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育秀 《新闻界》2008,(6):133-135
本文从作者的课堂教学实践入手,参考文学艺术创作及认识规律,提出独到的“大背景观”,从而总结人物造型创作中意象提炼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产影视剧人物造型创作中的不良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界》2015,(14):57-62
当代中国影视剧创作自进入大片时代以来,越来越重视剧中宏大的场景和华美的人物造型设计。一味追求视觉奇观和经济效益让影视人物造型的创作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也让广大观众对其产生了误读。当今的影视剧创作逐渐走入了一条形式高于内容的创作岔路。在过分追求视觉化、风光化的创作过程中,影视人物造型越来越注重强化的视觉效果、对传统视觉元素过度的展现。哪怕并不符合人物塑造的需要,也会为了显示视觉特色来增加作品的可看性,抓住观众。在这样的创作大环境下,逐渐形成了"解构性写实"和"形式化写意"的不良创作风气。本文将结合这两种创作现象展开讨论,以正创作之初衷。  相似文献   

3.
电视剧的人物造型是化妆师运用化妆的技术和专用的物质材料(如:化妆品、塑型乳胶、毛发等)在演员的面部及身体部位进行形象塑造。在塑造时应根据演员自身的具体条件,包括容貌特征、面部肌肉结构、发型等,力求鲜明地表现出角色的性格、职业、年龄、身份和民族等等。  相似文献   

4.
电视广告制作是综合多种艺术手段,以声音和画面结合的形式来表现和推销商品,以电视为传播媒介的一种现代化宣传媒介。在进行电视广告的设计与制作时,不仅要根据电视广告的基本特性来进行画面构图,运用灯光和镜头,处理好背景、色调,掌握画面之间的组接技巧等,更重要的是要处理好人物造型创意与电视广告制作的关系,通过人物形象的影响力,可以更好地达到推荐或证明商品的品质,增强消费者的信任度,激发、推动人们的消费欲望与购买行动的目的。 那么,怎样才能处理好人物造型创意与电视广告制作之间的关系呢?根据我的学习、观察和实…  相似文献   

5.
王聪  徐家华 《视听界》2011,(3):101-103
除了节目形式新颖、内容直指社会观察、能引发人文思考外,视觉形象富有创意,人物造型的虚实结合也是相亲类娱乐节目《非诚勿扰》的成功之处。虚是造型设计对人物美化,实是造型兼顾了每个人物的个性特征。这样的形象包装既能够迅速吸引观众,也能够辅助信息表达,既强化了节目的收视效应,又不脱离人物和事件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6.
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多元审美情趣和理念,引导着当代电视人物造型语系的表达方式,并形成中国服饰、妆饰造物的独特见解,增强了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的共鸣,使当代电视人物造型语系具有东方美学的特质。造型师常选取传统特色的文化符号,运用特有的民族色彩谱系、非遗造型工艺和夸张的形制等手段,综合造型修辞,强化、重构出适合当代大众审美意识的电视人物造型语系,其标识性、内涵性、思想性充分彰显出艺术情感、精神境界、地域族群的审美情趣,使电视作品能够更加深层次地传递出中华美学内在的精神实质,从而在国际平台产生重要的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汪玲玲 《大观周刊》2012,(5):65-65,64
电影人物造型为电影创作勾勒出最初的轮廓,不仅呈现基本的角色身份和时代.环境;还将客观生活对一个人思想感情的影响变化表现在其外部形象上,更好的表达出人物的命运发展变化,除了突出生活质感外,追求形体在造型.格调和形式感的整体把握,找到与人物情绪和精神状态的内在联系,把观众的感知引向理性的层面,建立纛誊影片的电影和观众可接受认知度之间的统一,使得影片的思想内涵得到人物造型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化妆造型和服装造型两个方面论述了影视美术设计中人物造型的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动画人物造型与传统戏曲人物造型图谱资源整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中国传统戏剧人物造型图案化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设计思维”在国外公共图书馆的运用已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国内公共图书馆也逐步尝试运用和推广“设计思维”,其中,开展“设计思维”培训是在国内大范围推广“设计思维”的有效手段。文章以“图书馆中的设计思维”研修班为例,从培训的难点入手,提出国内开展“设计思维”培训应注重培养本土导师、循序渐进地将培训常态化、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模式以及注重对优秀案例的总结和分享。  相似文献   

