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宋夏攻守之势的变化看韩范的攻守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承五代纷乱之局,“内无大臣跋扈,外无藩镇专横,独夷狄为可恶”1。在两宋三百多年的统治期间,为中国患者,先后有辽夏金元四国。北宋虽然为新兴的金国灭亡,但实际困扰宋室最久、削弱中国最甚者则为西夏。西夏自李继迁倡乱,侵扰日甚,叛服无常。宋廷旨在招纳怀柔,一再予以优容。及元昊僭号称帝,仁宗下诏征讨,双方开始长期处于敌国地位。宋夏战争时断时续,几乎与北宋王朝相始终,给北宋带来了严重危害。(本文所要探讨的宋夏攻守之势的变化仅限于从北宋建国至宋仁宗时两国攻守之势的变化)。在宋夏的长期战争中,攻守之势不断发生变化,北宋对西夏时…  相似文献   

2.
好水川之战乃北宋与西夏间一次重要战役,结果以宋军失败而告终。宋军之所以失败既有客观原因,如:投入兵力较少,宋军本身积弊重重;更有主观原因,如:宋对夏政策亦战亦和、摇摆不定,主帅韩琦对敌估计不足、用人失察。  相似文献   

3.
北宋的西北人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宋西北五路的汉族人口、五路及河湟吐蕃人口、党项西夏人口、西州回鹘、喀喇汗国及西辽等政权下的人口进行了估算,就北宋西北人口的特点及历史局限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宋仁宗至宋神宗统治时期存在两种不同的民族关系思想流派:一是以不事四夷、重内轻外理论为支撑,以安静边鄙、息事宁人为最终目标的主和派;二是以多事四夷理论为支撑,以兼制夷狄、恢复汉唐疆域为目标的主战派。这两大思想流派之间的斗争不但直接影响了当时民族关系的发展,对北宋政局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将北宋时期中国民族关系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相似文献   

5.
北宋政府在应对与周边少数民族矛盾时会采取各种政策招降以削弱其力量,其中对西夏的招降最为典型。自李继迁叛宋以来一直到北宋灭亡这一百多年时间里,宋夏战争不断,为了更好地削弱西夏的力量,北宋自始至终贯彻了对西夏的招降政策,且方法多样。夏人归降后,北宋政府对西夏降人采取优待措施的同时也相对地予以限制。招降政策使得大量人口流向北宋,为北宋争取了一定的战争优势。然而,长期的推行浪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加剧了北宋的经济负担。大量人口的归降也必然会导致宋夏矛盾加剧,爆发一系列的战争。  相似文献   

6.
北宋时期 ,宋、辽、西夏三政权长期并立。西夏的国土、人口、耕地 ,远不及北宋与辽朝 ,但西夏政权却长期存在 ,并与北宋、辽朝相抗衡。其主要原因 ,在于当时北宋与辽朝南北对峙 ,西夏成为维系宋辽间平衡的砝码 ,也因此形成了并非势均力敌的三国鼎立局面。这种三国鼎立局面 ,又成为影响宋夏和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北宋名学家苏洵针对北宋在建国以后对不断进犯东北、西北边境的契丹、西夏一直采取妥协退让屈辱求和政策这一情况.写下流传千古的《六国论》,借战国时期六围的破灭警示统治阶级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  相似文献   

8.
《华章》2007,(Z1)
唃厮啰是北宋时期存在于中国西北的吐蕃诸政权中的一个,活跃于公元11世纪到12世纪初,后为北宋所灭。它以今青海东部为中心,地处宋、夏两国的交界处,是北宋与西夏之间的缓冲地带。作为当时丝绸之路南路的控制者和吐蕃最有势力的政权,它也是北宋和西夏积极争取结盟的对象。在这种形势的影响下,北宋方面采取了以下手段以争取与唃厮啰上层的联合。  相似文献   

