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8年5月22日至29日,台湾103岁的苏雪林老人坐着轮椅乘飞机返回了阔别整整半个世纪的祖国大陆,并回到了离开长达七十三年之久的安徽故园.苏雪林的大陆之行,<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等多家媒体都作了报道.但在回台湾前,她却久久不愿登机,她说她要访问浙江兰溪.  相似文献   

2.
1999年台湾文学界及文学出版,与盛事连连的1998年相较之下,显得沉重。据有关报道披露,去年台湾文坛花果凋零,令文学界不胜唏嘘。台湾仅存的“五四作家”苏雪林,以104岁高龄逝世,接着历史研究者黎东方、台湾民族研究专家和作家黄得时、资深作家龙瑛宗相继以高龄逝世。多年来投身出版界、主编策划当代  相似文献   

3.
据台北消息:1986年8月,龙应台的《野火集》在台湾疯狂热销之际,她收拾行囊,远赴德国。人们未曾料到,13年后她竟回到台湾做官,由文化评论家摇身一变为台北市文化局首任局长。是什么原因使一向站在超然地位的作家及批判者,甘愿亲自用脚站在所谓的政治污泥中,去接受风险性甚高的局长职务?台湾文坛尽管  相似文献   

4.
台湾女作家席慕蓉的作品在大陆颇受青睐,据粗略统计,近年内出版各种版本席慕蓉诗文集近20部,一时使席慕蓉和她的作品成为中国文坛的热门话题。本栏所刊短文三篇,从不同层次、角度分析了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5.
《在大龙河畔》,1936年12月由海风社出版,作者即是蜚声当代台湾文坛的张秀亚。但若说起张秀亚最早的文学活动,那还是从内地开始起步的。张秀亚(1919-2001年),河北省沧县人,儿时因常听母亲讲故事,培养了她最初对文学的爱好。她中学时就开始给天津《益  相似文献   

6.
据台湾报纸报道,台湾《自立晚报》“自立副刊”于去年底举办了一次问卷调查,显示台湾文坛去年发生的十件大事,大陆作家钟阿城作品的出版被列为第四,该报称之为“大陆作家钟阿城登陆台湾”。《自立晚报》“自立副刊”的调查,以1986年《台湾文坛十大事件》为题,向台湾地区抗战后(1945年)  相似文献   

7.
继《中国大陆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在台湾出版之后,中南财经大学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所古远清教授的新著——《台湾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再次在台湾文坛吹起一股热风,台湾《世界论坛报》、《台湾联合报》、《台湾新闻报》、《葡萄园诗刊》、《文讯》等多家报刊对此书的出版刊文进行详细报道。新加坡、澳门和香港等地报刊也刊文予以关注。 当代台湾文坛最具影响力的评论家颜元叔教授称此书的写作是一种“壮举”,既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又具有丰富的史料性。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张健教授  相似文献   

8.
红缨仔,简媜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自上个世纪80年代,作为台大中文系学生的简媜携第一本散文集《水问》登上了台湾文坛后,便一发不可收拾。随后出版的散文集《只缘身在此山中》、《月娘照眠床》、《七个季节》、《一斛珠》、《私房书》、《浮在空中的鱼群》、《下午茶》、《胭脂盆地》、《女儿红》等更是奠定了她在台湾散文界的地位。而这其中大部分作品版  相似文献   

9.
*台湾佛光大学南华管理学院新近成立了台湾第一家出版学研究所。研究所将于今年夏天开始招生。台湾业界人士希望该研究所的成立能为出版业提供人才,并给在职者提供进修的渠道。 *在商务印书馆创办100周年,台湾商务即将届满50周年之际,台湾商务印书馆最近在人事上做了重大变动,大块出版社董事长郝明义接掌台湾商务总经理及总编辑职务。郝明义曾任时报出版公司总经理,在台出版界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李昂被台湾文坛称为"叛逆的女性",她在上世纪80年代初发表的小说《杀夫》,震惊了当时的文坛,尖锐地揭示了封建家族势力和男权主义对妇女的压迫和妇女本能的反抗,其批判的锋芒直指男权社会。"新写实"的代表作家池莉在90年代也构建了一个现代社会的"杀夫"故事——《云破处》。《杀夫》和《云破处》在"杀夫"的故事框架下,都有对人性恶的书写,都  相似文献   

