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成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更能显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怠倦,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瞎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我有…  相似文献   

2.
四季的感动     
【作文试题】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如果让每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个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多好啊。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真正教会他们领略喧哗的快乐。”生活中,人们往往往会忽略那些看似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一切,然而人们一旦失去这  相似文献   

3.
《当代学生》2012,(18):60-61
本期"微阅读"书目:《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美]海伦·凯勒译者:孙笑语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她以一个身残志坚者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该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此外,本书中收录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伦·凯勒的自传性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请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如只有三天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该如何度过这宝贵的三天?你会让你的目光停留于何处?  相似文献   

4.
海伦·凯勒: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更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上海市文绮中学郭黛妮:你生命中的88个春秋,有87年是活在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环境中,但你以独特的生命个体震撼了世界。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中我认识了你——海伦·凯勒。在盲聋哑的世界里,你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不仅为自己的人生找到了光明;你还到处奔走,带动着许多人一起为残疾人送去快乐和光明。…  相似文献   

5.
盲人女作家海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结尾处留给人们一个问题:假如只有三天光明,你将如何度过?生活在光明中的人们,有多少人能想到,又有多少人能回答?因为光明对他们来说太一般,从未想到过珍惜。拥有时并不珍惜,失去了才觉得宝贵,这是许多人的通病。 有的人有拥有时并不珍惜。他们认为光明是生来就有的;认为生命是上天必然的赐予;认为时间是无穷无尽的;认为情义是人生中自然的拥有;认为身边的一切都是造化的创造,……认为拥有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理所当然,随手可得。如果这是因为拥有太多而麻木了的缘故,那么失去后的感觉会使你明白拥有的宝贵。 世间没有什么“理所当然”。时光不会返,青春  相似文献   

6.
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能更显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怠倦,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瞎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成年后失明、失聪的人就更是如此。然而,那些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却…  相似文献   

7.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去惦念它。于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有的时候,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某一天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多好啊!这就更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很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  相似文献   

8.
读了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思绪万千。这本书把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光明的渴望展现在我的面前。书中的一句话让我难以忘怀":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件东西一旦失去了,才会留恋它。当你失去光明时,才会后悔当初没有珍惜自己的眼睛。"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回顾我的生  相似文献   

9.
眼睛是心灵的灯。眼睛若明亮,世界就光明;眼睛若昏暗,世界就黯淡。请你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写。※眼睛的故事※我用我的眼睛……※的眼睛※怎样保护眼睛※想象作文:假如我有一双火眼金睛 我们的眼睛是世界上最任劳任怨的器官,只有人们睡觉时它才能休息,大多数时候,它总被人们用得疲惫不堪甚至充血发痛。人们对眼睛的保护非常忽视,只是每年到了6月6日“世界爱眼日”这一天,似乎才想起应该重视眼睛的健康问题。眼睛是我们的重要器官,假如我们失去了眼睛的功劳很大,可是,大家对眼睛却没有那么在意。写保护眼睛的理由。眼睛,就失去了…  相似文献   

10.
重温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内心又一次受到震撼。“假如你只有三天光明,那么你会怎么使用你的眼睛,你最想让你的目光停留在什么上面?”面对这样的假设,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有多少人真正懂得?如果厄运真的来临,我们又会以怎样的心态对待?拥有的时候,我们都觉得它是一种必然,从来不懂得珍惜,每天的忙碌中,我们的心里、眼里塞满了太多的不  相似文献   

11.
珍惜拥有     
海伦·凯勒是美国女作家、教育家,她幼时因患病造成盲聋哑的严重残疾,在家庭教师安妮的帮助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学有所成并著书立说。她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里,表达了她对拥有视力的人的羡慕之情,并为那些不珍惜自己天生有好生理条件的人而扼腕叹惜,她的劝诫依然是要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切莫在失去后才知道珍惜曾经的拥有。  相似文献   

12.
<正>地点:怀宁县育儿初中九年级(1)班开场白:同学们,在七年级时我们学过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我们都知道海伦·凯勒是一位盲人,在黑暗中摸索的她非常向往光明,渴望能亲眼看见世间的美景。为此,她还写了一本书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在这本书中,她提醒我们要珍惜明亮的眼睛,她说:“善用你的眼睛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为了让大家牢记这个忠告,进一步认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今天我们特举行“爱护眼睛,预防近视”的主题班会。  相似文献   

13.
程立海 《教学随笔》2009,(10):40-43
海伦&#183;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说,“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天都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该多好啊!这就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是啊,如果人们把活着的每天都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就能够少些无谓的追名逐利,就会多些奋斗拼搏;就能够少些勾心斗角,多些友善宽容;就会少些埋怨烦恼,多些愉悦快乐。诚如是,精力、心思都放在了生活、学习、工作上,没有时间去考虑其它毫无意义的事情,所以,这样的人生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材料]著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曾在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问道:“假如你只有3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3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那宝  相似文献   

15.
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走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  相似文献   

16.
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能更显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本有眼泪,有欢笑,也有启迪的书,当你翻开它的扉页,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在望着你,没错,这就是海伦·凯勒。她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深深地感动了我。  相似文献   

18.
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  相似文献   

19.
父母、教师常常教育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通过读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写的《假如只有三天光明》,我才更彻底懂得这句话的真正  相似文献   

20.
刘鑫洋 《下一代》2008,(4):18-19
妈妈是我心中的"超级英雄",她有一双火眼金睛,什么事情都逃不过她的眼睛。假如你不相信的话,就请看下文吧!那是上个月的一个双休日的一天,妈妈让我在家做家庭作业,她说她出去给我买水果。我想好啊,她一出去,我就可以偷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