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课改背景下中小学学生管理与评价新探索研究会”于2004年10月18日至20日,在黄浦区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全国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与黄浦区教育局联合主办,由上海市学业管理与评价研究所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专院校、研究院(所)的代表82人,以及上海市学业管理与评价研究所所属66个实验基地学校的校长、课题负责人出席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一、德育学分制的提出学生德育学业评价不仅是测评学校德育成效的手段,更是确保学校德育核心与成效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学校在学生德育学业评价及管理上的探索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与学科学业评价与管理相比, 学生的德育评价与管理体现不出学生学习量与质的区别,一些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服务等活动,学生参加与不参加,主动参加与被动参加, 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获得显著教育效果与消极参与、教育效果一般或很少等,都不能得到正确反映。用学生的话来说是“学与不学一个样, 学得好与学得不好也一样”;缺乏有效“评”的  相似文献   

3.
一、教育质量管理需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教育的“质”与“量”分别是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学校教育所做的评价。它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进步情况。但现实中我们关注的教育质量往往过度聚焦于学生的学业分数,以及基于学业分数的高端选拔。主要表现在:有限的解释性的学业分数被过度关注和过度运用;过度聚焦于学业分数,忽略了教育的社会使命。  相似文献   

4.
"我们需要定期进行‘教育健康体检',建立科学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系统进行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破解内涵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上海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如是说。7月1日,上海市教委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共同发布"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结果。这是全国第一份省级政府推出的学业质量报告。9月新学期伊始,上海市教委表示,上海将改变过去以学业成绩为单一标准衡量学生的做法,以“绿色指标”引导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早在2010年,上海市教委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合作提炼出一系列影响学生学业质量的关键因素,构建了以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价值追求的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而今年首发的“2011年度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结果”,无疑又让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成为今年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大热词。今年以来,国内各大媒体如新华网、人民网、东方网、《中国教育报》、《解放日报》、《文汇报》、《上海教育》,及本z0]2012年第5、7、8期纷纷聚焦“绿色指标”,  相似文献   

5.
《当代教育论坛》2005,(5X):5-11
2004年10月22日,由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局姚仲明同志主持,凌兆福、陆建农、韩国强、夏绍德、邹经参与的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学业管理与评价研究”(课题批准号:DFA010214)在上海通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课题鉴定.成果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2004年10月22日,由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局姚仲明同志主持,凌兆福、陆建农、韩国强、夏绍德、邹经参与的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学业管理与评价研究”(课题批准号:DFA010214)在上海通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课题鉴定,成果公告如下。1.课题研究的指  相似文献   

7.
学分制框架下职高生学业评价的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改革职高生学业评价模式势在必行。宁波市职教中心学校在学分制框架下,重新设定学业评价目标,以“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职业素质”为综合评价标准,并开发了评价展示平台——Z分统计,使中职教育中“专业教学”与“素质教育”兼容。  相似文献   

8.
张国方 《职教论坛》2007,(2X):20-22
作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改革职高生学业评价模式势在必行。宁波市职教中心学校在学分制框架下,重新设定学业评价目标,以“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职业素质”为综合评价标准,并开发了评价展示平台——Z分统计,使中职教育中“专业教学”与“素质教育”兼容。  相似文献   

9.
学业评价内容的研究目前存在概念不清、大众对其内容“多元化”存在误解、学业评价内容体系尚待建立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明确“教学目标”与“学习结果”概念的异同,厘清“学习结果”与“学业评价内容”之间的关系,准确界定“学业评价内容”概念,进一步构建学业评价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10.
<正>“学习成果评估、学业评价、学业质量评价、学业成就评价、学业述评”等概念的内涵与价值向度基本一致,包含但不仅仅指阶段性测试。学业评价是以培养总目标及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对学生的发展变化过程与达成既定目标的程度进行分析、评判与反馈(赵德成,《课程·教材·教法》2022年第1期),既包括终结性评价(如期末考试、会考、中考等),  相似文献   