11.
李昂被台湾文坛称为"叛逆的女性",她在上世纪80年代初发表的小说《杀夫》,震惊了当时的文坛,尖锐地揭示了封建家族势力和男权主义对妇女的压迫和妇女本能的反抗,其批判的锋芒直指男权社会。"新写实"的代表作家池莉在90年代也构建了一个现代社会的"杀夫"故事——《云破处》。《杀夫》和《云破处》在"杀夫"的故事框架下,都有对人性恶的书写,都  相似文献   

12.
钦鸿 《出版史料》2006,(4):50-60
长达十五年、出刊一百九十二期的《野风》,是上世纪50年代台湾文坛一个重要的文艺刊物。尤其是它创刊之初的前四十期,以“反映现实”①和“创造新文艺,发掘新作家”②为口号,大力推进现实主义文学,在当时“反共抗俄”甚嚣尘上、“战斗文艺”充斥报刊的台湾文坛独树一帜,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影响。曾在《野风》上起步的青年作者,许多已是如今文坛的大家,如余光中、郑愁予、於梨华、郭良蕙、刘非烈、郭枫、楚卿、张漱菡、朱沉冬等,而《野风》也因此为台湾文学史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野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大…  相似文献   

13.
36岁的年轻诗人许悔之从今年3月起已接任台湾联合文学出版社和“联合文学”杂志的总编辑之职。许悔之学理工出身,曾获得台湾多项文学奖,前联合副主编痖弦称赞他是“台湾文坛美男子”,年轻有冲劲、富有浪漫气质。  相似文献   

14.
鲁迅在现代文坛久负盛名,但却很少会有人把他在文坛崭露头角和一个河南女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她就是河南的豪门女杰马青霞。在某种意义上说,她是鲁迅的伯乐,正是她慧眼识才,发现了鲁迅超凡的才华,并把奠定他在现代文  相似文献   

15.
台湾有关传媒发表谢勒德文章,分析近年台湾文学书现象:20世纪末后几年,一些曾经在台湾文坛树立相当意义与座标性作品的老作家朱西宁、王昶雄等相继辞世。虽然他们悠远温藉的文字仍然留在读者脑海中盘旋内动,但跨越世纪的文学风向,亦随着这些年新  相似文献   

16.
现代意义上的台湾书评,始于50年代。1954年9月台北文物供应社出版了最早的一部图书评论集,即司徒卫的《书评集》,共收入书评24篇,评论对象覆盖了整个50年代的台湾文坛。《书评集》揭开了台湾现代文献评论事业的帷幕。  相似文献   

17.
台湾的儿童文学作家一向受文坛冷落,不像一般作家享有崇高的名誉.但现在,他们似乎要转运了.  相似文献   

18.
大陆作家阿城10年前在台出版了他的《棋王·树王·孩子王》,至今一直受到台湾文坛的重视和广大读者的欢迎。最近,阿城在台湾又推出了他的新作《威尼斯日记》。该书是他受邀旅居威尼斯时所写  相似文献   

19.
刘虹风,一个活跃在台湾书业的独立书店业者,其书店"小小书房"在台湾小有名气。在俄罗斯攻读完东亚文学硕士学位回到台湾之后,她在书店工作了几年,其后出来开了家自己理想中的书店。2008年,在她的主导和联络下,台湾八家知名独立书店集结起来,成立了台湾独立书店联盟,并积极开展活动。独立书店联盟在运行两年之后遭遇危机,暂时搁浅。从那时起,刘虹风一直在思考有关独立书店存在、发展的问题,这也成为她跨出台湾去考察独立书店经营之旅  相似文献   

20.
刘虹风,一个活跃在台湾书业的独立书店业者,其书店"小小书房"在台湾小有名气.在俄罗斯攻读完东亚文学硕士学位回到台湾之后,她在书店工作了几年,其后出来开了家自己理想中的书店.2008年,在她的主导和联络下,台湾八家知名独立书店集结起来,成立了台湾独立书店联盟,并积极开展活动.独立书店联盟在运行两年之后遭遇危机,暂时搁浅.从那时起,刘虹风一直在思考有关独立书店存在、发展的问题,这也成为她跨出台湾去考察独立书店经营之旅的缘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