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凌玲 《体育教学》2022,(6):79-80
<正>《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提出体育课堂由“学练评”三环节构成,即单一技术练习、以单一技术为中心的组合练习、含有技术动作的游戏或比赛。其中组合练习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难题,何为组合练习?如何组合?不同课时中的组合练习如何设置?“学、练、评”一体化背景下如何落实组合练习?本文以排球正面双手垫球+传球为例,围绕这一技术动作设定三种不同目的及作用的组合练习,用以满足不同课时及不同水平学生“学练赛”的需求,通过多样性的组合练习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图1)。  相似文献   

2.
课堂转型“四化”要求中,教法学法问题化是关键,教师的提问能使学生在练习中产生有效思考,从而让学生在练习中有更明确的方向,更好地理解运动项目的原理。在动作方法、练习方法、运用方法三个不同维度的课时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有一定的联系和区别,以引导学生有梯度地提升整体性理解水平。  相似文献   

3.
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学校体育落实立德树人的基础工程。在对排球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包含行为、制度、精神三个层面,课前、课中、课后、比赛四种学习,以及课堂常规、运动规则、职业素养、班纪班规、中华体育精神五类育人的“三四五”课程思政教学模式,采用该模式对排球正面双手垫球进行教学。研究结果:与传统排球教学相比,该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改善对体育课程的认识,端正体育学习态度,并且课程目标总达成度为0.78,达成率较好,能够有效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形成排球课程与课程思政共同育人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部分高中生对排球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垫球上,他们可能还没有真正体会到排球运动的乐趣,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排球基本技术的运用问题.本文提出四点建议: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提高技术运用能力;有效利用考核评价方式,以运用为主要目的;简化教学比赛规则,在运用中获得乐趣;关注学生身体感受,让运用顺利进行,旨在为一线同仁解决该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新一轮体育与健康的课改中,课堂教学转型显得尤为迫切,在“如何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大讨论中,培养一个会思考、能思考、善思考的人成为重中之重,课堂教学问题化能促进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思维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手段。本文以《排球垫传技术及综合运用》大单元设计为例,追寻提出有价值问题的依据以及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素养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一、关注学生差异,调整学习菜单现象:通过了解,本次授课班不是借班,而是执教教师自己的学生,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统一的场地和器材进行练习,在课例展示中未发现教师根据学生差异设计不同的场地和器材,而是采用统一的练习要求、器材进行学习。思考:《课标》中指出: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教师  相似文献   

7.
球类体育课中有教师、学生、球3个要素,存在着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和球三对关系。以小学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学为例,巧妙运用教学策略,优化体育课中的三对关系,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解决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转型中所遇到的重难点问题,让更多一线体育教师充分了解转型方向、转型模式、创新教学方法,衢州市体育课改研修团队积极探索转型“四化”上的新举措。本文以深入“问题化研讨”为要点,结合优秀课例,从技术、体能、运用三个不同维度课时问题设计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多角度剖析,提炼出一系列问题设计的小妙招,以进一步提高体育课堂转型质量。  相似文献   

9.
<正>一、背景描述《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是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水平四(七年级)教材的教学内容,属于排球板块"垫球"单元。垫球是排球一攻战术体系和防反战术体系的关键环节,而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影响着垫球的效果,决定着比赛进程。笔者将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单元设计分为2课时,本课为第2课时。第1课时,向学生讲解了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要  相似文献   

