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对当前社会的经济文化和信息传递产生着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传统的媒体产生很大的冲击。传统的地方党报主要以报纸的形式传递信息,这与多样化的新媒体信息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相比,显然处于极大的弱势,地方党报现在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极大的困扰。如何发挥党报优势,改变党报渐被遗忘的现状,这需要从多方面、多渠道来改进党报的报道和传播策略。本文就这方面展开讨论,并且提出了党报与新媒体的融合方式,及发展新时代党报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政务新闻代表着党和政府的权威声音,是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党报的生存发展面临考验,作为党报主要新闻资源——政务新闻报道的出新出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咸宁日报社政务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围绕采编模式、送审机制、刊播方式等内容,提出了相应的策略。通过不断强化报道工作的机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全面提升政务报道的权威性、及时性、准确性和安全性,实现既有镇版之作,又收刷屏之效。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新媒体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信息的数量.获取不同资讯的时间和空间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主流媒体依然是我国纸质媒介的核心,主流媒体的生存和发展情况对于其他媒体的生存和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新媒体的背景下,主流媒体的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地方主流媒体发...  相似文献   

4.
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是传媒领域一场划时代的变革与创新,作为地方党委政府舆论宣传的主阵地,主流媒体不应置身其外。唯有顺应大势,主动作为,正确处理好变与不变、融与合、全与专之间的辩证关系,有所为有所不为,方能在媒体融合发展中实现凤凰涅槃。  相似文献   

5.
厉振羽 《传媒》2015,(17):21-23
随着中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中国媒体业将迎来重大变革.这一对中国媒体行业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与深远影响的中央文件,其实质是为了进一步壮大主流媒体.经过对大量实例的研究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与分析推理,笔者发现,资本运作是我国现阶段壮大主流媒体的捷径. 资本运作对壮大主流媒体的作用.在媒体格局深刻变化的今天,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新型主流媒体与新型媒体集团是做大做强主流媒体的重要途径,而资本运作恰恰是其实现之捷径.  相似文献   

6.
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新兴媒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势在必行。党报上连党心下接民心,在这场变革中肩负着重大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党报记者更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主动适应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杨秀峰 《传媒》2015,(9):33-35
媒体发展至今,从一张纸,到无声电影,再到绘声绘影的电视媒体,行业发展经历诸多黄金节点,传播途径不断立体化.当前,对传统媒体而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不断饱受争议的媒体公信力,或许正在经历一场“寒冬”. 当传统媒体迷茫之际,高层不断高调发声.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时,重点强调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强化互联网思维”,推动两者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8.
正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带来传播介质和传播形式的突飞猛进,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兴起,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凭借丰富的内容、快捷的传播方式、互动式的用户体验等优势,吸引了大量受众,其发展速度之快,对传媒业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之广,超出了人们的想象。面对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作为党宣传舆论主阵地的地方党报,又该如何"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寻求创新和突破,巩固主流地位呢?新媒体发展优势和地方党报面临的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就媒体融合发展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媒体融合的工作理念、实现路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山广播电视台顺应传媒业发展大势,向更开放的心态转变,向更与市场接轨的经营理念转变,向移动互联网思维改变,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度融合,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为处于发展瓶颈期的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注入活力。实践表明,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增强主流媒体传播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期刊发一组文章,对中山广播电视台融合发展的实践进行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0.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整个信息传媒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互联网在信息传播交流中的广泛应用,昭示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如何适应网络科技的全新发展,适应全媒体时代传媒舆论特点,成为军队媒体必  相似文献   

11.
在微博时代,信息的传播已经打破了时间上的局限,其信息发布与新闻事件的进展几乎是同步进行,这是因为:一方面,民众对重大突发性事件的反应越来越迅速,另一方面,传统主流媒体的反应似乎相对滞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高主流媒体对舆论的调控和引导能力,已是当务之急。微博时代的舆论什么是舆论?舆论就是社会公众对某个特定问题发表的意见,并且期望这  相似文献   

12.
和以往的广播,报纸等传统的媒体相比,电视新闻媒体受新媒体的影响较小,可长期来看,信息传播的速度、内容及同质化方面的缺陷依旧会使电视新闻媒体发展受到限制。所以,在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之下,电视新闻就势必要将传播策划工作进行整体创新,这样才能满足当今时代媒体发展的需要。因此,分析电视新闻传播策划创新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章期豪 《视听》2022,(3):176-178
5G技术的快速发展给视频产品的传播带来了重大影响,不但电视机的开机率日渐走低,而且电脑PC端的关注度也有所下降.这是由于人们能够通过高速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享用更加流畅的视听信息.地方主流媒体要在5G技术的支持下实现转型升级,就必须抓住几个重点:紧跟前沿技术进行传播手段的迭代创新,生产适应多种渠道传播的视听产品;打造优...  相似文献   

14.
当前传媒领域正经历着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从此消彼长的竞争状态,逐渐步入互动融合的发展阶段。中央政策的指引与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引爆了对这一新课题的探索与突破。本期封面专题,我们特别邀请浙江省11家市级党报和两家县市报的社长总编进行一场关于"媒体融合"的脑力激荡,展示他们的探索和取得的成果,也交流他们遇到的困惑和难题。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的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冲击,那么传统媒体,特别是原本就起点不高的地方媒体,应该如何调动自身优势,化解不利因素,寻求突围路径呢?一、张扬专业性和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最大的优势就是专业性。专业性首先表现在新闻信息的采集上。新闻是一项专业技术工作。如何在纷繁芜杂的线索中理清头绪、保持公正与客观、进行清晰阐述,以及如何在采访困难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刘芳  吴超 《新闻战线》2020,(6):90-92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人民海军成立和渡江战役胜利70周年。这一年,泰州广电媒体始终坚持以新思想指导新闻实践,以改革创新的勇气和魄力在一件件大事、喜事中集中发力,在着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征程中砥砺前行,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增强,书写了新时代精彩壮丽的篇章。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无论广度和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正在经受着"第三次浪潮"的冲击,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各种数字新媒体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蓬勃发展,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在日常生活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生活发生着深刻的影响。在这样一个数字化、多媒体的传播环境中,以报纸、电视等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世大压力,传统媒体须坚持内容为王的核  相似文献   

18.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使我们的主流媒体科学运用先进传播技术,增强信息生产和服务能力,更好地传播党和政府声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以地方党报为主体的传统媒体,作为党的重要思想舆论阵地,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切实增强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在互联网上特别是新兴媒体领域牢牢掌握  相似文献   

19.
叶海 《编辑之友》2011,(10):53-56
一新时期传播环境呈现的新特点及地方党报存在的不足与弊端(一)传播环境发生的演变一个社会的媒介行为总是和那个时代的制度环境与传播语境相联系的。30多年来,中国的媒体顺应发展规律,在推动改革开放,振兴国家的历史责任方面,用独特的方式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常安庆 《新闻知识》2012,(8):106+67
随着社会的进步,数字技术的发展,新生传媒以迅猛的速度冲击着传统媒体所传播的新闻信息领域,传统平面媒体和影像传媒需要使用历史新闻资料信息抗衡新媒体的冲击,努力维持原有的新闻信息传播领域。在这种形势下,主流媒体肩负重任,要求新闻资料编辑人员对历史新闻资料信息进行重新整合、重新加工、再度开发,使原有的历史新闻资料信息再度发挥其新的作用,为受众服务。近年来,在经济不发达的省份,主流媒体由于经济实力的原因对资料部门出现了关、并、停、靠的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