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为西方最早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家之一,加拿大的高等教育政策积极规范,引导和促进了加拿大高等教育结构改革与体制发展,建立了行之有效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体系,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本文对其政策发展历史、现状分析进行归纳和概括,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为确保加拿大在国际上的优势地位,加拿大政府和高校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并分析了其产生的积极和消极效果,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高等教育的突出特征主要表现在: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学具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高等职业教育发达;校际间合作办学比较普遍;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得以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化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产生的一个世界性趋势,具有客观必然性和重要现实意义。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化其特点概括为:置身于国际大环境,实现办学思想、理念的国际化;形式多样、方式灵活;破解难题、实施课程国际化。对我们启示主要有四个方面:树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观念,调整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广泛开展国际化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5.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加拿大致力于成为21世纪国际教育的领导者,并期望通过教育国际化来促进加拿大经济发展。为此,加拿大政府将国际教育定位为其最具有竞争优势的22个支柱产业之一,而扩大留学生的招收是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通过吸引更多顶尖人才也可以为加拿大移民培养主力后备军。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成效显著,已成为继美国和澳大利亚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留学目的地国。但是,加拿大本国学生出国学习与工作的意愿不高,因此进一步扩大本国学生出国留学是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未来政策走向。另外,因学费日益增长,留学生利益和服务得不到保障,偏见及歧视现象存在,加拿大对留学生的政策和服务也还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6.
世纪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推动着高等教育快速童变,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质量工程”引导着高等教育从量变走向质变,进入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7.
8.
具有340多年历史的加拿大高等教育已形成比较完备的结构体系和运行机制,在高校管理、大学自治、经费筹措、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育理念等诸多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些经验和特色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有如下启示:更新办学观念,拓宽资金筹措渠道;改革管理体制,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加拿大通过立法、绩效考核、会员资格、大学排名、专业认证与评估,以及学位质量保障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对高等教育质量实施评估和监控。面对欧洲"博洛尼亚进程"的机遇和挑战,加拿大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并努力构建"泛加拿大"的基本框架,以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的高等教育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里贾纳大学为个案,介绍了加拿大大学的管理模式、机构设置,提出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兽,大学管理的职责在于营造适合这种大学之道拓展的氛围,而教师的使命就是使大学成为大学。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及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和重要趋势。高等教育国际化给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需要我们冷静思考并认真面对,以保证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深化,进一步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步伐。借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经验,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观念、加强留学生教育、积极开展合作办学、增加国际化教学内容等方面,我们可以为我所用,减少失误,争取和创造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Appadurai's ideas of global cultural flows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Studies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have increased with the expansion of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 on university campuses; however, more theoretical analysis in the field is necessary, especially in less studied and rapidly developing countries such as China. Appadurai's theorization may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the field because of its background in the changes transform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 flows: intensified migration and mass mediation. The research data of the paper consist of previous literature and statistical data. The paper focuses first on analysing the general ideas of Appadurai's model and second on one of the scapes of the model, the ideoscape.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Appadurai's ideas of global cultural flows, when expanded through further research and theorization, provide a heuristic framework for analysing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The continuing significance of the nation state and the locality of international actions characteriz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Furthermore, the ideoscape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widened because the volume and the range of activities at universities have expanded.  相似文献   

14.
As part of the efforts to globalize higher education in Indonesia,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multiculturalism are two globalization behaviors that have been promoted across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both these behaviors through a qualitative case study analysis of four state universities in the country. The authors found that firstly, the autonomy of stat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grams which is related not only to the flexibility in designing international programs, opening study programs, or recruiting foreign lecturers, but also to the budget amount allocations by the government. Secondly, in developing multiculturalism serious considerations on the cultural stance of the institution and the unique ideology of that institution needs to be undertaken and integrated with the national ideology. Thirdly,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in making policies and encouraging stat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o be more autonomous is essential to advance higher education i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multiculturalism.  相似文献   

15.
略论全球化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对我国高等教育将产生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 ,尤其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更为直接。必须对全球化有正确而清醒的认识 ,以便有效地制定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高校的国际交流、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芬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并就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In his book,More Than an Academic Question, Cameron offers a framework within which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government. He presents a thorough summa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across Canada, exploring both public policy and changes in the governance and management of universities. Focussing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universities from post World War II to the 1980s, he discusses the evolution of direct federal involvement in the core funding of universities, the reforms within the internal governing structures of universities, and faculty unionization. Although he presents suggestions regarding a more deliberate selection of membership of university governing boards, on the whole Cameron does not offer resolutions to the issues he raises, but rather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discussion.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与普通高等教育系统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大幅扩大招生规模以来,中央与地方高等教育系统在发展轨迹和模式上具有不同的特点。实证数据分析表明:中央普通高校研究生在全部研究生中所占的比例有所提高,综合性大学所占的比例有一定的提高,生均占有较多的办学资源,表现出精英高等教育的特点;地方普通高校在校生在全部普通高校在校生中所占的比例有所提高,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有了较快的发展,生均占有较少的办学资源,地方普通高校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这将奠定中国多层次和多样化高等教育格局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论高职教育的地方性与国际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院校是地方性知识中心,其知识的全球共争性相对较弱。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销售、服务和管理等环节的国际化,从而对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骨干人才提出了国际化的要求,成为推动高职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动力。在高职教育国际化过程中,要坚持以地方性为基础,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进一步完善高职教育的相关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20.
一些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少数几个国家高等教育优势地位的支配,或者说,一些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依赖于少数几个国家高等教育的主导。因此,依附的实质是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反映。就高等教育而言,谋求发展的惟一出路在于:参与国际竞争,融入国际化的潮流。中国的高等教育只能在不平等的竞争中走向国际化,让世界的成为中国的,让中国的成为世界的,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两大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