12.
人物造型专业是时下新兴的专业,其教学方式既要继承传统的服装与化妆教学经验,又要和时代影视发展的脚步相契合。因此,探索一条符合市场需求培养方向的教学之路势在必行。本文拟从三个方面作出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教育已成为博物馆的首要功能,博物馆教育活动设计也受到了博物馆学习情境模型和情境学习理论的影响。博物馆学习情境模型中的“情境”与情境学习理论中的“情境”本质并不相同,但是在博物馆学习的研究中易被混同。本研究对“情境(context)”和“情境(situation)”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理性讨论,并建议博物馆教育活动设计以“上位情境(context)→下位情境(situation)”的形式完成从“情境(context)”到“情境(situation)”的转化。  相似文献   

14.
“打散构成”是由姜今提出的设计构成理论,原本是一种设计的构成和构图方法,但多年的设计创作实践发现,“打散构成”理论应用在设计造型方面,同样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打散构成”理论丰富了设计造型的手段和方法,成为现代设计师进行视觉元素创新、视觉信息优化及视觉元素具象与抽象转换的重要工具。文章从“打散构成”概念分析入手,具体探讨了“打散构成”在书籍装帧设计实践应用中的原理、在设计中体现的应用价值及特点,并对一些优秀的“打散构成”应用作品进行了客观分析,以期对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打散构成”应用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设计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密切,人类社会和文化的演进一定程度上反映为设计观念的更新。设计创造文化,文化塑形价值观,价值观决定未来。这一点在飞速发展的中国更是体现得彰明较著。“凤凰文库·设计理论研究系列”系统译介了晚近国际设计界重要的著述,在关注设计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当下,这些资源不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献,更为我们创立“中国气派”的中国设计及其理论提供了参照。中国设计在“技”的层面已是令人瞩目,但在“道”的层面,建构中国特色的设计哲学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6.
“VR教育”进入我们的生活已有多年,但在其发展与应用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随着智能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商用化,为“VR教育”的发展困境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基于全媒体的视角,聚焦5G与人工智能技术等新一代科技的融合发展,论述在全媒体的业态环境下,“VR教育”内容产品的业态设计原则、设计特征与设计方法的转向。5G技术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为“VR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技术支撑,全媒体思维为“VR教育”提供了设计策略的思维模型,在智能技术的赋能下,“VR教育”将走向智能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瑞克和莫蒂》作为高口碑的科幻动画,在创作表达中呈现出想象力消费的美学特点。文章将从视觉、空间、人物、叙事、文化五个维度对该作品的想象力美学进行剖析:科幻属性、奇幻美学的画面呈现及“非人”景观表现出一种“视觉奇观消费”;空间“流动”、未来空间与“时间流”穿梭,使该作品具有“空间消费”特征;人物建构的反传统与非理性,人物造型的新奇性使该作品的想象力触及“想象的内在”—视觉背后的“情感”与“人物认同”;叙事中互文与戏仿的灵活运用,使其具有解构性与拼贴性,彰显出一种青年文化特征,促使青少年完成“部落划分”与“身份认同”;后假定性寓言、社会反讽是其想象力的第三维度——从视觉、情感到社会反思与民族寓言——满足着受众文化消费诉求。  相似文献   

18.
达·芬奇认为 :“画面上的白比钻石更可贵”。中国画讲究 :“疏可跑马、密不透风”、“计白当黑”、“知白守黑”的创作规律 ,都是讲究空白美。空白美是一切艺术所共同遵循的创作规律 ,也是装帧设计这门艺术应遵循的规律。许多优秀的书籍封面设计就是恰到好处地运用了空白美。比如 :鲁迅先生设计《坟》、《呐喊》等书的封面 ,风格简洁 ,留白得当 ,书卷气很浓 ;张守义先生为《神曲》一书设计的封面 ,上方只有一黑色长方块反阴书名字 ,其余留出大片空白 ,简练、大方、高雅 ,与书的内容非常贴切 ;同样 ,陶雪华老师为《神曲》一书设计的封面 ,采…  相似文献   

19.
匡勇 《新闻世界》2012,(10):6-8
“速读时代”对纸媒的版式设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简单实用、新颖夺目、不断求变创新。但部分纸媒在创新过程中也出现了“过度包装”的倾向,具体表现为:版面风格不统一、泡沫化、阅读困难。编辑在设计版面时应“追求三个统一”,即整体风格统一、轰动性与信息量统一、易读性与版面美统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闻周刊》2006,(35):79-79
诞生于1996年的上海双年展,如今已是第六届了。这次上海双年展的主题锁定的是“超设计”,分“设计与想象”“日常生活实践”和“未来构建历史”三个主题。在展出方式上,除了主展场上海美术馆,人民公园、中信泰富、外滩18号、新天地湖心舞台、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等也成为了分展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