9.
在1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北宋始终处在和辽、金、西夏三个少数民族政权鼎足而立的政治格局中,而与西夏之间的争战则是北宋民族关系的主线和主要矛盾。百年宋夏战争激发了北宋士大夫文人的忧患意识与爱国情怀,并在诗词创作中有着鲜明的体现。本文以文人士大夫的人格精神作为研究媒介,探讨宋夏战争对北宋文学风貌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
北宋是中国封建经济继续向前发展的时期,然而历史学家认为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弱小的统一中原的汉王朝,常用“积贫积弱”概括之。那么,如何理解北宋积贫积弱的原因呢?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对学习有兴趣的学生。往往态度积极,听课认真,其学习成绩也较为理想.反之.则视学习为苦差。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让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呢?下面是本人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北宋一朝,始终处于辽、金、西夏三个少数民族政权鼎足而立的政治格局中,而与西夏间的冲突是边患的主要矛盾。宋代内忧外患的政治环境激发士人积极进取、革新政治的精神,与之相应的文化心态也发生变化,表现为以道自任精神的复活,人格精神的重新确立,这对整个宋代的士风、学术建构、文学创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以宋夏战争作为研究媒介,探讨宋夏战争对北宋士人精神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 1.民族政权并立。如北宋与辽、西夏的并立;南宋与金的并立。与汉族相比,少数民族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处于落后状态,但辽、西夏、金这几个政权自身内部统一,经济、军事的综合国力并不弱。两宋政府都未能完成全国的大一统,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政权形成均势,于是造成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1979年试用的初中课本《中国历史》第二册第三章中有《辽、西夏和北宋的关系》一节,其中讲到了西夏第一代皇帝元昊时期创制西夏文的问题。为了使学生对西夏文有一个形象的认识,还在第10页附了一个西夏文和汉文对照的插图。图中包括四个词共八个字,左边是西夏文,右面是汉文。按理每个汉文词应是相对应的西夏文  相似文献   

15.
自公元970年北宋建立至1127年结束,其存在的一百六十七年间夷狄威胁相伴始终,因此政府重视马政建设,并对马政之保马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文章主要从北宋保马法的形成背景、发展脉络和历史评价三个方面予以浅论.  相似文献   

16.
宋词之分期,既不同于政治史之分期,也不同于宋诗之分期。整个宋词的发展分两大阶段,即北宋词与南宋词:一、从与音乐的关系看,北宋词绝大多数是用于演唱的,南宋词的主要功用已由应歌而转变为新体抒情诗;二、从题材与内容看,北宋词基本上未脱离“词为艳科”的传统,南宋词则彻底摆脱了这种束缚;三、从表现形式看,北宋词尚未完全脱离俗调,南宋词则以骚雅为归宿。而北宋词又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自宋太祖开国至仁宗朝,为沿袭期,但沿袭中有变化;后期自英宗至北宋灭亡,为变革期。南宋词也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起自高宗建炎,止于宁宗嘉定元年,为以辛弃疾为代表的爱国词大放光芒的时期,但也有姜夔起而与之抗衡;后期自嘉定止于宋亡,为学辛与宗姜两大派并立的时期,但后者已转居上风。  相似文献   

17.
与中原王朝北宋、南宋、辽、金鼎足而立的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由于与中原王朝的频繁接触,相互往来,儒学对西夏党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植根于农业社会土壤中的儒家思想文化具有稳定、和谐、整体化的发展模式和强烈的辐射渗透力,对于由单纯牧业经济向农业经济过渡的党项族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从而使儒学在西夏党项族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关于苏轼的《江城子·猎词》(老夫聊发少年狂)下片末“西北望”三字的理解有三种解释。结合苏轼的用语习惯,以及北宋与边境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可以确定此处指密州之西北向、与宋有战事的西夏和吐蕃。  相似文献   

19.
成语“三令五申”是一再命令告诫的意思。语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这句成语,许多人经常用到,但“三令”令的是什么?“五申”申的又是什么?宋代曾公亮撰《武经总要》书中记载了三令五申的具体所指。古之所谓“三令”:一令观敌人之谋,视道路之便,知生死之地;二令听金鼓、视旌旗,以齐其耳目;三令举斧钺,以宣其刑赏。所谓“五申”:一申赏罚,以一其心;二申视分合,以一其途;三申画战阵旌旗;四申夜战听火鼓;五申听令不恭,视之以斧铖。这就是三令与五申的内容,是教育将士应该在战阵中和军事行动中明确作战守则。何谓“三令…  相似文献   

20.
韩琦根据宋夏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其对西夏的策略,先后提出攻、守、和三策。韩琦无论是主和,还是主守、主攻,都是为了保境安民,以实力遏制西夏的侵优,维护北宋的尊严和宋夏之间的持久和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