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教学中。创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适当的进行课堂练笔是阅读教学过程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只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智慧的火花。一旦点燃,便犹如一江春水,源源不断。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怎样激发语文教学中学生乐学、好学、善学的积极心态?让日见“枯燥”的语文课“鲜活”起来,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无源之水即孟子所云“无本之水”——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转瞬盈满,也转瞬即干。而有本之水则是“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料而后进,放乎四海”,有着鲜活的源泉,源源不断,又坚持不停息地流淌,实现自己的梦想。  相似文献   

4.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摘抄学生:费炜国 摘抄寄语:这句诗告诉我,要多读书,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让自己的思想永葆鲜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课改实验四年来,我们实验教师付出了很多,也收获很多,现在社会上对课改工作可以说是褒贬不一,但是我们在实验中感受到的教师与学生的变化是不容质疑的。课堂上学生的主要变化是:学习态度变被动为主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朱熹《观书有感》中的两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者是如此设问的:这“半亩方塘”为什么这么清澈呢?并自答:因为有这源头活水不断地补充进来,才使得它这么清澈。朱熹用这两句诗来说明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用心观察才能发现源头活水,汲取源头活水,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从平凡的生活中去发现并提炼有价值的作文素材,  相似文献   

7.
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己为成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走向。与此相应,近几年的高考题不断创新,生活气息越来越浓。如2003年全国试题的第25题:  相似文献   

8.
刘先春 《异步教学研究》2006,(6):32-32,F0003
教育改革的春风早就吹拂了祖国大地,以师为尚的社会中,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感到了深重的责任,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爱祖国文化的意识成了我毕生的追求,在教学的十余载中,我不断的接受新理论、新教法,不断和实践相结合,可效果总是不明显。扫描了全国的教育改革现状,还是黎世法教授的异步教学比较实用。其原因:目前有许多教育专家和教育实践的前辈,他们有的介绍了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有的构建了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主要的精华都是从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出发,变教师的主体为主导,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  相似文献   

9.
陈旭升 《阅读与鉴赏》2006,(11):71-72,67
阅读和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两大重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读”和“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要使其正常运转。就需要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如何有效地实施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一套“紧迫、结合加突破”教学法,效果较佳,现提出来,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0.
曾过“老鹰再生”的故事。老鹰是寿命最长的鸟类之一,一生可达古稀之年,要活那么长的时间,它在而立之年必须作出艰难而重要的决定。当老鹰活到40岁时,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无法有效地啄准猎物;它的爪子变得老化不堪,几乎尽失锐利,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它的翅膀变得十分沉重,  相似文献   

11.
参加工作十几年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我,一路走来,不断学习,不断钻研,收获多多。  相似文献   

12.
宋代诗人朱熹在诗歌“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巧妙地用“活水源头”解答了“方塘清澈”的缘由。正如一首歌有序曲、话剧有序幕、小说有序言一样,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也需要有导人。良好的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所以一定不能忽视开课前几分钟的导人教学。  相似文献   

13.
马晓艳 《考试周刊》2013,(66):51-51
<正>"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体现,一直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但又一直都是令学生倍感头疼的事情。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觅得一汪清泉、一股活水。一、在阅读中积累素材韩愈说"读书患不多,思议患不明",意思就是要博览群书。阅读是一种能够起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作用的作文教学方法,通过阅读可以引导学生在思想内容、写作方法、谋篇布局、语言风格等多方面吸取营养,积累写作材料,并找到写作的灵感,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中教学中,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语文都是一门应该被重视的学科。学校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能视语文无足轻重,在个别情况下,语文被冷落到了一个角落,使老师在教学中更是无所适从,这是不应该出现的一种现象。其实,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也是一门基础学科,在新课改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语文老师,如何才能使语文发挥它固有的优势呢?一、爱好语文作为语文老师,自身要爱好语文,把语文当作我们的灵魂去对待,当作我们的生活去关注,当作我们的人生去努力。我们要读书,要写作,要提升素养,要培养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5.
现时的初中数学教学,教法林立,派别丛生.抹去这热闹的、熙熙攘攘的表面,删繁就简、去芜存真,数学教学的根本,其实还在课堂上.朱熹《观书有感》中有一哲理名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堂,就是数学教学的“源头”;高效课堂,就是数学教学的“源头活水”.打造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6.
余飞 《现代语文》2009,(10):74-75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花费时间甚多,效果却很不理想。课堂上,常出现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显得没精打采的现象。据调查,有不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缺少兴趣。这能怪学生吗?不能。因为,一方面"八股式"的教学方法是导致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宋代的理学大家朱熹也曾经指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还有杜甫倡导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在现实生活中,作为教师不能不由此而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下面谈一谈我的几个观点。  相似文献   

18.
李宗江 《科学教育》2006,12(5):54-5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的素养在逐步提高,飞速发展的社会从各个角度冲击着人的心理。作为未来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便显得尤为重要。据专家估计,我国目前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的约为16%。1心理问题的表现心理问题不健康极大影响了青少年的成长,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1心理障碍主要体现为青少年抑郁症,如体验到心情不愉快,高兴不起来,烦闷;对平时感兴趣的事情变得乏味;思考能力下降,脑子反应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失去动力,人变得“懒”了,对成绩下降觉得无所谓或对什么都无所谓,感到活着没…  相似文献   

19.
张书军 《现代语文》2007,(9):122-122
纵观当今一些中学生的作文,其水平实在不敢恭维。学生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千人一面,千人一腔的克隆现象随处可见。记叙文写作,无非是帮助同学的一件小事,写老师,不外乎自己生病时的及时补课,病床前的嘘寒问暖。议  相似文献   

20.
渠水之所以清澈晶莹,是因为有源头活水的不断注入。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我们只有对语文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价值。因此,把创新教育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同时创新教育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