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人艾青曾经说过,有的人写诗像“挤浓血”。其实,我们很多同学作文也是这样,咬着笔杆想一句写一句,写了上句再冥想苦想下一句,这样,作文怎么写得好呢?写文章要一气呵成,一气呵成才会有气势。这种习惯是在实践中逐渐培养,形成的。古人讲究“腹稿”,强调“成竹在胸”。这就是说,动笔前要酝酿成熟,不仅要谋划全篇的轮廓,有时甚至要把关键的段、句也考虑得很周到。略加思索就挥毫的人,很可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在写作文时,如果一边写一边改,或写好初稿后从字、词、句入手修改,就常常会出现效果不佳、事倍功半的现象。其实这是个修改作文的误区,同学们应及时走出这个误区,切实提高修改作文的实效。那么同学们在修改作文时有哪些应注意的要点呢?一、从全局出发。作文要一气呵成,初稿完成后再回过头来着眼全篇,通盘考虑该怎样修改,不要“一句一勾抹,十句九回头”。前苏联作家法捷耶夫谈到自己在这方面的训练时说:“当我比较年轻时,我连一章都不能一气儿写完。我随时随地来改写、琢磨,然后往下写。过后往往发现有些极费劲写成的段子…  相似文献   

3.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又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都是如此。写文章也是这样,要开好头,就要首先写好第一句。只有写好了第一句,后面的句子才会滚滚而来。大凡优秀作品总是以第一句取胜。我们学的课文不正是这样吗?其实,写好第一句的方法很多。一、用第一句设置悬念,导入课题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古典诗歌艺术的长廊中,以视觉手段来构筑意境的诗歌作品,当首推曹操的《观沧海》和杜甫的《望岳》。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对比感受两首诗歌的独特艺术魅力。一、统领全篇——一字当先《观沧海》一诗,起句很平常,“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一个“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诗人登上碣石山观海所见。而《望岳》诗则以题目中的“望”字统领全篇,全诗虽无一个“望”字,但诗歌句句都是写向岳而望。二、写景状物——大笔法、多角度曹诗把诗人亲临大海的所见景象,用朴素  相似文献   

5.
考场作文评分时一般不可能像平时批改课堂作文那样反复地看.因而文章中有没有“让人眼睛一亮”的内容.对评分高低会有直接影响。鉴于这种情况.在写好全篇的基础上.努力写好其中的一段话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这两首小令 都描绘了 深秋晚景的萧瑟,营造 了一种清幽的意境,在 写作手法上有许多值得 借鉴的地方。 一、简约与深细相 依 两首诗全篇都仅五 句,二十八字,既无夸 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 手法勾勒出了一幅生动 绝妙的图景。马诗前三 句,十八字,共写了藤、  相似文献   

7.
【理论点津】"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重在点睛。"一个生动、有力、韵味无穷的结尾,会照亮全篇,通篇增色,使文章得以完美的展示。宋代洪迈也曾说过:"一篇  相似文献   

8.
作文著述都有个从哪里下笔,从哪里写起的问题,这便是文章的开头。开头写得好坏,直接影响到主题的表达、写作的成败和宣传的效果。白居易说:“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清人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奇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志。”这些虽是古人论诗的语言,但写文章也大可借鉴。写好一篇文章首先写好开头,开头写得好,往往会吸引读者非读下去不可,如果写得不好则会使读者兴趣索然,不愿卒读。文章开头的方法很多,下面谈谈笔者感受较深的几种,以供大家指正。一、用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开头这是最常见的开头方式,用这种方法开头可增强文…  相似文献   

9.
在作文教学调研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习作时,一边写一边改,或初稿写完后从字、词、句入手修改,常常出现事倍功半,甚至徒劳的现象。要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实效性,我认为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着眼整体“着眼整体”就是要从全篇布局出发。也就是说,作文要一口气写出初稿,然后再回过头来着眼全篇,通盘考虑该怎样修改,不要“一句一勾抹,十句九回头”。苏  相似文献   

10.
一、联系学生实际 ,设计好课前导语  人们常讲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设计好一堂课的导语 ,对于教好一堂课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著名的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尼娜》 ,全篇构思成熟后 ,却久久没有下笔 ,原因是他没有想到一个精采、出色的开端。后来 ,他在读普希金作品时受到启发 ,才想到一个脍灸人口的开头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使全篇佳作宛如巨大的磁铁吸引着广大读者 ,打动着读者的心。由此可见 ,一个引人入胜的开端 ,会产生良好的效果。那么 ,作为教学…  相似文献   

