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莹 《教育文汇》2004,(6):37-3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加大了儿歌韵文的比重。实践证明,大量儿歌韵文的熏陶,有节奏感的语感积累,极富韵味的语言启迪,对孩子语文素养的培育有极大的作用。《水乡歌》恰恰就是一首琅琅上口的儿歌,也很适合孩子们进行创编。因此,我试图通过《水乡歌》一课的教学来激活学生思维,打开学生创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要使中师生在毕业以后,能够比较顺利地担任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尽量缩短由学生到教师的“过渡时期”,进而成为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教材教法》课的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教学实践。要通过《教材教法》课的教学,加强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因此,我在《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课的教学中,尽量做到讲清理论,加强实践,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掌握教材。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精讲理论。现行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全书共九  相似文献   

3.
目前,由于教师“教”与学生“学”方式的转变,语文课堂关注学生成了焦点与热点,特别是如何实施主体性教学,把学生这一传统的“认知体”提升到“生命体”的高度,成了广大一线语文教师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近来,学校一位语文学科带头人在执教《水乡歌》一课中,充分尊重学生、关注生命、和谐互动、活泼发展,引领学生走进教材、走出教材,学到知识和方法,既运用又创造,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4.
林巧莺 《学子》2014,(12):35-35
一堂好课,就如一首好歌,抑扬顿挫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启迪。通过对《水乡歌》一课的执教,我深深地感受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对于教学的意义,它给予了学生更多参与的机会,注重培养学生能力,课堂成为学生体现成功、自信、快乐的平台。《水乡歌》是苏教版语文第三册一首文字优美的诗歌,字里行间充满了美。全诗有三小节,每一小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朗朗上口,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  相似文献   

5.
电教媒体具有个性化、信息化、多元化的特征.视觉、听觉、视听觉媒体和交互媒体的运用,使得教学内容和方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变得新颖、多样,充满情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电教媒体,能优化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和艺术魅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表现手段多样化的特点,能充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水乡歌》一课,我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开放互动的课堂情境,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以读为本,借助课件展示水乡水多、船多、歌多,让学生读中悟情,引导他们感悟诗歌的语言美,领略水乡的风光美,同时重点抓好识字教学.  相似文献   

6.
正小学低年段语文教材中的儿童诗歌大多浅显易懂,风格清新,读来朗朗上口,宛如一条涓涓溪流滋润儿童幼小的心田,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在这浅浅的诗歌文本中找寻深深的意蕴,把诗歌读透、读深,读出神韵和个性,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比翼齐飞,让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提升呢?下面就苏教版二上第21课《水乡歌》一文的三个教学片段作一个赏析,希望能给更多语文教师在低段诗歌教学中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凭借教材而实施的一种教与学的活动。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关注课堂生成是实现精彩课堂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的具体体现。现以小学语文《竹乡之歌》一课为例,谈一谈对课堂生成如何进行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前些时候,我多次执教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排列与组合)》一课,深刻感受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我设计的《数学广角(排列与组合)》的教学流程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数学教学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教学,让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学,让探究性学习成为课堂的主旋律”。因此教师应该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对教材再处理和再创造,使学生更容易认识问题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标指引下,语文教学更加开放地向课外拓展延伸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语文教师教学时应适当的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如《水乡歌》的教学可增加量词的训练,构建课文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练习表达等,以扩充语文课堂教学的容量。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范例,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资源,是实现课标的一个工具.思想品德课教材是以生活主题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的,这就给教师的教学设计留出了广阔的再创造的空间,为个性化教学留有了余地.教师要成为教材的创生者,教材的主人,真正地用教材,根据自己对课标和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思考,使教材的内容真正为自己所用.  相似文献   

12.
教材简析:苏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水乡歌》是一首诗歌。诗歌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给读者勾勒出一幅鲜明、形象、秀丽的水乡风光图, 使人感受到水乡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美好的生活,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的课堂教学异彩纷呈。教学创新不断涌现。然而,面对层出不穷的理念和模式,教师们不禁思考:语文课到底应该怎样上?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理解、感悟、积累、运用语言的课堂?此文以《仙人掌》一课为例,谈谈我在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方面的有益做法。  相似文献   

14.
教材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却容易被轻视的一个部分,一名语文教师要上好一堂语文课,对语文教材的解读和研究极为重要。目前,中学语文教师处理教材的策略各不相同。在新课程背景下,更加倡导语文教师们要学会用教材去教,而不是简单地去教教材。借助语文教材这个跳板,应当试图达成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终极目标。语文教材可以是个性化的阅读篇目、可以是理解语文知识的例子、也可以成为语文学习的媒介。在教学后更是要积极反思,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处理语文教材不仅要深入挖掘语文课文的主旨内涵,更是要立足课标、立足学情、立足未来,让教材成为指导教师更有效地教、学生更高效地学的基础性工具。为践行课标中不同维度的要求,语文教师应当学会在教学实际中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材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文本解读 《水乡歌》是苏教版语文第三册中的一首诗歌。它歌颂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诗歌朗朗上口,学生十分喜爱,不少学生可能在课前就已经能熟练背诵了,可是学生对水乡风土人情缺乏认识,缺少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突破了原来封闭的课堂教学发展论,指出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全面的、发展的、多元的。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构建多元互动,强化阅读实践”,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善于动手的再创造过程,以期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一、敢于冲破教材的束缚,让学生在开放的背景中自由阅读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必须改变观念,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敢于冲破教材的束缚,让学生自由阅读,实现课程…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语文课堂深受学生的喜欢,而有的语文课却让学生厌烦?最近我校语文组马老师上了一堂教学展示课《夏》。通过学习和思考,我深受启发。马老师按照新课程改革的全新理念和《语文课堂标准》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小学语文本身蕴含的理念和情感,对学生情感、态度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但从目前教学实际看,不少教师只是把语文课当作工具课,把语文训练当作一种  相似文献   

19.
《水乡歌》是苏教版语文第三册中的一首诗歌。描写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诗歌朗朗上口,学生十分喜爱,不少学生可能在课前就已经能熟练背诵,可是学生对水乡风景人情缺乏认识,缺少生活体验。为此,在设计教学时,教师应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目标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上。  相似文献   

20.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低年级阅读教学一项极其重要的教学任务。可是如何让学生学会,在实际教学中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师。特级教师薛法根用《我选我》一课的教学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就是最好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