10.
王龙 《体育教学》2023,(3):77-79
针对课堂教学中学生“会技术而不会用技术”的现象,本文以2021年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教学展示及研讨活动的展示课《运球+运球突破》为例,提出提升运用能力的三条策略,为课堂教学中提升技术运用能力提供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1.
<正>一、对"三维"视角下构建单元体系的认识"技术、体能、运用"视解下单元教学计划的构建,要求以技术教学为载体,让学生在学习、掌握体育运动技术的基础上,运用掌握的技能与学生已有的运动技能相组合,通过"组合"练习来提高体能和巩固所学技能;引导学生用掌握的运动技术结合体能水平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运用。本课教师设计的《鱼跃前滚翻》教学单元以技术教学为载体,重在发展学生的体能,最后教给学生运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9月26日,山东省威海市初中体育教育名家工作室教学研讨活动,在文登区实验中学举行。活动中,两位执教教师大胆"尝鲜",在课堂上都用上了Ipad。新的教学手段,新的组织形式,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提高了学生对体育技能的理解和操练能力。但作为新的教学形态,还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笔者结合《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一课,讨论课前、课中、课后的信息技术运用。一、变学习为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一、篮球项目特征分析篮球是在团体对团体或个人对个人的攻防下,以获得进球得分的广受学生喜爱的球类项目之一。进攻与防守的交替变换,运球与传球的防守突破等特点体现了篮球项目的竞争性和对抗性,在进攻与防守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控球能力,更需要学生拥有控制自身身体的能力。在与对手对抗的过程中,如何在团队配合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个人技术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4.
<正>一、有效运用器材的分析与思考1.垒球变海绵球。本次课作为投掷类教材,首先,摆在各位体育教师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今天投什么样的球?是垒球,或是小皮球,还是……当教师们还在寻找器材时,看见有几位教师拿着球篓子,里面装着一些黄红相间的软球,捏在手上很舒适,击打地面具有一定弹性,原来是将垒球换成了海绵球。将垒球变成海绵球,质量上的变化会不会影响投掷的动作或者教学效果。笔者  相似文献   

15.
王磊 《体育教学》2023,(5):46-48
核心素养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使之全方位发展,开创以体育人的新局面。为实现这一目标,笔者对执教的水平四《足球前额头顶球》一课进行剖析,发现存在如下问题:教材分析不细致,重难点设定不准确;学情把握不到位,教学目标设置未分层;评价运用不合理,教学评价作用未体现;学生对技术作用不理解,技术运用效果较差。本文提出构建深度诊断、深度实践、深度评价的深度教学“三步曲”,让学生自主理解知识、探索知识、掌握知识,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刘锋 《体育教学》2013,33(4):39-40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力求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而淡化其甄别、选拔功能。在此思想的指引下,广大体育教师开始尝试运用过程性评价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如学习档案、表现式评价等等。美中不足的是,这些尝试几乎没有应用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评价应该是学习和教学的内在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一段学习经验之后对学生进行评分和贴标签而采取  相似文献   

17.
<正>本次活动共展示了3节课,评课点是围绕"教材三个一组合练习、准备兼体能"进行探讨,在此,笔者针对《篮球:曲线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方法》一课进行剖析,探讨本课教学的主要亮点与可参考借鉴之处。一、教材理念呈现篮球运球与传球是篮球教学中最基础的技术动作之一,学好篮球的运球和传球技术,能够为其他的技术动作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执教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篮球运球与传球技  相似文献   

18.
<正>一、案例背景传统的小学足球课堂教学中,教师多关注足球技术的传授,对学生的足球基础缺乏深入了解,足球课堂常陷入某项足球技术教学的境况,丢掉了足球运动的原有魅力,弱化了足球的育人功能,使原本应该充满快乐和情感的足球课堂达不到预期效果。如何改变现状?笔者认为教师应当把足球课堂的"足球味"找回并带给学生。  相似文献   

19.
<正>一、课的设计(一)设计理念本课设计以《纲要》为依据,结合初中生身心特点,本着以教材为载体,发展体能的理念展开教学,按照以往的习惯,笔者会把关注点放在"准备姿势""传球手型""手指手腕动作"等技术方面的教学上,但是经过学习《纲要》后,笔者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如何利用排球,发展学  相似文献   

20.
<正>2023年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和班主任基本功比赛(初中体育与健康)中,笔者作为评委,观摩了13个大市26名选手的实践课教学,他们基于内容的结构化教学设计各具特色、各有亮点,充分展示了江苏省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改革成果。笔者以水平四(七年级)《篮球:快速有效的双手胸前传接球及组合技术》一课为例,围绕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教学应深刻把握八个关键点进行阐述,旨在抛砖引玉,为各位同仁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