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立在家庭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顺应了我国农业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合作经济组织的定位着手,客观描述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必要性,剖析制约因素,探讨相应解决对策,以期建立一个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尤其是农产品购销逐步市场化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得以长足发展,并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避免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外部政府政策影响的角度来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问题,旨在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3.
十六大报告把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作为新时期农村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一条好路子。如何使分散的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顺利走向统一的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根据闽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组建形式与现状,通过调查,提出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一要确立法律地位;二要以合作化推进产业化;三要积极引导和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合作组织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等形式,最终由合作经济演变为集体经济。这一演变过程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有着客观的必然性。探讨演变的原因,并对不同形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历史作用进行评价,总结其经验教训,可以为新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提供许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广大农户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自愿组织起来、自主兴办了各种专业合作组织,这是中国特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新形式,是新时期农民群众的创造和选择,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在某种程度上而言,理解农民日常生活逻辑本身就是对乡村社会有创见的研究,从“常识”中把握乡村社会的性质,从解析农民的行动逻辑中建构理论,是一些著名研究(如费孝通对乡土中国的认识)的一贯路线——而不是依据某个流行的理论范式甚至某种意识形态(或者“政治正确”的话语)来推  相似文献   

7.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和提高收益的经济联合体,通过分析它在当下发展中遇到的瓶颈,提出了相关产权制度的建议:包括合理规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责任、扩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合作范围以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8.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一种介于社会化大生产和农民个体小生产之间的全新的生产方式,它的出现弥补了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增强了农户在市场中的地位,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是推进新农村经济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核心在于通过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以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有其紧迫性和重要性。低碳经济并不是发达国家的专利,低碳经济代表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产业模式与经济增长点,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崔俊敏 《红领巾》2004,(2):151-153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在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问题上面临着许多的困难,致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起点低、规模小、发展慢、不规范、巩固难.这些困难不仅缘于自然条件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征和市场发育程度,而且更多地缘于思想观念、传统文化、发展环境、政府行为特征、农村组织体系和农民的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通过不断地推进农村改革,使农村确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业生产体制问题,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随着农村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和市场化程度的加强,“大市场和小生产的矛盾”的加深,农户分散的家庭经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会逐渐失去比较优势。因此,探求一种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安排,己成为实现我国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的分析,借鉴国际成功的经验,从而探讨一条适合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实践表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功能。然而现行的法律法规未能就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作出明确界定,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瓶颈。因此,应尽快厘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为其深层次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特征决定了它既不同于一般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又与其他性质的社会组织在根本目标和价值追求上存在重大差异,应当赋予其法律上的独立地位。  相似文献   

13.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使农民组织起来。文章以湖北省襄樊市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个案,分析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和特征,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农民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体,将地方政府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角色定位为服务者而不是参与者。通过对地方政府角色的界定,进一步从宣传教育培训、引导、扶持和服务等四个具体方面阐述地方政府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西北,作为中国的不发达地区之一,在以往的经济开发中,付出过高昂的资源、环境与生态代价,也造成了人口膨胀、贫困、城乡对立等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痛定思痛,可持续发展是西北经济的必然选择。虽然面临重重困难,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已为这一选择开辟了广阔前景。西北初具规模的国民经济体系也为其提供了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15.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形式,在实践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政府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作用及政府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着重对在农民合作化建设中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十六大报告把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作为新时期农村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一条好路子.如何使分散的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顺利走向统一的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根据闽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组建形式与现状,通过调查,提出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一要确立法律地位;二要以合作化推进产业化;三要积极引导和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制度变迁理论的两种模型。两种制度变迁既是对立的,又是互相补充的。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经历了由政权组织形式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转变的曲折过程。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动力不足,行政色彩过浓。只有重新进行资产组合、运行方式、利益机制等方面的制度设计,才能确保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规范运行。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合作:中国经济增长新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纪,21世纪则是城市的世纪。方兴未艾的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迅猛发展,正带动整个国家经济由“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迈进。换言之,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9.
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保证 ;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 ;也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重要手段。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经济形式之间的矛盾 ,注意把握质与量、合理布局、主导作用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地理环境对国际经济合作的影响很大 ,我国海上交通方便 ,陆路交通位置适宜 ,独特的地形条件 ,丰富的资源和众多的国际河流等都是有利的地理条件 ,这是加强我国与邻国之间经济合作的地缘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