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时代、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进步,教育的进步离不开教育改革,而教育改革的核心则是课程改革,当前新一轮国家摹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是时代与国情的产物。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同前七次课程改革一样。的确具有必然性与必要性,但如何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推广和实施,如何将决策者的良好愿望切实贯彻到基层学校教育中去,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有鉴于此,本文试图结合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相关要求与现行教育、教学实践.对制约其实施的因素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稳步进入试点试验阶段,表现出与以往课程改革显著不同的特征,即以“寻求平衡与和谐”为主线,试图在以往被人们认为是各种相对矛盾的课程理论与改革实践之间尽可能地寻找适宜的位置,以构筑符合中国特色的最佳基础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3.
人类正在迈入21世纪,一场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高技术革命正在到来,经济和信息的全球.化使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教育系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终身学习已成为各国教育和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建设终生学习社会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和学新 《师道》2002,(6):31-33
课程是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文化、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集中体现,它承载着组织化、制度化、结构化了的教育性经验。它集中体现了教育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它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制约着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体验和感悟,制约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和结果。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从整体上制约着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第二届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12月在广西桂林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21世纪中国课程研究和改革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毫无疑问,新世纪到来之前召开的这次会议,对中国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据悉,教育部业已拟定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规划,计划大约用十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完成新一轮课程改革。四川省教委副主任汪风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如果把课程改革比作一盘棋,现在正处于布  相似文献   

8.
二OO二年一月1月16日 ,浙江省教育厅召开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级实验区工作会议 ,标志着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全面开始启动。会议宣布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同意 ,杭州余杭区、金华义乌市、宁波北仑区成为我省首批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1月30日至2月5日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在北京国家教育高级行政学院举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浙江省教育厅基教处、教研室及实验区部分领导、校长、骨干教师参加了培训。二月2月26日 ,浙江省教育厅召开我省“实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  相似文献   

9.
10.
11.
《吉林教育》2007,(6):8-10
2001年秋季,我省的吉林市和辽源市龙山区进入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家级实验阶段。2002年秋季,按照教育部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我省16个首批课改实验区进入实验阶段。第二批省级课改实验区于2003年秋季启动。2004年秋季,随着12个省级实验区的启动,全省60个县(市、区)的小学和初中起始年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阻力之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4年秋季起,全国范围内有2576个县(市、区)实施义务教育新课程,约占全国总县数的90%。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将全面进入新课程。普通高中新课程自2004年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区开始实验,到2007年,全国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基础教育新课程进入全面推广阶段。但是,课程改革从一开始就阻力重重,即使在一些实验区,新课程改革也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况,这不能不令人担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程改革也应未雨绸缪。要充分认识到改革中的阻力,采取应对措施进行化解。否则,轰轰烈烈的改革难免有夭折之虞。  相似文献   

13.
(1)建构现代科学的发展性教育评价,化解传统教育评价给改革带来的阻力。教育评价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三个部分,三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任何一部分评价的滞后都会影响课程改革的实施。目前,很多学校都建立了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但在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层面,依然遵循旧有的评价方式,这也是课程改革难以推进的重要原因。(2)建设具有科学、民主、服务型的教育行政体系,化解课程领导和课程管理失误给改革带来的阻力。应该设立课程领导和决策咨询机构,利用集体的智慧作出正确的课程决策;要开放信息公开、传播渠道,保证决策的民主、…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国教育改革的主体就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育改革的载体是课程的改革,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刻分析了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改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2001年6月11日国务院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有关基础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组织实施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今年秋季,将在全国26个省市的37个实验区进行课程改革实验。为贯彻《决定》精神,配合并推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刊特开辟专栏,将约请参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家、学、实验教师撰写论,宣传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探讨课程改革的有关理论,追踪课程改革的难点、热点,反映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欢迎有识之士积极参与,踊跃投稿,以实际行动关心和支持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观上由“小课程观”转变为“大课程观”,在课程设计价值取向上由“社会中心本位”转向“儿童发展本位”,并相应发生了一系列重点转移。面对这一重大变革,师范院校在教师理念、培养目标和规格、高师课程和管理等方面也应相应改革,要重视发挥师范院校教师主体的内在变革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18.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紧紧抓住时代变革的特征和需要,从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全面加以改革,以构筑面向21世纪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与建国以来历次课程改革相比,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但冷静地分析,新课改在价值取向和改革的实施方式上仍存在诸多偏误和不足:1.在价值取向上存在典型的城市中心取向。从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来看,无论是各门课程在不同学段对学生的目标要求、内容标准,还是教学建设、课程资源的利用等方面,都体现出重城市、轻农村,过度关注都市儿童的身心发展,忽略了农村儿童的倾向,体现出浓厚的都市话语霸权。  相似文献   

19.
2003年3月,我校部分教师参加了安徽省教育厅专家组,赴部分地市对省级课改实验区课程改革工作情况展开评估工作,并就“近年来高师院校的师范专业毕业生是否适应新课程要求”进行调研。对高师教育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意味着一种文化的变革.在这一文化变革过程中,中国固有的教育传统、教师惯常的生活方式在某些方面不由自主地充当了阻滞者的角色,起着阻碍作用.要克服这些阻力,只有通过文化启蒙、构建合作制度、唤起教师的主动参与等方式,达成全体改革参与者的价值认同和教师生活方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