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就业导向对高职法制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分析了就业导向下的高职法制教育效果的现状,发现现有的高职法制教育不符合就业导向的要求。要改变这种状况,应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学理念、针对就业需求明确教学目标、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整合教学内容和基于工作过程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出现了专业对口率低、就业稳定性不强、就业满意度不高等"就业错位"现象,专业设置与市场社会需求错位以及高职院校片面依据市场需求来设置专业是其主要原因之一.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坚持前瞻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高职专业设置原则,确立以学生为根本、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设置思想,科学把握高职教育的区域性发展特征等.  相似文献   

3.
基于当前高职大学生就业不理想的现状,本文从分析高职学生就业心态的不良表现入手,剖析高职学生不良就业心态的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以培育高职学生良好就业心态为目的,探索出一条以学生、家长、学校和企业为载体,贯穿于新生入学、在校学习和顶岗实习等各个人才培养阶段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以就业为导向的建设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就业为导向是当前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基本规律,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建设类高职院校建设也不例外,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的建设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有社会和家长观念方面的原因,有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力方面的原因,也有高职毕业生自身方面的原因.为此,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高职院校必须树立起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观念,设法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必须以服务为宗旨加强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服务.  相似文献   

6.
“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的特色之一。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内涵与外延,阐述高职图书馆在就业服务方面的工作现状,并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高职图书馆的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要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就要将以就业为导向的质量观贯彻到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个过程中,分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分析系统、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过程的质量保障系统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质量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8.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办学的重要指导思想.文章从以就业为导向的含义及特点入手,分析以就业为导向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在关联,既促进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发展,同时也给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新的要求,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9.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就是坚持专业建设围绕学生就业。要以学生就业为中心,开展专业建设;以学生的实际就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推动专业改革。高职法律事务专业,由于司法岗位门槛过高,导致就业质量不高,专业建设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因此,有必要通过剖析学生的“出口”,探究高职院校法律事务专业建设的出路。  相似文献   

10.
舒立辉 《文教资料》2014,(3):23-24,30
以就业为导向正在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高职语文作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基础课程,要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要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语文教学观,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语文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康佳  庄西真 《职教通讯》2019,(15):52-57
职业教育改革推动校企合作向纵深方向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与职业院校互兼互聘模式的开展,提出构建企业与职业院校教师互聘中心。首先,阐述了校企教师互聘中心这一机构的内涵,设计出互聘中心的机构组成。其次,制定互聘中心的运行模式,包括人员聘任、职称转换、培训与考核、薪酬待遇等内容;最后,从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保障互聘中心运行的可行性路径,从而促进校企教师互聘中心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事关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通过对温州市3所高职院校2014届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行为进行随机调查,结果表明,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工作信息不对称、搜寻能力不胜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不匹配等问题。为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高职院校应加快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  相似文献   

13.
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用于高职院校管理,有助于构建“无缝对接”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理想的高职教育供应链应体现办学主体多元、学历层次齐全,与普通高等教育系统、就业渠道、生源渠道互通互连。实现这种“无缝对接”,需要政府参与调整供应链结构,高职院校实施拉动式人才供应链战略,并与外界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同时做好就业信息平台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前,高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存在资源开发理念落后、条件资源不能共享、人才资源问题突出、信息资源相对缺乏等问题。必须遵循“为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服务、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为目的”的建设目标,构建“教材、境材、人才”三位一体的课程资源体系,有效转换机制,不断强化课程资源开发与专业设置、社会实际、就业创业间的联系,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服务。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我国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的现状,分析高职图书馆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的优势,从而提出了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职业适宜性分析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了解大学生个性特征和获得职业信息是职业适宜性分析的基本特点,而寻求大学生个人与职业匹配是职业适宜性分析的关键。高等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要立足于正确处理好大学生的学业、就业、职业和事业的关系,加强职业信息服务,建立职业咨询机构,促进大学生寻求个人与职业的匹配。  相似文献   

17.
高职金融专业教学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分析了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在此基础上,提出要改革高职金融专业的教育教学模式。从金融专业的特点和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提出实行"边学边做"的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合建实践基地,是实现互利和共赢的最好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对艺术设计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实践,在示范建设期间实施"项目群2+1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探索后,进一步提出"企业进班级"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校企合作的相互渗透、融合,形成课程体系重构,教师与企业专家互聘,教室、基地互享,学生与员工互融,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互通的局面,显示了这一模式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9.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斌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5):17-18,53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融入优秀的企业文化,构建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对于实现高职院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标,促进高职学生“零距离”就业是非常必要的,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相互渗透,丰富了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体现出高职院校特有的职业文化特色,通过对企业文化和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及二者融合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探讨了将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河南职教集团的组建密切了城乡、校际、校企之间的合作,有利于整合资源、增强实力,并能有效提高学生素质,拓展就业渠道。然而,作为一个松散性组织,职教集团要进一步发挥作用,还需增强集团凝聚力和协调控制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