11.
学业评价是教育评价的基础和重点,要想扭转现今教育评价不科学的错误走向,需从学业评价这个“牛鼻子”入手,将其作为改革突破点和重点。目前,我国对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 的研制十分欠缺,尚缺乏有效的学业评价体系。美国智能平衡评价联盟(SBAC)开发的评价体系由总结性评估、中期评估和教师工具组成,具有公平性、科学性、多元性等特点,其评价模式与最新动向能为我国基础教育构建基于标准的学业评价体系提供参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2.
学业表现是评价师范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探讨师范生优秀学业表现生成的内在机理对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扎根理论分析发现,学业目标计划与牵引是地方院校师范生优秀学业表现生成的“灯塔”与动力源,决定学习韧性;立志个人力与场域力是驱使师范生确立学业目标的关键因素;学习体验与自我认知让学生选择挑战性或者量力性学业目标;学习韧性、调适与支持策略是优秀学业表现生成的前提和保障;学业表现、调适与支持策略、学习体验与自我认知能够调节学习韧性,与其存在交互关系,学业表现反作用于学习体验与自我认知。为此,应通过完善“三全育人”体系增强师范生“立志”教育效能;以“分布式教育”强化教师职业信念与师范专业认同;创设多元发展平台延展师范生兴趣与能力认知空间;建构分类评价体系提升师范生获得感与学习效能感;采取学业援助与个性化指导提升师范生学习策略水平。  相似文献   

13.
郭红霞 《中国德育》2012,(15):44-44
追求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发展的全面质量标准,是世界教育评价的共同趋势。如何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其关键点在于通过评价帮助学校发现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和教学方面的问题,并寻找提升教育质量的良方。日前上海市教委发布的“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依据新课程标准,用学业评价来检验学校教学质量,其中“学业质量”这项评价机...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改革》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研究课题,之所以批准立项,是因为我国现行小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存在着诸多弊端,不利于教育改革,特别是不利于课程改革的深化,它严重地妨害了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全面发展。教育部希望通过本课题研究,构建一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有利于深化教育改革的小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体系,以克服现行小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种种弊端,从而促进小学生学业成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学会自我管理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第一步,而时间管理是自我管理的核心。通过调查可知,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存在缺乏时间管理意识、方法和时间管理意志薄弱等问题。随着“双减”政策在全国施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时间管理问题成为一个需要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己关注的重点问题。“双减”政策通过“减轻学业负担,营造良好的时间管理氛围”“提高学生时间管理的意识、计划性和分配性”两方面对学生的时间管理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育各方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改革教育评价,发挥学校时间管理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发挥家庭时间管理教育的协同作用,发挥学生时间管理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促进学生成长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评价改革是确保课程改革落到实处的关键举措和重要保障。如何开展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业评价是推进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问题。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增加了“学业质量”,为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评价改革提供了依据。分析学业质量与学业评价之间的关系,讨论义务教育数学学业评价改革的突破点,研制科学的评价框架及评分标准,探讨学业评价改革方向,可以为未来义务教育数学学业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颇有调侃的话,道出了当前教育生态下诸多学生的现实需求。从某种角度讲,分数是评价学业质量的一项指标,也是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2022年版课标在“评价建议”中就强调:“学业水平考试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学业质量表现检验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结束时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为高一级学校招生录取提供依据,为评价区域和学校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提供参考。”因此,加强以学业水平考试为核心内容的终结性评价研究,成为当下落实2022年版课标“评价建议”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当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2022年版课标指出:“终结性评价包括学业水平考试和过程性评价的综合结果。”笔者就学业水平考试做些浅显思考,谈谈2022年版课标视域下阅读命题的基本特征与解答策略。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业质量标准的解读,阐明学业质量标准的基本内涵与价值功能,厘清学业质量标准与课程目标、学业要求的关系。从“为何考”“考什么”“怎样考”3个方面探究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考试评价,并建构初中生学业质量测评框架。未来应在考试评价中,遵循学业质量标准的逻辑转变考试评价导向,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属性拓宽考试评价内容,依据学业质量标准的要求变革考试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9.
<正>教育测评改革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双减”政策落地之后,我国教育测评也正在经历一场新的变革。类似地,美国教育部2010年提出了“共同标准”,旨在统一K12年级主要学科的课程教学,提升美国基础教育水平。基于此,智能平衡评价联盟(Smarter Balanced Assessment Consortium,SBAC)以“共同标准”为基础开发了SBAC学业评价体系,旨在为中小学生、教师以及家长等多主体提供更加科学可靠、准确合理的学业测评。美国SBAC学业评价体系是世界上较早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学业测评领域的测评系统,它将计算机技术与学业测评有机结合,有力推动了学业测评改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该测评系统也不断完善和升级,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其理念和操作愈加成熟。  相似文献   

20.
广州从2008年起在全国率先开展研制和应用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标准的探索,以解决国家课程标准比较笼统的不足,将课程标准的终结性目标,转化为不同年级和单元的过程性目标,将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目标,细化为教学和评价中的可操作目标。2013年底,广州作为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验区,基于综合评价的视野、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开始从更高层次研究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界定和表达。这些探索,对规范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业成就评价、降低区域学业质量管理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保证学业质量评价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制定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供了鲜活的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