育"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5.
生命教育是对生命的关注,着眼于学生和教师的生命成长与价值实现。在这个过程中,生命将成为教育的基本旨趣,而教育将成为学生与教师生命的守望者,其目的是实现生命教育向真正的人的教育的回归。实现这一回归,生命教育需要关注生死教育、苦乐教育、灵肉教育等基本教育课题。  相似文献   

6.
教育在生活的需要中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当它走出"婴儿期"走进"少年期",从原始社会迈入阶级社会之后,却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而逐渐异化.时代在呼唤教育的回归,变质的教育必将退出历史舞台,在更高程度上回归本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杨贤江对此作了深刻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教育与生活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教育是社会生活的必需,而不是社会体制化的产物。"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价值诉求是以日常生活为依归,力求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并通过对生活疆域的开拓,改造和完善人性。但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了把生活世界理论庸俗化、简单套用生活世界理论解说教育的问题。"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要立足于人的生成性,还教育以生活的本性和充满智慧挑战的特点,关注学生发展的真实需要,通过教育创新,使教育从以往单向的传授知识的模式转换为基于真实情景的交往活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唯知识教育与为生活教育的阐释,指明教育之最终鹄的不在知识,而在生活,在美且善的生活;教育本身意味着生活,享受教育的过程即是体验幸福的经历;教育终究是张扬人的生命活力,使人能不断地创造美好生活;为’生活的教育即是为“人”的教育,教育回归生活就是要求教育看到人、回归人。因此,使教育拥有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便成为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9.
生命教育是对生命的关注,着眼于学生和教师的生命成长与价值实现.在这个过程中,生 命将成为教育的基本旨趣,而教育将成为学生与教师生命的守望者.其目的是实现生命教育向真正的人的教育的回归.实现这一回归,生命教育需要关注生死教育、苦乐教育、灵肉教育等基本教育课题.  相似文献   

10.
驯化教育是一种"制器性"教育,是一种抽掉生命本性而使人工具化、规格化和标准化的权力技术,一般运用身体规训、权威说教、标签强化等教育形式。生成教育是一种"生长性"教育,是一种回归生命本质,使人的主体性、自然性与可能性得以弘扬的教育技术,它崇尚发现个性、尊重自由、点燃激情等教育形式。这两种教育的本质差别,在于其秉承的人性观、知识观与教学观的截然不同。训化教育使小豆豆成了问题孩子,而生长性教育又让她成为优秀孩子。  相似文献   

11.
作为班主任老师既要具有现代教育的理念,又要具有教育的智慧和艺术.笔者通过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认为教育目光应当放在使学生发展成为:"整体的人",而不是一味追求理想中"完美的人".班主任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需要运用"维纳斯效应",理智地宽容学生,让学生走进自我教育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教育中逐渐显现出了教育行政化、功利化和知识化的价值取向,教育的工具化掩盖了其人文价值本性。现代社会中人本价值的缺失和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使教育人文价值的虚无化成为现代性教育的主要危机。教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回归生活、彰显生命"的人文价值,才能使教育重新焕发活力,成为社会和人在发展中所具有的教育性活动。  相似文献   

13.
自我认识的回归与教育之哲学本性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哲学活动出发,阐明自我认识的回归作为教育的哲学本性。近现代以来,教育越来越多地偏离了应有的哲学本性,我们需要不断地甄定教育的使命,以人的自我认识的完善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今天,教育越来越多地成为碎片化的存在,一点点补缀人的生命,导致生命意义的迷失,我们需要重申教育的哲学品性,以自我认识的生长超越碎片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正>关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讨论,成为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但有一个值得人们注意的问题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更多的是呼吁倡导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与结合,而没有把教育视为人应该经历的生活本身。也就是说,对于"教育是生活本身还是为生活做准备"、  相似文献   

15.
生存论哲学指导下的"人之生存"要求教育必须摆脱工具性、功利性的异化现象,摆脱社会、政治、经济的奴役,注重人的人性化、个性化以及生成性,在此基础上实现教育与生命个体的融合,使教育真正由人之生存中的"谋生"手段变为引导人"乐生"的一种方式。"人之生存"语境下的教育目标是受教育者,即教育的发生与作用都应从促进作为生存个体的人的发展这一目的出发,在此基础上促进社会的发展或者其他附加功能的实现。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回归其应然状态,并且不论在何种社会中都能发挥其作用———即促使个体由自然走向自觉自由,成为创造性的存在,成为健全而富有个性的人。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人的价值是教育的最高价值;培育和完善人的主体性,使之成为时代需要的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主体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以培养学生主体性为目标,致力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教育成为主体的内在需要,成为主体自主建构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朱丽华 《成才之路》2014,(17):62-62
正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向生活世界回归"成为核心理念,同时也是课程改革的主导思想。而生活化正是幼儿园课程的特点。这是因为幼儿是通过在环境中与他人共同的生活来获得经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  相似文献   

18.
教育目的是"为人"的,其价值取向是"人为"的。人的诗意生成性本质决定了教育具有诗意生成性的本质。中国传统教育以诗意文化为依托,运用诗意言说的方式,形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质效,自然具有诗意的本质。而在中国教育发展的历程中,一度奉"理性教育"为圭臬,使得教育朝"逻各斯中心"发展,教育成为"非诗意"的存在。教育本真回归的路径在于教育目的指向培养完整的人、教育内容依托诗意文化、教育过程润泽心灵、教育言说凭借典雅的汉语。  相似文献   

19.
学习是人的天性,学生的学习实践就是其生命需要的实践,这理当成为课堂教学的应然思维。而目前偏离这种思维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及考试评价导致了学生与学习的隔离和对立,导致学习被异化,使学生成为自身学习活动的奴隶。只有坚持"学生的学习实践就是其生命需要的实践"这种理念,教育教学活动才能借助于人的学习本性的张扬而获得其本来的意义,这也是"育人为本"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儿童文学教育具有多元价值取向,体现在培养孩子真诚品质、塑造孩子友善品格、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激发孩子想象力等多个方面。尽管人们对儿童文学认可度越来越高,但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冲击、市场需求导向的影响以及专业教育素养的缺失等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下,儿童文学的多元价值却逐渐偏离。从社会实际出发,结合儿童的行为认知特点以及成长与发展的需要,从三个方面提出儿童文学教育多元价值回归路径:坚持以"儿童"为中心,使儿童文学创作回归儿童需要;坚持以"阅读"为主题,使儿童文学阅读回归生活;坚持以"教育"为根本,使儿童文学教育回归教学。从而更好地发挥儿童文学教育的多元价值,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