11.
一字师佳话     
文章写出后,有时他人巧改一字,可使全句精彩,甚或全篇生色。于是,许多作者都有了自己的一字师。大家最为熟悉的是关于唐代诗人齐己的一字师的故事了。齐己写过一首诗《早梅》,其中  相似文献   

12.
一、要抓好统领全文的中心句.如《李时珍》一课的中心句,"明朝出了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叫李时珍".这句话是对李时珍的高度评价,全篇内容具体写了"为什么说李时珍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理解这样的句子,要学生联系各段内容,用具体事例体会李时珍为什么是医学家,为什么是药物学家.  相似文献   

13.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诗人动情、画家倾心的著名游记,是传诵千古、脍炙人口的优秀散文。今日重读,另有感受,试就其结构美、意境美、语言美——所谓“三美”作浅说。一、结构美一是金线串珠之美。古人曰:“一字穷理,定全篇主脑;片言居要,连通体经络。”首段末句中的“乐”字,实属“文眼”,犹如金线串珠,主宰文脉,统绾全篇。朝幕变幻,四时异景是写山水之乐;扶老携幼,熙来攘往是写游人之乐;投壶对弈,起坐喧哗是写宾客之乐;鸣声巧啭,飞跃林间是写禽鸟之乐;山肴野味,酒酣人  相似文献   

14.
《小英雄雨来》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课文潜在的思想因素,全方位、深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学时,可着重抓住本文的中心句进行。 学生通过阅读,不难找到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贯穿于全篇的中心句就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全篇主要写抗日小英雄雨来牢记“我们是中国  相似文献   

15.
教你写答句     
初学应用题的小红 小刚为怎样写好应 、用题的答句去请教聪明的小西 小西是这样 。讲解的 : 一 直接写答句 当问题中的单位名称 、 。和已知条件的单位名称相同时 直接在结果 ,后写单位名称 再写出答句 , 。 例 1一根铁丝用去 3米 还剩下 18米 : , 。原来这根铁丝有多少米 3+18=21米 ? ( )。 分析 题中问句的单位名称 米 与已知 : “ ”条件中的单位名称相同 可直接写答语 , 。 答 原来这根铁丝有 21米 : 。 二 结合已知条件单位名…  相似文献   

16.
<正>清人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可见文章必须讲究落笔艺术,如果下笔便石破天惊,涌现精华,则全篇就如高崖飞流直下,气势恢宏。那么如何写好作文的开头呢?下面结合各地中考满分作文介绍几种作文的开头技法。技法一:开门见山所谓"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写文章时不兜圈子,快速入题。这种开头方式避免了不知所云、离题万里的弊端。打造开门见山式的开头主要有以下几  相似文献   

17.
一、课前整体预习:自学尝试课前预习是课前事先布置学生预习新课、写好自学笔记的读书活动。它可减少学生在课堂上浅层次感知的时间,又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维的学习空间。其内容可以概括为读、划、思、列,可作为学习每篇课文自主预习的过程。1.读:学生通过拼音,认读生字,并通读全篇,达到流利朗读课文的目的。2.划:读中将自己不理解或理解不透的字、词、句、段标出来。3.思:查阅字典和有关资料,将划出的疑点结合全篇课文尝试解决。4.列:将不理解的词、句、段、篇等疑点列出来,写在自学笔记本上。  相似文献   

18.
一篇好文章,不仅要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主题,还要有精彩的文笔,因为语言是内容的载体.语言的美丽离不开修辞的运用,在作文中可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多种修辞.其中比喻和拟人是最常见的,可以运用比喻句的"光芒",照亮作文的语言,也可以运用拟人句的"细腻",写活作文的语言.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意犹帅也。"文章的中心是全篇之魂。好的立意不仅能提升文章的档次,而且能和谐地统摄全篇。因而,切不可等闲视之。有的学生写起记叙文来立意肤浅,往往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见解;或者就事写事,无法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和深刻的内涵。例如,以"拒绝"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学生都是  相似文献   

20.
成语“得意忘形”原用来形容魏晋时期“竹林七贤”阮籍等人“当其得意,忽忘形骸”,即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忽然失去常态;而陶渊明则用“好读书,不求甚解,每会意,便欣然忘食”作出解释;宋人潘大临刚写了一句“满城风雨近重阳”,便高兴得手舞足蹈,忘乎所以,使得此诗留传下来的只有这么一句,落下了终身残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