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夜郎“套头葬”式的彝文献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赫章县可乐考古发掘出土的夜郎时期的独特文物,曾经轰动考古学界和民族学界,其用铜鼓套头的特殊葬式,无论是葬式还是其族属问题,至今仍然是学界争论不休的一个巨大谜团.本文从彝族古代文献中关于葬式的有关记录来作一个考释,认为这是彝族古代酋长兼布摩的彝人首领的一种葬式.  相似文献   

2.
锦州市博物馆展厅内,有一件鸠鸟杖首,这是我国史书上记载的最早的老年证。这件鸠鸟杖首为青铜制品,通高11.3厘米,长12.5厘米,于1974年在凌海市东花乡姚家村被采集,是东  相似文献   

3.
《教育文化论坛》2010,(4):F0002-F0002
在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贵州大地上,有着早熟的古代人类文明,如猫猫洞、穿洞、大洞的考古发掘就是明证。在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贵州建制正式确定后,明清文化则成为贵州古外文化的高峰。  相似文献   

4.
我最喜欢"天外有天"这个成语,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这得从历史渊源说起。远古时期,我们夜郎人的祖先过着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男耕女织、结婚生子是他们人生的最大追求。辈辈代代繁衍下去,产生了灿烂的夜郎文化,这是夜郎人的自豪与骄傲。可是不知何时,有了"夜郎自  相似文献   

5.
寒冬时节,各地火锅店生意兴隆。从考古发现来分析,早在三四千年前的商周时期,中国人已开始吃火锅了。 如果追究火锅的源头,当从商周时期的青铜鼎说起。  相似文献   

6.
我们日常生活中提到的“缘”多指“缘分”、“因缘”、“机缘、机遇”等意。现在中国人心中仍然持有“缘”的观念,按照多少、时间、性质、对象等划分标准,“缘”有多种分类。“缘”的观念的产生既受佛教的影响又有农业经济的原因,还和迷信有关。“缘”在中国人人际关系建立的各过程均发挥着作用,有利于人们的心理健康,但是应该尽量去除“缘”的迷信成分和减少它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胡适先生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占有不可动摇的领袖地位。这样一位在中国现代思想史、新文化运动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人物,他和他的思想却在中国大陆消失了近30年。文章意在探究胡适“消失”的原因及其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说“吉祥”     
《考试》2014,(1):1-1
吉祥事、吉祥话、吉祥物,充满着中国文化的每一处空间,也凝结着中国人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趣味与宗教情怀。吉祥文化更是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中国传统的农历年“虎”年,每个中国人倍感虎劲十足、虎虎生威。因为,“虎”作为十二生肖中的一员,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在汉语文化中,一说起“虎”,中国人自然而然地把它与勇猛、威武、强悍、健壮、气势等褒义形象联想到一起,赞美“虎”的词语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0.
分析文化的意义,除了探寻文化的功能,还应当依照文化所依赖的整体关联、结构及其背后的社会表达。人和神,是具有意义的存在,从人和神的意义及其关联进行分析,便从解释的角度回答了文化的象征意义所在。人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是被文化赋予了意义的社会关系产物,而神使人获得身份状态的变化,也是具有意义的。通过仪式交换,使二者之间关联的文化意义产生、深化和联结。  相似文献   

11.
良渚古城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堪称中华第一城,其意义不亚于殷墟的发现。有人认为,中国的朝代的断代应从此改写——由现在认为的最早朝代为夏、商、周,改成良渚。于是引起了质疑良渚成国、慎言改写中国文化的异议。  相似文献   

12.
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以西方的想象视野为出发点,构筑了中国西藏的香格里拉这一神秘梦幻的乌托邦世界。但即使在理想世界的香格里拉也不可避免地充斥了世俗与丑恶。面对社会环境的诸多矛盾,小说人物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痛苦地徘徊,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成为了社会和时代的"多余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回答了:何为国?何为学?何为中国的国学?这就是以从爻号演变而来的汉字符号把握天地人变化规律的学问。爻号、由爻号演变的文字、释卦爻的周易,都是中国国学的根源。由周易而来的道家、儒家以及由印度传入的佛教,都是中国传统的国学内容。国学就是要继续研究人与天、人与人、人与己关系的学问。  相似文献   

14.
《三门峡——中国考古学史上的"圣地"》一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先生为即将出版的《三门峡地区考古集成》一书所作的序言。作者站在中国大历史、大考古的宏大角度,全面、科学地评价了三门峡地区在中国考古史上的地位,对于我们认识和了解三门峡地区历史地位及文化特色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将先生之文章提前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探讨"'关系'的'关系'"这一元问题的"关系哲学",是一种试图会通本体论与社会批判、哲学史与当下现实及中国与西方的全新哲学建构:在现实层面上,它力图对当下全球范围内不见趋缓的社会冲突、日益加剧的生态冲突作出自己的理论应对,并力图探究这双重冲突与资本增殖这种社会运作方式之间的深层关联;与此相关,在理论层面上,它力图对西方学界当下盛行的极具批判力量的文化批评、生态批评进行创造性的整合;它一方面试图使近乎不食人间烟火的传统哲学本体论重新焕发出应有的社会批判力量,另一方面又试图使当下社会批判的主导运作方式即所谓文化批评超越自身的封闭性,在与生态批评的对话中,使社会批判获得更为厚实的基础和更为广阔的空间;最后,它还力图充分调动中国的思想资源,为当今全球性问题作出独特的中国式阐释.  相似文献   

16.
汉文化是中国的主体文化。探索汉文化历史离不开汉墓文化。由于汉墓文化与墓地有关,因而它几乎成为中学教育中的"禁区"和盲区,相关的考古和丧葬校本课程也随之缺失。因此,应当利用当地汉墓资源优势,创建汉墓文化与各科相融合的校本课程,可以实现墓葬文化所折射出的人文教育价值,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创办特色学校。  相似文献   

17.
“胡萝卜+大棒”.一直以来都被奉作西方管理的真经。中国人的描述还要更形象一些,叫做“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在现代管理的范畴中,“胡萝卜”被引申为有效的赏识和激励机制。胡萝卜文化,即激励文化。简而言之.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为谋求在华利益,意大利从最初派出53人侵华远征军,发展成上千人的海陆军。但在二战中,随着战争态势的转变,他们中的很多人不是死在盟军或中国军队之手,倒成为盟友日军屠刀下的异乡鬼。  相似文献   

19.
成功的学校教育,离不开"做人"的教育和做"人的教育"。"做人"的教育,对于学生而言,就是将他们培养成为有文化的人。做"人的教育",对于学校而言,其一是用"家"的理念来经营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其二面向学生,尽量让其做主,对教师做到尊重和放手。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留存了大量珍贵的长征文化资源,分析了其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提出了深度发掘"红军长征过凉山"长征文化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对策,认为深度开发本土长征文化资源的德育价值无疑是当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