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著名的小学语文教学专家吴忠豪提出语文课堂应"合理配置课堂内‘理解’训练和‘表达’训练的比例,增加口头和书面表达活动时间"。在当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呼声渐高的背景下,善用文本资源,找准"练点",读写互动,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科学之路。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同样,折射着教师生命智慧的课堂也存在着"课感"。笔者认为,课感固然是教师对课堂进行状态的敏锐的感觉能力、快速的反应能力,更是建立在文本深度解读、吃透预案的基础上,与学生、文本三方对话过程中的一种圆融如意的驾驭能力。课感,是可以通过修炼获得的。  相似文献   

3.
陈惠萍 《成才之路》2014,(15):41-41
正体验是一种富有魅力的语文实践活动,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启发其思维,陶冶其情操,都有着巨大的作用。下面,我以苏教版语文十一册中《最后的姿势》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真正走进文本,走近人物。一、进入情境,做一做体验有时候就是一种意会,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不需要过多的说教,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实践,在不知不觉间走进文本,进入情境。在教学到地震来临时"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  相似文献   

4.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有诸多亮点,其中名著阅读就是最大的亮点之一。以前苏教版语文教材的名著要求不甚明确,只是简单的介绍,让学生作为了解,扩大阅读面而已。而统编版语文教材将名著阅读纳入语文课程,教师是确实要上名著导读课的,力求做到"一课一得"。就连中考题都相应改革,针对名著阅读进行专项出题,并且分值不低。这一切都昭示着初中语文教师要更加重视名著阅读以及名著导读。  相似文献   

5.
以素读文本的方式走进名人的世界里,在引读、初读、细读和亮读中,让学生一次次地直面文字,朴素地了解文本带来的信息,在对语言文字的品咂中,逐渐唤醒"名人"们的伟大灵魂。这样的教学,不仅仅是"名人小传"的教学策略,也是值得其他文本教学借鉴的。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赋予语文阅读教学诸多目标任务,如: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实现这些目标任务,靠的是一整套小语教材的教化,而非一册教材、一篇课文。如果在一篇课文的教学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各种项目一齐上,面面俱到的结果,常常是面面不到。必须突出重点,优化阅读教学过程,努力让我们的学生在时间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阅读要在师生"抛"与"接"的互动中见"真义"。要让学生在"读"中赏景、体情、悟理。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的曹华老师正是以这种理念来设计、教学《鼎湖山听泉》一课的,这节课在教师自己"读"好的基础上,让学生读出了音乐美、读出了散文美、读出了核心素养,让学生真正地"读"进了语文世界,促进了语文学习的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8.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总的理念、目标与要求,具体到一篇篇课文的教学,我们要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哪些语言文字,要从中理解什么,运用到什么地步,都要在语文本体性目标的观照下,根据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和课文的特点,做出具体的选择和确定。  相似文献   

9.
《麻雀》是一个较好的阅读与写作融合的教学素材,文章的内容和结构颇具亮点。因此教师在讲解这篇课文时,需要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文中的留白、写作手法和矛盾冲突等,准确把握文章脉络,然后确定核心立意、写作结构、词语使用,并借鉴其优秀的结构与手法,让学生运用在自己的写作当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帮助学生形成较高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以《麻雀》为例子,谈谈如何对学生进行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沈权 《教师》2014,(9):101-101
《雾凇》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描写和介绍自然景观的文质兼美的散文。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语言是一种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对于初学者来说,不仅不容易理解,且不便于口头表达。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儿童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概念的定义、命题和概念及命题所揭示的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那么他们对此理解就很深刻。下面以《三角形的高》一课为例,谈谈在课堂教学中从“儿童语言”走向“数学语言”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叙事性文本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受惯性思维影响,不少教师的教学理念不能和教材编者的意图相匹配,教学方法不能和文本特质相匹配。叙事性文本教学的应然追求是:从概括到具体,理解内容;从品词到析句,赏析语言;从文本到生活,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13.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中的《长江三峡》是一篇老课文,教师要力求教出新意。在教学时,可采用如下的步骤:研习文本,提出问题;整合问题,解决问题;读补充材料,观三峡变迁。老课新教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一是必须重新备课;二是大胆让学生提问;三是要有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4.
陈霞 《考试周刊》2012,(28):61-62
"读诗使人灵秀"。古诗语言清新、情趣盎然,富有韵律,意境深远,魅力无限。苏教版教材中安排了许多美丽而富有韵味的古诗,一首首古诗,如一幅幅画卷,以美的姿态展现在学生面前。可由于古诗的形式体裁、语言习惯等与现代有很大差别,因此,古诗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确实,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话才刚刚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语言运用”列为语文核心素养,并强调“丰富的语言实践”。基于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必须认识到,离开“用”的实践过程,离开“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无从谈起。提升素养,“用”是必由路径。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小说教学往往拘泥于情节、人物、环境和主题,教学内容的落点停留在小说的表达内容上,教学模式千篇一律,小说阅读观片面而滞后,学生无法真正进入小说的世界,感受作家的心灵.小说阅读要从体察学情出发,抓住“这一篇”小说的体式特征,在语言的本体上深耕细作,传授学生解读小说的方法,打开被旧知识所遮蔽的部分,用新知识重读小说,从而看到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正《詹天佑》是一篇老课文,列为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讲述了清朝末年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故事。文中第4自然段第1句话是这样的: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一次,执教这篇课文讲到这句话时,我请学生给"毅然"换个意思相近的词。有学生说"坚决",也有说"坚定",还有说"毫不犹豫"。我均一一板书。这时,班长潘言站起来说道:"我仔细读了课文,觉得詹天佑在接受任务前他是犹豫  相似文献   

18.
正提问法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是发挥教师主导地位,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手段。但是,在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往往流于形式,表面上师生的一问一答很精彩,但不能体现语文课程特点。恰当的课堂提问,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能让学生畅游在语言文字中,走入文本,感悟、熏陶、积累、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19.
科普文题材的文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了不小的比例,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以及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语感的任务。但是,由于科普性说明文本身的独特性,造就了科普文的趣味性相对较差,教学此类课文,我们通常容易犯两类错误:一是单纯的说明方法的分析,一节课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学得被动;二是枯燥乏味的科学知识普及,把语文课上成单纯的科普课,忽略了“语文味”。那么,面对这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